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書迷正在閱讀:有恃無恐、女神的貼身高手、夏天的蟬鳴、唐朝小地主、四合院之快意人生、穿成魅魔后我臥底成了教皇、誤把道侶當(dāng)成宿敵后[重生]、嫁給年代文男主的美嬌媳!、原來我談的竟是水仙戀、撿到瘋批老婆時(shí)
李溫?fù)u搖頭,頗為失落:“師父越來越忙,除睿哥哥外,連鶴鳴的功課都很少過問了,只偶爾看看孩兒和淳兒的文章。淳兒所說應(yīng)是先前陶先生為睿哥哥、深哥哥、孩兒講課,淳兒他們也去旁聽,淳兒方才識字,自然就聽不太懂。” 李淳爭辯:“但是吳先生講的淳兒就懂了!不是說要因材施教么?也許吳先生特別適合教導(dǎo)淳兒吧!”李淳抱住趙熹的胳膊,“母君,能不能讓吳先生來教淳兒啊?陶先生太嚴(yán)肅了,淳兒害怕!” 趙熹哭笑不得:“我倒是想讓希仁教你、他也得肯?。∠H适俏仪罅嗽S久才請來的先生,若非你爹爹和我一再挽留、他早就撂挑子了!他的人品學(xué)問夠你學(xué)一輩子的,你竟還嫌他嚴(yán)肅、還怕他!當(dāng)初他可是躲著我走的!這可真是一報(bào)還一報(bào)?。 ?/br> 承平則問:“現(xiàn)在便是吳先生教導(dǎo)淳兒吧,淳兒又何來擔(dān)憂呢?” 李淳垂頭道:“可陶先生還是淳兒的先生,吳先生對他也很是恭敬,還總要淳兒去多多請教……” 李溫也幫吳先生說話:“吳先生并沒有與師父相比的意思,孩兒也很喜歡吳先生,連師父都說吳先生講學(xué)深入淺出、待人長恭幼趣,有大智大能呢!淳兒不過是小孩子心性,愛而欲、厭而拒,請爹爹和母君不要放在心上?!?/br> 趙熹無奈地捏了捏李淳的臉頰:“你啊,真是任性太過、又自作聰明,實(shí)該放在希仁身邊好好管教才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無論以后誰來教你,希仁都是你啟蒙老師、是你一輩子的先生。你如此吹捧吳先生自然是因?yàn)槟阆矚g他、希望他取代先前的先生做你的老師,但你可曾想過,爹爹和母君與陶先生相熟、吳先生是后來者,你這般反而叫我們懷疑是吳先生借你之口自夸爭位了!” 李淳萬分沮喪,更害怕連累吳先生,忙道:“孩兒明白了,是孩兒自作主張反而害了吳先生,母君千萬不要責(zé)怪吳先生!” 趙熹笑道:“有所求自然有所為,這又沒錯,只是還太過稚嫩需要多多學(xué)習(xí),回去要向吳先生多多請教!還有希仁,母君也厭煩他古板嚴(yán)肅,但其為人學(xué)問大有所學(xué),我對他深感敬佩,你也得兼采眾長才行!” 李淳乖乖點(diǎn)頭。承平還想再教訓(xùn)幾句,恰有婢女在門外問:“公子、大君,兩位公子。公子前些日子叫縫的腰帶縫好了,公子可要看看,有什么不妥奴婢好叫他們?nèi)ジ模 ?/br> 趙熹也瞧承平不高興,但他心疼兒子、怕兒子被承平教訓(xùn)父子越發(fā)生疏,便忙道:“快拿進(jìn)來叫我瞧瞧!” 婢女依命進(jìn)門,手里捧著一個錦盒,趙熹接過打開一看,里面是兩條淺金腰帶,腰帶一寬一窄,皆為綢制,有提花炎紋,當(dāng)中各鑲一枚紅色寶石,艷如烈火,熠熠奪目;寶石周墜珍珠邊,柔光淡其烈,讓它驕而不灼。 趙熹一見這腰帶就喜歡,淳兒也驚呼:“好漂亮的腰帶!這是誰的?” 溫兒答:“看這兩條卻是一對,一定是爹爹和母君的!” 承平笑道:“不錯?!背衅綄毷附o趙熹,“你還記得你送我的寶石么?我一直想隨身攜帶以體你之恩情,可那寶石太大、我又是個男子,一直想不到合適的用法,后來在京都偶遇一匠人能將它一剖兩半,回來做成兩條綢帶、咱們正好湊成一對!你可喜歡?” 趙熹笑逐顏開,拿著腰帶愛不釋手:“你費(fèi)心如此,我怎會不喜!這樣式我愛得很呢!我叫他們再趕制兩件衣裳,咱們過節(jié)就帶上!” 看趙熹如此開心承平也忘了方才不快,轉(zhuǎn)頭瞧李溫也笑著看著自己,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咳嗽兩聲,道:“人生在世,一人孑然、兩人方才成伴,互敬互愛、相互扶持,叫煩苦生活也有趣起來,夫妻便是如此。溫兒,為父此次前去燕州赴邀燕州大司馬、陳氏府邸,偶遇其女,嫻靜淑麗,甚是可愛。為父便做主,為你訂下姻親……” 第236章 求親 李溫很是意外:“姻親?” 趙熹笑道:“是啊,這媳婦可是我二人好容易才給你討來的,我們見過了,是個美人胚子,你以后可是有福了!” 李淳立刻興奮拍手:“哇!哥哥有有媳婦了!恭喜哥哥!” 趙熹承平兩人離經(jīng)叛道自作主張結(jié)下姻緣,但他二人也知道自己這般是違背人倫,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天經(jīng)地義。為李溫訂下姻親,趙熹雖有些微愧疚,但大體而言也不覺自己有錯。 李溫就更不會責(zé)怪父母,他只覺得太過突然。他眨了眨眼睛,忽然紅了臉,連忙低下頭:“孩兒、孩兒才十三歲……” 承平以前嫌大兒子太過溫和不像趙熹和自己,現(xiàn)在倒覺出他的好來,招手叫他站到自己身邊。這些年李溫堅(jiān)持讀書習(xí)武,身上文氣不減、體格卻慢慢魁梧起來,看著英俊又儒雅,已是意氣少年郎,不再是嬌弱地躲在趙熹身后的小孩。承平忽生感慨,原來自己的兒子都這么大了,自己也要老了啊! 承平拍拍李溫的肩膀:“好孩子,你已經(jīng)十三歲了,再有兩年也該進(jìn)府做事、闖蕩事業(yè)了!我和熹兒常年在外、總將你們兄弟兩個仍在家里,你不僅從不抱怨、還將弟弟照顧得很好,為父很是欣慰。不瞞你說,這婚事為父有其他考慮、不得不叫你早早訂下,但那女兒確實(shí)可愛、也非嬌蠻桀驁之人,日后你二人哪怕不能琴瑟和鳴至少也可相敬如賓,等你真有了心愛之人三妻四妾未嘗不可,只要別辜負(fù)陳家女就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