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刺殺
西線還是崩了。 陸四有西線不順利的思想準備,畢竟清廷放在西線的是阿濟格同多鐸的兩支主力,但崩的一點水花也沒有,卻讓陸四有點始料未及。 北京詔告天下說于潼關(guān)殲滅六十萬順軍,這肯定是多爾袞在吹牛逼,或者說是多爾袞在打戰(zhàn)略宣傳戰(zhàn),因為把李自成的所有家底湊起來也不可能有六十萬順軍。 真有六十萬大軍,這大好河山也輪不到愛新覺羅來坐。 一役殲敵六十萬,聽上去是很壯威風(fēng)的,蒙古各盟、朝鮮那邊聽到再懷疑數(shù)字,也得豎大拇指夸一聲大滿洲,真英雄。 此役的宣傳對于滿清穩(wěn)定山西、陜西、京畿、北直肯定是大有好處的,同淮軍現(xiàn)在大力宣傳馬頰河之戰(zhàn)是異曲同工。 不過一個是實打?qū)?,一個是可著勁的吹。 李自成到底是吃了什么瘋藥放棄西安? 陸四想不通,從全局來看,阿濟格雖然出奇兵于塞外包抄陜北,但有高一功、李過在榆林死守,阿濟格也不可能把主力盡數(shù)撲向西安。 想要“蛙跳”的前提是高、李是死豬,可高、李這支順軍集團可是很具有活力的,日后堅持十七年的忠貞營也是以高、李集團為基礎(chǔ)發(fā)展的。 不敢說高一功和李過能牽制阿濟格全部,牽制其兩三萬人是沒有問題的,如此阿濟格能用于西安之戰(zhàn)的兵馬最多不過五六萬。 河南戰(zhàn)局整體也是順(淮)占了上風(fēng),就算多鐸拿下潼關(guān),只要河南順軍能夠及時北進,多鐸這一部于陜西會戰(zhàn)也不可能全力以赴。 所以,丟了潼關(guān),并不影響西安防御。 陸四對清軍實力有個大概的估計,對順軍同樣也有個底,他判斷李自成在陜西的兵馬應(yīng)該還有十萬人左右。 如此,進行一場西安防御戰(zhàn),并同時調(diào)動寧夏、甘肅、河南、荊襄、河南順軍配合戰(zhàn)役,鹿死誰手沒有五五開,也得有個四六。 雙方差距并不大。 可李自成卻直接不守,將他大順真正的首都西安給放棄了,這絕對是件讓人捉摸不透的事。 西安對于順軍而言,就相當(dāng)于淮安對于淮軍。 老巢! 這一跑,對北方戰(zhàn)局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除了讓陜西崩盤外,也會讓甘肅、寧夏跟著崩盤,繼而便是李自成再一次如流寇般被阿濟格死咬不放,連喘息都不得了。 對于淮軍這邊,就是陸四寄予厚望的懷慶大反攻的效果大打折扣。 為了配合這次河南順軍的反攻,陸四可是讓張國柱的第五鎮(zhèn)竭力配合的,如果不是多鐸派出蒙八旗增援衛(wèi)輝府城,謝金生指揮的淮軍甚至能拿下衛(wèi)輝城。 淮軍在山東對豪格集團的圍殲?zāi)撤N程度上也是配合這次河南的局部反攻,陸四原本是想順軍奪取懷慶后便令第五鎮(zhèn)、第六鎮(zhèn)共同用兵彰德,攆走滿清任命的河南巡撫羅繡錦,這樣即便淮軍占據(jù)的河南地盤仍就不大,卻可以讓河南成為一個緩沖區(qū)。 現(xiàn)在好了,張國柱急報順軍大將王體中全線退兵,董學(xué)禮同河南節(jié)度使呂弼周也受到潼關(guān)被攻破、李自成放棄西安的影響全線收縮,河南境內(nèi)那些原本在觀望的土寇和明軍殘余力量大多動搖降清。 相當(dāng)于一夜之間,河南回到了“解放前”。 李自成撤離西安后,清軍肯定會追擊,但不可能把兩支大軍都用于追擊李自成,所以八成多鐸要重新進入河南。 要是河南再崩下去,山東就是唇亡齒寒。 沒辦法了,陸四只能亡羊補牢,下令高杰的第六鎮(zhèn)攻入北直隸地區(qū)。 “告訴高杰、李成棟、胡茂楨諸將,第六鎮(zhèn)于北直不以攻城掠地為目標,以破壞為目的。能燒就燒,能毀就毀。” 陸四知道這個命令一旦被高杰部執(zhí)行,對北直地區(qū)的百姓無疑是個災(zāi)難,因為高杰部一旦松開勒在他們脖子上的韁繩,這幫人恐怕連屠城都干得出來。 但他真顧不上了。 他必須盡一切手段打擊清軍在北直地區(qū)的戰(zhàn)爭動員潛力。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1645年,局面對滿清極度有利。 “傳令高進,不管他用什么手段,花多少銀子,我要北直、河南、京畿降清的漢官夜里不敢睡覺?!?/br> 陸四頒懸賞令,鼓勵燕趙好漢踴躍刺殺清廷任命的州縣地方官員,并將為滿洲人效命的漢族官員、百姓定等處置。 人分三六九等,這漢jian自然也應(yīng)該分等級區(qū)別對待。 陸四認為應(yīng)當(dāng)客觀看待那些為滿洲效命的漢人,他們當(dāng)中有主動賣身的,也有被迫效命的,而滿清雖是建立在以滿州人為主的旗人階層之上,但支撐這個國家的卻是數(shù)目比他們大得多的漢人。 因此不能一昧的將為滿洲服務(wù)的漢人視為漢jian,有的人是必殺的,有的人則不必殺,還有些人則可以給他們戴罪立功的機會,如此,才能瓦解滿清統(tǒng)治的基礎(chǔ)。 陸四提出漢jian九品制的說法。 一品漢jian指在在努爾哈赤起兵時就投降金軍的明軍將領(lǐng),如佟養(yǎng)性、李永芳等人,在清官職為三等昂邦章京以上。 二品漢jian指為滿清出謀劃策的漢人讀書人,官拜大學(xué)士的。如范文程、鮑承先及寧完我、洪承疇等人。 三品漢jian指漢軍八旗將領(lǐng),如孫得功、金礪、祖可法、張存仁等。 四品漢jian指綠營以及北京降清的官紳,這些人只要是在滿清六部,滿蒙衙門、地方衙門效命的,不問投降時間,不問官階,一律定為四品。 五品漢jian指為清廷服務(wù)的漢人細作,及各衙門充任筆貼式的漢人。 六品漢jian指為清軍提供戰(zhàn)略物資的商人。 七品漢jian指在八旗旗莊擔(dān)任莊頭的漢人,或為滿州戈什哈的漢人。 八品漢jian為清軍打造軍器、鑄造火炮的工匠。 九品漢jian則指在漢八旗或綠營的普通士兵。 陸四希望通過對這些為滿洲人效命的漢jian定品,并定下相應(yīng)賞格,提高燕趙好漢刺殺的積極性,同時在北方形成一股“恐怖”氛圍,一種漢jian人人自危的白色氛圍。 自古以來,刺殺都是小道,擺不上大堂,也絕非王者手段,陸四行此極端手段,也是真急了。 “鋤jian!” 陸四親自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