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書迷正在閱讀:錯心記、王妃她表里不一、一品鑒茶:獵戶夫君的小啞妻、侯府女眷貶為庶民后、我真沒跟總裁談戀愛[娛樂圈]、在陌陌約到前男友的白月光、和他的十年、不可以叫mama哦[娛樂圈]、跟班選他,他超會談戀愛、病態(tài)修羅場,但七重人格
護送這些內(nèi)侍官員們出宮送御膳的是禁衛(wèi)軍,他們守在各府邸外面,連一只蒼蠅都飛不出去。 一套組合拳下來,名義上是“施恩”,實際上將各府情況全都摸查了一遍。 杜晚楓都得拍手叫好了。 看誰以后還說他們張兄是個老實人。 第224章 【大豐收!!】 張明凈從太學和畫院里挑選出來的那批人,扮作宮中內(nèi)侍們進入了各大府邸。 府內(nèi)有多少人、長什么樣、年齡幾何,一一都被他們記錄下來。 然后將這些信息與各大府邸戶帖相對應。 所謂戶帖,大閩朝進行戶籍整理、人口普查時,會給每家每戶都頒發(fā)戶帖。 戶帖上會登記戶種,例如民戶、匠戶這些。 還有該戶每個人的籍貫,原籍貫,現(xiàn)籍貫,居住地。 以及姓名、年齡、性別、與戶主的關系等等,記錄得相當完備。 在這基礎之上,還建立了黃冊體系。這些人的徭役稅糧科則,都記錄在了黃冊之上。且每十年編造一次,中間若有變動也要登記在冊。 大閩自杜寒秋主張改革后,在境內(nèi)人員管理方面井然有序。 雖然中間一度廢棄過,但后來又重新拾起來了。 各府增減人員需要拿著戶帖去相關部門及時報備跟辦理,若查出府內(nèi)藏有來路不明者,是要被調(diào)查跟接受處罰的。 早在兩三個月前,杜晚楓便上書鴻康帝,要加強戶籍方面的管理,從源頭嚴格管控敵人的滲透。 那時候,朝廷就勒令下去,要各府自查。 還給了他們時間去戶部報備,就算之前一時忘了、沒想起來,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再拿這個當借口那可說不過去了。 何況都城這段時間戒嚴,圣人在朝堂之上三令五申,沒有哪個官員敢隨隨便便以身試法。這個時候還以身試法,那天威降臨便只能后悔不迭! 禁衛(wèi)軍、戶部、龍虎衛(wèi)、千機衛(wèi)各方人馬行動迅速,互相配合,借著太后“施恩”,一晚上就從京師官員府邸帶走了上千號人。 凡府中人員,姓名性別、年齡長相、籍貫口音,跟戶帖對不上的,一律帶走。 內(nèi)侍中有人眼光那是相當老辣,看人一眼、聽人說句話,就能知道這人不在戶帖之上,有些身份信息跟戶帖根本對應不上。 這些人,自然不是每個都是敵國jian細。 可他們不按照大閩律例行事,被抓去問話那也別喊冤。 太后一早告誡過花滿都,對于抓回來的人,身份查明無誤的,可以讓戶主領回去。但戶主和本人都得挨頓板子,然后乖乖交了罰金,再按照戶部的規(guī)定辦理好戶籍證明。 誰都不能例外! 這里面,驃勇將軍就因為在府里私藏了一胡姬,挨了五十板子,打得他皮開rou綻。 一開始他還氣勢洶洶,得知這是太后和圣人的命令,猶自叫囂?;M都將此事上稟后,驃勇將軍被連削三級,也是一點脾氣都沒有了。 朝廷行動頗具成效,這一撥雷霆萬鈞的行動,將不少隱藏在官員府邸內(nèi)的敵國jian細給挖了出來。 還有一些人,察覺到情況不對后,想從后門或密道偷偷逃跑??杉幢闼麄儽荛_了禁衛(wèi)軍跟龍虎衛(wèi),杜晚楓的寒食早就在暗中蟄伏了。 出手將人拿住打暈,然后丟給了龍虎衛(wèi)。 一開始龍虎衛(wèi)還搞不清楚狀況,花滿都卻是了然于心。 讓大家不用多管,這些送來的人重點招呼就對了。 經(jīng)過這一役,敬天府每戶人家都積極響應朝廷律令。凡是發(fā)現(xiàn)有人家中出現(xiàn)了來歷不明的人,直接上告官府。 客棧老板們也不敢收留那些沒有路引的客人。 艷雪和炙風神色凝重地將這兩日他們的損失一一匯報給了牧城王。 “我們安插在各府的人手,有好多來不及撤離,被朝廷給抓到了。還有一些收到了消息,在逃走的時候,被不知道什么人給堵截了,也都送到了龍虎衛(wèi)的手中?!?/br> “事先給他們準備的那些假身份,根本糊弄不過去。張明凈已經(jīng)查到戶部那位的頭上了,他經(jīng)手過的所有案卷,已經(jīng)被王大人封存,一一核實過后才會解封?!?/br> 同一時刻,戶部內(nèi)正在加班加點,核實那批戶籍檔案。 張明凈也看到了這幫學子們的表現(xiàn)。 深感大閩朝這一代年輕人,著實是年少有為。 他將他們早就盯上的那位戶部左侍郎經(jīng)手的全部戶籍檔案、黃冊、魚鱗冊,都交給了這些學子們。 要求他們在一天的時間里,盡可能找出這里面存在的錯誤信息。 這無異于是大海撈針。 不但需要極其強大的記憶能力,還要有瞬間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銳判斷力。 張明凈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 大閩朝每年賦稅征收幾何,各地方徭役相關政策如何規(guī)定,哪年又有怎樣的調(diào)整,他都一清二楚。 在戶籍檔案上做手腳,簡單! 但即便這人在戶部中權勢不小,能夠為他們的人做一些假身份,可經(jīng)不住人一直往深了查。 每個人成長的痕跡是獨一無二的。 編造出來的身份信息,也必然會出現(xiàn)破綻。 就好比說,一個原籍貫是甘州、后來來到敬天府定居的人,他的黃冊和魚鱗冊記錄的徭役稅糧和田畝征課,與當?shù)氐馁x稅政策有出入,那定然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