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討債鬼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養(yǎng)成一個大唐、農(nóng)家種田日常
很快,煤炭就在龍泉、安康、武威三個村子悄然流行,正好和鐵鍋灶臺以及火炕相配套,也算正式結(jié)束了燒柴火的歷史。 要知道,這個時代,拾柴砍柴,也是家里一項大活兒,很浪費人力的。 鐵匠鋪和木工坊也加班加點,趕制風箱以及配套設(shè)施。這些當然不用李風跟著cao心,他領(lǐng)著道士團隊,已經(jīng)開始研究土法煉焦。 另外,在山中君的引導(dǎo)下,幾座磚窯,也已經(jīng)開挖。原來的張家莊,有兩口小窯,李風準備干大事呢,這哪夠用啊,所以,還得繼續(xù)建窯。 在這個時代燒窯,主要還是用木柴木炭來燒制磚瓦,所以成本是很高的。 君不見,隋文帝修筑大興城的時候,城墻都是用夯土來版筑的嗎,就是因為燒磚的成本高啊。 可是如果改成燒煤的話,那么,成本就大大降低。也正因為如此,后世到明代的時候,修建城墻,就都是用磚石了。 煉焦的技術(shù),要是建一座現(xiàn)代化煉焦廠的話,李風現(xiàn)有的條件,肯定弄不起來。可是,后來宋元明清都能煉焦,他這個時代,也不可能搞不出來。 叫小愛幫著收集相關(guān)的資料,小愛還調(diào)笑哥哥呢:你去的地方,到底有多落后啊,拍個照片看看嘛—— 照片是拍了不少,不過現(xiàn)在可不能給你看。 組織人手,搭了幾座煉焦爐,考慮到這玩意污染比較大,所以,離武威村還是遠一點比較好,而且,還要顧及到風向問題,免得把煙塵吹到村子那邊。 說是煉焦爐,其實就是用耐燒的黏土壘起來的,一個大饅頭形狀的土窯,高度在丈二左右。塞滿臭煤之后,把周圍的點火口都點燃,里面的煤炭就燃燒起來。燃燒出來的廢氣,從最上邊的通氣孔排掉。 通常情況下,需要燒個五七八天的,直到通氣孔不冒氣了,這才緩緩?fù)鶢t內(nèi)注水,等到冷凝之后,一塊塊的焦炭就凝成了。 這種土法煉焦,糟損比較大,而且,還有一部分煤炭被燒成了煤灰,成品率也不高。 好在,煤炭也不花錢,就花點人工,所以還能承受得起。 等到焦爐被點燃之后,趁著燒爐這幾天,李風終于騰出時間,去洛陽城里,和醫(yī)療隊匯合。算算時間,新洛陽城那邊,也快要動工啦。檢驗醫(yī)療隊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李風也有大戰(zhàn)來臨之前的緊張感。 隨行的,有阿婆和小奴奴,還有夜叉和呼瑪。另外,李千軍和李破虜,帶著十名女兵,充當護衛(wèi)。 李風本來說是不需要的,現(xiàn)在的治安,還是不錯的??墒抢畈粩〔环判陌。吘褂星败囍b,李風也不好拂了人家的美意。 隨著人流,進入古洛陽城,明顯能夠感覺到,城里的流動人口在極具增多,醞釀著一種大工程之前的緊張和忙碌。 張三郎在前面帶路,先領(lǐng)著他們?nèi)チ顺菛|的醫(yī)館新址。虬髯客果然是大手筆,這里比大興城的醫(yī)學院,寬闊了好幾倍,據(jù)說,也是張家的祖產(chǎn)。 反正等新城建好之后,這邊也是要拆遷的,不會賠本。 對,一千多年前,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拆遷,就是隋煬帝搞起來的。和后世也差不多,拆遷嗎,肯定拆出來不少暴發(fā)戶啊。 醫(yī)館臨街,已經(jīng)掛上了紅十醫(yī)療隊的匾額。前堂后院,湯河就在前面坐堂,還真有十幾位病患,在排隊診治。 而看病的醫(yī)生,比患者還多呢,都在湯河身后站立。等湯河先看一遍,然后,這些學員再上手,最后,統(tǒng)一和湯河印證。 患者雖然感覺有點麻煩,好在,人家看病不要診費,只收取湯藥費,所以也就忍了:不花錢,你還不叫人家多摸幾次手腕??! “李師!”看到李風,學員們都親熱地打著招呼。 李風朝他們點點頭,然后說了一句“不可分心”,就去了后院。帶來的幾輛牛車,已經(jīng)開始往院子的角落里卸煤,還有兩個大風箱以及相關(guān)的配套設(shè)施。 工匠們早就是熟練工,開始安裝,等他們教會了李苦桃等人使用之后,把這些廚娘都歡喜壞了:以后做飯,再也不是什么難事啦! 等到孫思邈和甄權(quán)下課之后,李風這才去見禮,三人落座,剛要說話,就看到尹默尹夫子,拿著一沓子紙張走進來,先給三位師長行禮,然后單獨向李風匯報:“李師,這是采購藥材的清單,我等核算一下,需要一百二十余貫,這錢——” 好嘛,來了就要賬是吧。李風也不覺翹起嘴角,搞得屋子里的其他人略略有些尷尬。而甄權(quán)則立刻送了一頂高帽過去:“誰叫大郎你醫(yī)術(shù)精湛,而且善于經(jīng)濟呢,能者多勞,能者多勞?!?/br> 李風攤攤手:“我現(xiàn)在也是兩手空空——” 其他幾人也都心里有數(shù):安置一千多口人,吃喝拉撒不說,還要備耕生產(chǎn),那花錢還不跟流水似的。現(xiàn)在沒喝西北風,就算不錯了。 還真是難為丹心啦——孫藥王也瞧著弟子,有些心疼。 這倆月,李風也全靠裴宣機和薛師那邊的分紅苦苦支撐呢,等熬過這一段就好啦。 不過,他也不著急:“來時聽阿婆說,這洛陽之中,有我李氏一脈的分支,曾經(jīng)從我祖父手中,借了幾百貫錢做生意。一會,阿婆就帶我登門拜訪,順便把這筆錢討回來?!?/br> “是我們叫李師為難了?!币蜃尤缃袷菑氐装牙铒L當成了自己的偶像,詩文寫的好,醫(yī)術(shù)還高超,最令他欽佩的還是,這幾個月,都是李師一直在往醫(yī)學院砸錢啊。 他是負責學院賬目的,深深知道,這筆錢放到小康之家,也足夠安享一世。 李風擺擺手:“何須自責,你們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最大的考驗就要到了,告訴大家做好吃苦的準備吧?!?/br> 簡單安排了一下,本來應(yīng)該先去拜見薛師的。不過呢,這位老先生上任之后,就去下面的郡縣督察學政,不在洛陽城。于是,李風就扶著阿婆,領(lǐng)著小奴奴,一家三口,在張三郎的引領(lǐng)下,去親族拜訪。 走親戚嘛,就不必帶著李千軍她們了。 那張三郎地頭兒熟,很快就領(lǐng)著李風一家,來到洛陽城最為繁華的地段,指著前方一個大鋪面說:“大郎,這李氏綢緞莊,是洛陽最大的一家,說是日進斗金也不為過。想不到,竟然和大郎同族。聽說,他們是趙郡李氏,想來,大郎也是趙郡李氏一族了。” 張三郎本來就是虬髯客的家人,現(xiàn)在跟了李風,自然也稱呼他大郎。 而趙郡李氏,就是天下名門望族中的一支。當下,最出名的,莫過于五姓七宗,其中,崔姓和李姓各有兩支。 天下姓氏,莫不以出自五姓七宗為榮。就連唐代的時候,帝王家公主要嫁給崔氏子弟,人家都不樂意,直接拒絕,你就說牛不牛吧? 李風一個后世人,自然不在意這些出身什么的。于是,扶著阿婆進到店內(nèi),四下打量,果然做的好大生意。 店中陳列著絹、褐、布、緬、紗、綾、羅、錦、綺、等多種織品,色彩艷麗;錦緞上更有龜背紋、多角形紋、萬字紋、雙短紋、纏枝紋等等,花團錦簇,美不勝收,堪稱古代手工業(yè)的巔峰。 看到店中閉目養(yǎng)神的一位老掌柜,李風就上前道明來意,最后又說道:“勞煩掌柜,引我們?nèi)ヒ娭骷??!?/br> 那老掌柜往上撩撩眼皮,眼睛里滿滿都是鄙夷:“主家就不必見了,老家翁已經(jīng)吩咐過了,你們這一支,已經(jīng)被開除趙郡李氏,若是有人來當討債鬼,直接打?qū)⒊鋈ァ獊砣税?,把這幾位貴客請了出去!” 這是準備欠債不還了唄?李風眨眨眼。然后就聽到身后傳來阿婆一聲撕心裂肺的哭喊,他連忙回頭將老祖母攙住,卻覺得阿婆渾身抽搐幾下,便直挺挺地昏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