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遇到找茬的人了。
范寧他該不用科舉就能制舉,這事誰都沒法反駁。 范寧對這些人的心情,他也能理解。 就像后世高考,聽到有人不用參加高考就能被名校錄取,難免心里有不平衡。 所以范寧最近也不怎么去四門學,該上報的手續(xù)都以上報完畢。 他就好好呆在家里看看書,再去看看紙張作坊,就好得很。 不過,盡管范寧不參加科舉,但是他也密切關注著這次考試。 其實不僅是范寧,長安城里只要是有讀書認字的人聚集的地方,所談論的,就是眼下的科舉了。 比如xx州縣過來的學子,在某個卜卦小攤算得,只要進入考場,能坐在西邊第一間考房,他就能中舉。 或者是某個學子花了大價錢,從某位有學之士手里,請他押題若干,在家備考。 押題這種事,古往今來,哪里都有。 更有甚至還開盤下注,賭注哪位名士押題押的最準。 這些試題也都漫天飛舞,成了大家茶余飯后討論的焦點。 范寧聽了這些,就覺得挺熟悉挺親切的。 正好他家就在光德坊。 就在西市旁邊,客舍也多。 也就有很多學子入住。 范寧最近每天下午時候,也會去家旁邊的林家客舍坐坐,叫上一桌吃喝,看看書順便聽別人聊天,也挺有意思。 這一天下午,范寧如平常一般,帶著一本閑書去林家客舍,叫了一桌羊rou外加酒漿,一邊吃喝一邊看書。 此時客舍大廳內的十幾張桌子,也都坐了個七八分滿,而且都是學子。 現(xiàn)在他們正在拿在手里互相傳看談論的,是《進士登科記》。 “這可是我花了大價錢從別人那抄來的!” 這個微胖的學子得意的看著自己的書被人恭敬的傳閱著。 范寧聽了也不由得多看那人幾眼。 這登科記,里面收集的是以前歷次科舉中第的進士的名錄。 以大梁朝的傳統(tǒng),將這些內容收集成書,收藏放在家中,甚至攤開放在頭頂,都有可能會對科考有助力。 這樣的書是人人都想要的。 然而價格高昂又屬于私人收集行為,所以很難得一見。 范寧有點好奇,便也詢問著能夠讓他看看。 在場的人,大多都是學子。 見范寧也是一身學子打扮,手里也拿著書,又在這客舍里,自然都認為他也是來科考的學子之一,便將這書傳給范寧。 范寧翻閱著,發(fā)現(xiàn)里面人名之下,還清楚寫著中考的年份以及人物籍貫等小傳信息。 是類似后世的人物匯編之類的書,連祖上三代信息都有,滿有意思的。 范寧正在仔細翻閱,在這客舍中,便有熟人注意到范寧了。 其實也算不上熟人,只是四門學里的同窗而已。 這些人畢竟都是讀書人,讀書人的圈子本來就不大,家鄉(xiāng)好友之類人來了,自然要小聚互通有無。 今天恰巧就有這么個王姓同窗,和范寧坐在這客舍里。 若是旁人,遇到范寧也就遇到,不會多說什么。 然而這王姓同窗,向來就記恨那些高管子弟,憤憤不平自己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