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開業(yè)前兩天打五折哦
送走思邈大師后,范寧的生活再次回復(fù)之前的平淡。 每天去衙門點卯畫押,再去看看食肆里的生意以及城外工廠還有印刷廠。 因這些事務(wù)早就已經(jīng)進入步入正軌,井井有條運行之下,很少有什么事,是非得范寧出面的。 看起來已是不錯的局面,但對范寧來說,其實也只是一個草創(chuàng)階段。 只算得上是聊勝于無而已。 就不說那武器工坊造火槍大炮。 這連個玻璃都沒,更連日常生活自行車電燈泡都沒得的世界。 實在是有太多太多需要去改進的地方了。 別的不說,就說眼下已是十月底十一月初的天氣。 天已是寒冷的都快要到零下了。 范寧這兩天已經(jīng)給二娘三娘四郎五郎他們,每人新置辦了好幾套冬皮襖。 在大梁朝是沒有棉花的。 富裕的人能買得起皮的,便根據(jù)自身經(jīng)濟條件,選穿羊皮兔皮鼠皮貂皮襖之類。 至于窮人,只能是把收集一些破布頭之類,往做成夾層的布衣服里塞,姑且用來熬冬。 對于這種情況,范寧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但他畢竟只是個普通人,他既不能突然之間就拿出棉花種子來用。也不能讓皮襖價格降下來,讓窮人人都穿得起。 他既做不到,也不能這么做。 目前來說,這也不是該他去想去找做的事。 不過有一件事,范寧還是能做到的。 他有雞毛。 之前在屠宰雞時候,他就已經(jīng)囑咐過工人們,每次殺完的雞毛都沖洗干凈曬干凈留著備用。 如今積累了這么一段時間,工廠里的雞毛,已經(jīng)儲存成很可觀的數(shù)量了。 范寧也曾經(jīng)用隨身的電腦系統(tǒng)查詢過。 為什么羽絨服也好,被子也好,多是用鴨毛鵝毛,從來沒聽說過雞毛的原因。 其實這只是因為雞毛沒有絨。 起不到保暖的作用,連棉花的功效都不如,沒人會選雞毛。 但在沒有棉花的大梁朝,雞毛再怎么不如鴨鵝,那也總比破布頭強。 所以范寧尋思了幾天,便在人流量最多的二娘食肆門口,貼了張公告。 從明天開始,在食肆隔壁,將專門開設(shè)一間幫人填充衣服的業(yè)務(wù)門店。 名字就叫范氏制衣店。 凡是有人覺得衣服不暖和想加絨毛的,都可以過來。 只需花上少少一點買雞毛的費用。 就能讓自己衣服暖和起來。 當(dāng)天這個告示一出,二娘食肆門口,立刻就圍了好大一圈看熱鬧的人。 都差點把顧客正常出入食肆的路給堵了。 有些人是吃飽了出門發(fā)現(xiàn)有熱鬧可看,順便湊上去看。 還有一些人則是吃不起,但對保暖這一點有很大需要求的。 總之抱著各種目的心態(tài)的人,都擠著看。 看完之后就有人回家去找娘子要衣服去了。 根據(jù)公告里的說法,這開業(yè)前兩天,雞毛價格打五折,比正常價格便宜一半。 也說就是同樣的錢,可以做兩件衣服。 長安百姓從來沒見過衣服里還能填毛的,而且又這么便宜。 這無論眾人兜里有錢還是沒錢,便都想來湊湊這熱鬧,見識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