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書迷正在閱讀:有恃無恐、女神的貼身高手、夏天的蟬鳴、唐朝小地主、四合院之快意人生、穿成魅魔后我臥底成了教皇、誤把道侶當(dāng)成宿敵后[重生]、嫁給年代文男主的美嬌媳!、原來我談的竟是水仙戀、撿到瘋批老婆時(shí)
承平還有何話好說?只得脫下披風(fēng):“不過一件披風(fēng)而已,能給小姑姑墊腳是晚輩的榮幸,咱們還是趕路要緊!” 趙熹等人只見牡丹車忽然停住不動(dòng),不多時(shí)又趕來一輛軟黃小車,承平脫下的披風(fēng)鋪在地上,那牡丹仙子就在侍女?dāng)v扶下走下牡丹車、踩著承平的披風(fēng)上了軟黃馬車,入車前還向遠(yuǎn)在二樓的趙熹丟來一瞥,挑釁意味十足。蘭英氣急,懷章也蹙眉,趙熹只輕笑一聲,并不放在心上。 第106章 父親 應(yīng)付完丹陽天色已晚,承平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府,聽說趙熹還在等他用膳匆匆趕回院中換了衣服前往,還沒喘口氣就撞上了面有怒色的蘭英。蘭英挺起鼻子在承平周圍嗅了嗅,承平不由笑道:“你這是做什么么,半日沒見就屬了狗不成!” 蘭英偏過頭去:“我不屬狗,可有的人卻是屬狼的,看見美人就走不動(dòng)道了!” 趙熹也走了過來,點(diǎn)點(diǎn)蘭英的頭,向承平道:“知道你今天辛苦,特意備了鍋?zhàn)?,擺了好久了,就等你們回來!衣服也換過了,快來吃吧!” 承平聞言立刻將蘭英拋在一邊,擺擺手叫朱鶴回去,跟在趙熹身后尾巴都搖了起來:“怪不得這么香,原來真是鍋?zhàn)樱∥医袢找恢钡胗浿?,果然還是小君知我心意!” 蘭英刻意大聲道:“怎么,為那位牡丹小姐鞍前馬后忙到這么晚、她竟然連頓飯都不管?。∥疫€跟小君說三公子可能不回來吃、咱們自己吃算了,小君怕餓著三公子偏要等,果然還是小君最惦記三公子?。 ?/br> 承平這才明白蘭英氣從何來,他忙看向趙熹,只見趙熹正托著雪腮歪著頭笑,目光中盡是調(diào)侃之意,這才放下心來,無奈解釋道:“我與那膠州丹陽姑姑素不相識(shí),因職責(zé)所在奉命前去迎接,中午連正經(jīng)飯都沒吃呢!后來好容易進(jìn)城,鬧了什么岔子你們也都瞧見了,我也是不勝其煩啊!這不,應(yīng)付完他們連酒都不想在他家吃、推說有事跑了出來!” 趙熹聞言忙從懷章手里接了碗筷過來給承平先盛了碗湯,覺得有些燙、吹了吹,這才遞了過去:“中午竟也沒吃,膠州架子竟這么大!” 承平接了碗,只覺得碗里的湯是靈泉仙水,美味異常,一口飲下還意猶未盡,悄悄舔了舔嘴唇才道:“不是膠州架子大,我看是丹陽太難纏,連傳之兄都奈何她不得!這樣的人入了宮,陛下和皇后都要頭疼了!” 趙熹不禁搖頭:“那可真是熱鬧了!皇帝不像耽于美貌之人,對(duì)她怕難以寵愛,唉,也是可憐。” 蘭英道:“您管她做什么,寵愛也好不愛也好,不要來礙咱們的事就好了!其他的,無非求仁得仁嘛!” 雖然膠州并未明言,但大家都覺得這丹陽入京就是要入宮為妃的,只是皇帝大婚在即、所以不好論立妃事、要等到一年半載之后才能落定。膠州到京后第二天便覲見皇帝,丹陽也被召入宮中,聽說太后對(duì)她喜愛有加、想留她在宮中作伴,沒料竟被丹陽拒絕。之后膠州赴京中各家宴,丹陽全部出席,言談中并無留在宮內(nèi)的意思,這倒叫大家愈發(fā)迷惑起來。 不過承平并沒有心思關(guān)心丹陽如何,因?yàn)槠街菔箞F(tuán)和趙家人也到了京都。使團(tuán)入京自然是為了恭賀皇帝大婚,除此以外還有黛君入宮以及承平的婚事,更何況趙家人也隨行,承平和趙熹怎能不重視?承平早早就派了人打探車隊(duì)行程,在車隊(duì)抵京當(dāng)日一早和趙熹等在城外,恭恭敬敬將人接回平園。 此次來京的人有承盛、承泰、黛君,趙夫人和趙福,趙夫人和趙福按安排住在平園隔壁府邸,承盛、承泰住進(jìn)藏灼院,黛君則住進(jìn)了籬園,承平住入耀輝、趙熹搬出平園與趙家人同住。承平本不太愿意,只是承盛覺得黛君畢竟要入宮、身份尊貴,應(yīng)該有自己的院子而不能屈居客房之中,故要承平和他與承泰同住藏灼、將籬園讓給黛君,趙熹聽聞便主動(dòng)搬了出去。 這是最妥帖的安排,就是承平也找不出理由拒絕,只好連夜叫人在兩家相隔的院墻上挖了個(gè)門,這才舒服一些。 承盛連連搖頭:“幸好是我來,若換了父親,又要生氣不可?!背惺⒖纯闯衅?,嘆道,“承平啊承平,哥哥雖信非你所謀,可你與趙小君之事實(shí)在有些過了!父親接到賜婚的旨意勃然大怒,母親更是險(xiǎn)些氣昏過去!父親叫我問你,早就與你做了十年之約、十年之后你們癡心不變便準(zhǔn)你們成親,你又為何又向皇帝求了賜婚詔書,將父親和母親置于何地!” 承平跪倒在地,痛心陳道:“承平已在家書中言明,賜婚之事是陛下為彌補(bǔ)趙小君所為、并非承平求來的!大哥有所不知,我等回京后陛下召見、說他打算分封我和秦尉寧、燕無異三人,所封封地便是北征所得之地!陛下說是為我等著想,實(shí)則是招攬人心、弱番強(qiáng)朝,我不欲如此、推言趙熹功高、他不受封我亦不肯受,陛下這才改口,將趙熹賜婚與我。我已拒了陛下一次,哪里好再拒?這才答應(yīng)下來,并順勢(shì)提出黛君入宮之事……大哥,并非承平眼中無父母,實(shí)在是形勢(shì)所迫!” 承盛也驚訝萬分:“竟是如此!可你為何不在信中說明?” 承平痛道:“分封之事事關(guān)重大,萬一有人從中作梗我怕父子兄弟離間,這才未在信中細(xì)說,只想著日后有機(jī)會(huì)再面陳。若是父兄知我怎會(huì)多問?若父兄不信承平,多說又有何益,只當(dāng)是我刻意請(qǐng)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