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懷了你的孩子![穿書]、極道吞天武圣、穿書后覺醒反派雇我劇透、土匪營、醋王爺突然寵我、帶著電腦系統(tǒng)去古代開工廠、重返十七歲的球場王者、好孕天降:爹地又被離婚了、身為西方帝國魔法學院來自東方的女老師(nph)、深淵二重奏
洞房中徒留新娘和他的陪嫁丫鬟。 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洞房內(nèi)一下子就冷清了下來。 玉衡公主,也就是李珉云,坐在婚床上安靜地一動不動,猶如一個不會動的石頭人一般。 其實,他的思緒已經(jīng)飄向了記憶的遠方。 ———————— “云兒,阿娘已經(jīng)不行了,你以后只能一個人在這猶如牢籠的皇宮了,阿娘對不起你…… 你一定要記住阿娘的話!永遠永遠不要讓別人發(fā)現(xiàn)你的異樣!答應阿娘!” 李珉云的母妃穆妃臨終前死死地抓著他的手讓他答應下來后,才肯閉目。 (來,狗血一大盆要來了,各位看官準備好!瓜子準備!不愛的緊急避讓!別怪我沒提醒?。?/br> 穆妃,原名穆湘,是禮部侍郎的嫡小姐,一朝選秀入宮,因容貌清麗且家世不錯,得封穆妃。 一開始對于穆妃這種清冷款的美人,唐皇是稀罕的很。 但由于穆妃早已心有所屬,故即使是面對站在權(quán)力頂峰的唐皇,她也絲毫不感興趣。 在唐皇面前,她就猶如一個沒有感情的木偶,久而久之,唐皇也對她失去了興趣。 至于穆妃心有所屬,為何還是入了宮呢?原因是禮部侍郎不同意。 因為她喜歡的人是禮部侍郎死敵的庶子,嫡子還不一定能夠成呢,更何況是個庶子! 嫡女配庶子,禮部侍郎總感覺會低了死敵一頭,所以堅決不同意! 最起碼要找個門當戶對的,對于這一點,不管是禮部尚書,還是穆妃母親,都是這么想的。 可惜,在好言相勸之下,穆妃堅決不改變心意。 得兒,沒辦法了,正巧又是一年選秀之日,禮部尚書為了絕了她的心思,直接將她送入了宮! 穆妃想過自殺,但禮部侍郎威脅她要是敢自殺,他就弄死那個也不算受寵的庶子! 這下好了,直接唬住了穆妃這個戀愛腦,放棄了心里想要自殺的念頭,一臉絕望地與情郎訣別就入了宮。 其實,禮部尚書夫婦何嘗想要女兒入宮?只不過穆妃心狠啊,絲毫不顧及自已的父母。 如果她與那個庶子真的成了,那他們作父母的,面對早已將關(guān)系弄僵了的死敵,又該如何自處? 他們也只想找個門當戶對的這一個要求,可情誼深深的穆妃并沒有體諒她的父母。 無奈天下父母心,那個庶子也不是個好的,年紀輕輕,其實早已經(jīng)不是清白之身了。 他們也已經(jīng)查清楚了,并且與穆妃說清楚了。 可當時被情愛迷了眼的穆妃絲毫不領情,只認為自已的父母是為了讓她放棄自已的情郎才說那些污蔑人的話語。 當時那個死敵不知道從哪里知道了穆妃竟然喜歡上了自已的庶子,高興壞了,還派人保護自已的庶子,生怕禮部尚書直接氣急敗壞,暗殺了自已的庶子。 當時禮部尚書確實有這心思,該說不說,了解你的還得是你的死敵。 就這樣,女兒這邊戀愛腦不配合,庶子那邊又被保護了,實在沒辦法的禮部尚書只能想到入宮那一條路了。 當時的唐皇年齡正好合適,20好幾,許給皇帝,總好比死敵的庶子! 這個嫡女算是發(fā)揮了最后的作用了,至少還能給家中的女眷出嫁提供點助力。 穆湘,現(xiàn)在的穆妃,雖然在后來不受寵了,但無奈這個戀愛腦還有點運氣,就和唐皇來了一次,就懷了。 對于這個孩子的突如其來,穆妃是心懷感激的,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讓她有了近一年的時間不用侍寢! 這無疑是她進宮以來最幸運的時候!因為在心有所屬的穆妃看來,每一次要和唐皇侍寢,她心里都猶如刀割! 但她也對這個孩子心懷復雜。這個孩子并不是她與情郎的愛情結(jié)晶,不是她真正所期盼的孩子。 所以對這個孩子,不說有多冷淡,但也沒有多親近。 她總是邁不過心里的坎兒。 —————— 李珉云有個秘密,他天生就擁有一副兼具男女性別特征的怪物身體,阿娘自他出生起就將他當成公主來養(yǎng),而對外他就是位公主。 由于有著一個這樣的怪物身軀,阿娘對他總是有一種看似嫌棄又不是的復雜情感,年幼的他總是認為自已的阿娘其實并不喜歡自已。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他在阿娘眼里,就是個有著血緣關(guān)系的、陌生的、親人。 同時,他也因為這個原因,身邊伺候的人只有一個阿娘親信(唯一知道他秘密的人),名叫秋娘。 她是禮部尚書府的家生子,也是從小陪著阿娘長大的兒時玩伴,很得她的信任。 所以,小時候的他很孤獨,但也因此,他的秘密得以保密(不受寵猶如冷宮)。 兒時他也想要尋求母愛,但注定是奢望!他鬧過、乖過、孤僻過。 但阿娘總是無視他,一個人呆呆地坐在窗前傳神地看著外面的桃花樹。 他從阿娘的眼神里看到了眷戀、思念、哀愁、怨恨..... 這是阿娘從來不會看向他的眼神。 因為在阿娘眼里,沒有他。 如果他是個現(xiàn)代人,他會知道一個詞叫做——冷暴力。 尋求關(guān)注無果的他,漸漸地也不再奢求阿娘的愛了。 有時候他會想,不愛為什么要生下他呢?自已被生下來的意義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