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恭喜升官發(fā)財
宋青書同樣被罷免。 范寧都不用自己出門詳情匯報,關于宋青書的事,就已經通過吏部了。 這父子倆,這輩子不出意外也就只能這樣了... 他們的主子景賢,范寧可不覺得會有當下任皇帝的資格。 那塊紅色石頭上的賢字,也實在是在明顯了點。 雖說他們的計劃或許不錯。 可惜被人發(fā)現就是失敗。 失敗就會涼。 第二件事,就是關于土豆的事。 女皇陛下當眾拿出土豆,描述它是從草原深處被大梁人發(fā)現的。 “這是老天賜給我們大梁朝的寶物,有此物,我大梁從此就不會再有饑民。” 女皇陛下當眾宣布的原因。 自然就是有大臣上奏,說各地出現災荒,百姓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 若流民之勢成,天下必不安定。 眾臣嘴上不說,但心里卻都清楚。 國有災就表明皇上德行不夠。 但眼下突然出現了一種從來沒見過的高產糧食... 這不是天佑大梁,還能是什么?! “天佑我大梁!” “天佑大梁。” 眾臣跪倒一片,為天下蒼生慶幸。 又因為眼下已到種植季。 女皇便決定在長安城的幾處皇家莊園,進行播種,待收獲之后,再向周圍擴散種植。 辦事之人,自然就落在范寧頭上。 原因無他。 范寧升官了。 校書郎的校書工作,此時已進入收尾階段。 大部頭的書,都已完成。 憑著這份修書和找畫冊的明面功勞以及找到反賊的暗面功勞。 范寧成了長安縣縣尉。 大梁朝一千二百多個縣里,最讓人眼熱羨慕的幾處赤縣。 長安縣縣尉。 頂了宋青書。 一般來說,長安縣縣尉不能是首次當官的人當。 而且年紀不能小。 長安城以中央的朱雀大街為線,分為左右兩半。 左半邊五十多坊為長安縣管、右邊為萬年縣管。 因長安萬年縣一般都是由年老聲望高的人養(yǎng)老之所。 所以真正用來歷練人的地方,就是這長安縣。 從來都是由年富力強精明強干之人擔任。 按理說,范寧今年還未滿十八,又是才當的官。 根本沒資格當縣尉。 但既然宋青書不知他老爹走了什么路子,給他疏通到這個官職。 有這個先例在。 范寧當得就非常輕松了。 反正連首任官職都不用再管,誰還會在意小幾歲的年紀呢。 總之范寧現在當了縣尉,便要籌辦這種土豆之事。 本來這長安縣尉有兩個缺,管的事,也分工明確,緝拿各曹都有分工。 然而,原本長安縣尉就只有宋青書一人,范寧接過來,再加上土豆又是從自家出。 他就理所當然的負責了。 因為女皇陛下的命令,范寧也不敢問陛下要賣土豆的錢。 所以給土豆的時候,多少還是留了一點在家,留著做種。 剩下的土豆,范寧便帶著差役,分批送到三處皇莊,教農莊里的農民,如何種植土豆塊。 “將土豆上的每一個小凹坑,切塊背放入土中,多澆水,就行了?!?/br> 范寧跨著锃亮的腰刀,手把手教著諸多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