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李溫沒理他,高聲問:“這里離連城還有多選?” 軍中向導答:“咱們已經(jīng)到連山腳下了!按咱們往日腳程算,過了這片樹林、明天下午也就到了?!?/br> 李溫趨著馬又走了幾步:“那就過了這片樹林再休息吧。” 眾人只得牽著馬隨李溫進入樹林。這片樹林并不大,樹密枝豐,南方日暖,雖已入冬但樹上仍殘余些些紅葉,在涼風中撲簌做響,映著斜陽晚照,也有一番詩畫情趣。李溫看著紅楓,心情漸漸好了起來,杜久見狀又湊了上來:“其實將軍所慮屬下也能猜到一二。這功勞總要有人領、您是元帥愛子、元帥想讓您立個大功好叫王爺高興高興,此乃人之常情。元帥給的是機會、抓不抓得住還是要看您的本事,這是對您的考驗,您有這個能耐才能領到這個功勞,元帥一番愛子之心、您何必為此介懷?” 李溫這才嘆息一聲:“我自然知道母君愛我,可我也想讓他看看、他的兒子不必他cao心也能開一片天地……” 李溫杜久兩人悠悠說話,其余將士都有些疲憊,亦無警覺,他們誰都沒有注意,在層層林木后,有一雙雙眼睛正盯著他們。 忽,一箭破風,凌冽殺意直逼李溫,杜久畢竟經(jīng)驗豐富,立刻將李溫撲下馬去,大聲疾呼:“有埋伏!”杜久話還未落,又有數(shù)十箭矢穿葉而來!李溫從地上滾起、藏在樹后,握緊佩劍。 斜陽如血。 連城外軍帳中,陳雄正悠然品茶。吳傳之已無反擊之力,他只要圍住連城等李溫前來就可攻破城門。等捉住吳傳之、打敗江淮安,又能歇上數(shù)月,說不定還可以告?zhèn)€假、在春節(jié)時回家看看…… 陳雄正在打算帶些什么回去看望妻兒,有軍士闖入賬中:“將軍大事不好!大公子中伏了!” 陳雄猛然躍起:“什么!” 第283章 俘虜 李溫跪地端坐,右手按住秋水劍,死死盯著前方。他們遇襲之后在向導的帶領下逃上連山,連山半山腰有座廢棄的土地廟,李溫領幸存的士兵躲了進去。 李溫很怕,他渾身浸滿鮮血、血液凝固結塊、讓他的行動越發(fā)困難,他的眼睛也模糊一片、被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蒙住,廟中沒有火燭,他睜大了眼睛也只能看到漆黑一片。大家怕暴露位置全都噤若寒蟬,在古怪的安靜中,李溫聽到自己的心不斷跳動,幾乎要沖破胸膛。 在樹林中杜久為救他中箭而死,許多士兵因提防不及胡涂送命,幸虧樹木茂密對埋伏弓箭并不友好,第一批箭矢射完士兵們奮不顧身擁著李溫全力奔逃,這才勉強脫身。可大家都知道,追兵就在身后。 曾經(jīng)李溫以為戰(zhàn)場就是榮譽,即便被困建州城、他也沒有這么真切的感受死亡,自己的死亡。人都是會死的,以前李溫覺得自己勇敢無畏、可以豪邁地犧牲,可這時李溫才明白,他并不想死,他想榮耀地活著。他深吸了一口氣,環(huán)顧四周,拍拍離他最近的將士的肩膀,將士入驚弓之鳥、險些向他反擊,李溫并不介意,努力壓低嗓子讓自己仍稚嫩的聲音聽起來沉穩(wěn)一些:“眾將聽令,從現(xiàn)在起三人一組,兩組分別守住左右兩窗;兩組守住殿上正門;一組巡視殿內,有后門、小窗、地道速速來報!其余將士原地列隊報數(shù)!” 李溫此次出行帶了一千士兵,這些人都是趙熹精心挑選,有蒙遼猛漢、有漢人精勇,各個彪悍忠義,剛剛被偷襲措手不及之下難免驚慌,如今李溫鎮(zhèn)定布置、他們也冷靜下來,被算計的憤怒取代被追擊的恐懼,他們摩拳擦掌、非要與敵人決一生死不可! 這土地廟本就不大,正殿有前后兩門、左右兩窗,殿中有神龕佛像、香燭卦簽,倒也沒其他東西。李溫這邊死傷慘重,為護他周全數(shù)百將士身亡、還有許多人走散,一起逃到廟里的只有六百余人,李溫將門窗守衛(wèi)增至一百五十、又分一百人到后門,其余人則在李溫身邊列陣,靜待敵襲。 門窗緊閉,殿中無一絲光亮,李溫恍然覺得這都是一場夢、自己正在睡眠之中,若是一覺夢醒、又能回到自己京都香軟的家。就在他分神的片刻,左邊窗戶忽然被劈開、數(shù)支亂箭躥入殿中,將士慌忙躲避中、大殿正門又被猛撞!大門還未破,左邊箭停、有人影似鬼魅爬上窗來! 李溫起而拔劍:“兄弟們別慌,隨我殺!” 左邊進攻只是試探,何況窗戶狹小,射箭時沒法、進攻時守窗將士便能抵擋;到大殿廟門并不牢固,幾次撞擊后廟門終究還是被撞開。士兵們連忙涌上前,與從門縫擠來的敵軍一陣拼殺。好在將士勇猛,終究還是重新關上廟門,用身體堵在門后。 有一就有二,大門能撞開一次就能撞開兩次、三次,將士們奮不顧身、木門卻管不了許多,兩次三番、木門已垂垂欲墜;在一次攻擊中,木門轟然倒下、壓在廟中將士身上,敵軍踩著木門下的將士躍入殿中,迎上殿內早已備好的冰冷刀鋒。 這一夜無比漫長。敵軍數(shù)次突入、數(shù)次被擊退,代價是將士的大批死亡,李溫身邊能戰(zhàn)斗的將士越來越少,他心更冷、目更熱。終于大門再也守不住,敵軍又一次沖入大殿,李溫雙目脹紅、再不愿坐以待斃,他大喝一聲舉劍殺入敵陣,那一刻疲憊恐懼全都消失,他腦中空空、眼里只有敵人! 他要,殺人! 李溫不能說不勤苦,承平趙熹常年在外他獨自在家從未懈怠,早起練武、上學讀書,日日如此不知倦怠。他的槍法也是趙家所授,不過不是趙熹或者趙福、趙招勝,而是趙家親兵,既是親兵待他便尊重多于教導,又顧念他年紀小不敢重壓;李溫自己也無甚追求,槍耍得溫溫吞吞,倒不是不好、只是殺敵還差些,所以此次出征承平?jīng)]叫他用槍、只給了他一柄劍,讓他護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