五四青年節(jié)快樂!
我知道我的讀者中大多數(shù)都是青少年,所以今天祝你們節(jié)日快樂! 五四為何是青年節(jié)? 1919年5月4日,由于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的無能,讓我們雖然身為戰(zhàn)勝國,卻擺脫不了割地賠款的命運。于是中國人民被徹底激怒了,中國的熱血青年們站起來一聲怒吼,如一道震耳欲聾的炸雷驚醒了國人! 于是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國家興亡一線之間,熱血青年們紛紛尋求救亡圖存之道,中國由此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這便是我們紀念五四的原因。 三年后,魯迅在《吶喊》自序中寫道: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xiàn)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shù)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雖然魯迅沒有親眼看到,但是那些在五四中醒來的青年們,他們終究是拆掉了那個令人窒息的鐵屋子。 于是新中國誕生了。 這些人或許是學生,或許是工人,或許是農(nóng)民……他們醒來了,他們反抗了,他們拆掉了屋子,搬開了壓在他們頭上的大山。 當時有人說啊,這屋子從來便是如此,你們?yōu)槭裁匆鸬羲窟@大山壓在你們身上這么多年了,為什么現(xiàn)在要搬開? 沒有為什么。 “從前是牛馬,現(xiàn)在要做人?!?/br> 在五四運動三年后的安源,教員和上萬名工人一起回答了這個問題。 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 從來如此,往后亦該如此嗎? 人們自食其力地活著,就該擁有他應(yīng)該擁有的東西,不是讓人剝奪了你的一切之后,再讓他把本就該屬于你的一部分輕輕地施舍給你。 五四精神,從本質(zhì)上說,是愛國主義精神,是抗爭精神,是不甘心做奴隸的人們起來反抗的精神! 所以哪能真的一輩子甘愿為牛為馬?哪能真的一輩子這么窩囊,如同豬羊一般任人宰割? 但是,在鵝城只剩下一條底褲的人,是萬萬做不得張麻子的,也沒有勇氣做張麻子的。 魯迅說啊,我們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因為倘一動彈,雖或有利,然而也有弊。 所以這人rou的筵宴現(xiàn)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但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xiàn)在的青年的使命。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 青年或許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 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 總有人要前進,不是么? 總書記說:“新時代,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d的領(lǐng)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lǐng),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br> 讓我們學****的教導,認真貫徹五四精神。 祝中國的青年們一切安好,乘風破浪,奮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