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清危在旦夕
北京,紫禁城,慈寧宮。 十幾個前明宮中留用的太監(jiān)正將一塊塊巨大的冰塊往殿中抬進,這些冰塊大的六十余斤,小的也有四十余斤,都是京中冰戶專門于冬天凍制存于地窖之中,待夏天取用進呈宮中的。 清承明制,也仿前明設有冰戶,冰戶每年要給宮中進送十幾萬斤的冰塊。原前明的二十四衙門除司禮監(jiān)、御馬監(jiān)外,其余大小衙門也大多保留。 太后身邊的侍女蘇麻喇姑正好打太后寢宮出來,見到這么多冰,正熱著的她順手一摸,手背都透著涼。 指揮小太監(jiān)運冰的內(nèi)侍吳良輔湊到蘇麻身邊滿臉堆笑道:“等會給姑姑屋中也搬兩塊過去?!?/br> 這個吳良輔原先是前明內(nèi)官監(jiān)的監(jiān)丞,大順軍入京和大清軍入京后,原來明朝二十四衙門的大小太監(jiān)基本都跑光,獨吳良輔沒跑,加之一心奉迎新主子,因此倒成了如今宮中得用的大太監(jiān),很是得太后歡喜。 蘇麻當然知道這個漢人太監(jiān)是在拍她的馬屁,不過也是受用,正要開口說話,就見一眾宮人太監(jiān)全跪了下來,轉(zhuǎn)身一瞧竟是攝政王來了,趕緊同吳良輔也跪下,恭聲道:“奴婢見過皇叔父攝政王!” “起來吧?!?/br> 多爾袞隨手擺了擺,問蘇麻:“太后呢?” 蘇麻道:“太后在寢宮呢,奴婢這就去通傳。” “不必了,孤直接過去?!?/br> 多爾袞說著就抬腳,走了幾步站住,回頭又問蘇麻道:“皇帝呢?” 蘇麻回說皇帝在偏殿讀書。 多爾袞點了點頭,看了眼運進殿中的那些大冰塊,對那吳良輔道:“運些到太后的寢宮,”稍頓,又道:“皇帝那里莫送,須叫皇帝用心讀書,多吃些苦,免得打小貪了安逸?!?/br> “喳!” 吳良輔應聲。 多爾袞不再言語,徑往太后寢宮,眾宮人太監(jiān)也是見怪不怪,繼續(xù)運起冰來。 蘇麻臉有異色,想了想低聲讓吳良輔趕緊先送幾塊冰到太后寢宮,免得攝政王等會惱怒。 攝政王到太后寢宮這事,于宮中根本不是秘密,寢宮那邊的宮人見到攝政王過來,也都自覺乖巧的退了出去。 太后布木布泰正熱著,見多爾袞這會過來,眉頭下意識的微皺了下,因為這天實在太熱,哪里好伺候他。雖貴為圣母皇太后,可多爾袞卻是皇叔父攝政王,布木布泰也得起身來迎。 原先布木布泰在盛京住的清寧宮,相比這剛剛重修起來的慈寧宮要小很多,也簡陋的多。 “怎么這會過來了?” 布木布泰直接伸手拉著多爾袞往里走,她梳的是滿洲女子的兩把頭,腳下穿的是高抬鞋,珠翠耀眼,很有一股貴婦氣質(zhì)。 “想你了。” 多爾袞笑了笑,隨口道:“福臨書讀得如何?我這幾日忙的很,倒沒檢查他的功課?!?/br> “福臨很是好學,就是有點貪玩。”布木布泰待多爾袞坐下后為他倒了碗冰鎮(zhèn)的酸梅湯。 多爾袞端起喝了一口,道:“貪玩可不好,他是天子,將來是要治國的,哪能貪玩?!?/br> “是這個理,所以你這個皇叔父再忙也得抽時間管教侄子,教他治國理民的道理...” 布木布泰說著卻愣了一下,“你這些日子沒睡好么?” 多爾袞的樣子看著是有些憔悴。 “可是京外賊人的事?” 布木布泰聽說了京外有賊人流竄肆虐的事,以為情郎是為這些流賊傷神。 “不是,” 多爾袞猶豫了下,從懷中將兩份奏疏遞在桌上。 “要我看?” 布木布泰有些奇怪,不管是在盛京還是在北京,她這個太后都是不干問政事的。 “你看吧?!?/br> 多爾袞起身走到一邊的架子上取下他的煙袋連同朝鮮人進貢的煙葉,自顧自的裝起來。 布木布泰好奇之下打開第一份奏疏,卻是原前明恭順伯吳允誠之后吳惟華的奏疏。 這個吳惟華去年于多爾袞入京時拜迎馬首,隨后自薦愿往山、陜各地招撫,因隨葉臣征太原、大同等地有功封恭順侯,現(xiàn)在山西暫為巡撫事。 吳惟華是漢臣,其奏疏自是漢字,好在布木布泰雖是蒙古人,但自嫁給太宗洪太后便多習漢字,故而能夠閱讀漢文。 看了幾行,布木布泰就花容失色了,原來那吳惟華奏疏中竟稱月前西安被順賊淮侯重新攻占,陜西總督孟喬芳等西安文武皆降于順賊。聞賊之淮侯自稱闖王行監(jiān)國之事,遣將白鳴鶴、李元胤侵犯鳳翔、延安等府,數(shù)十州縣不戰(zhàn)而降,現(xiàn)賊將李元胤聚兵萬余于延安府東延長等地打造兵器,收集羽毛,觀賊動靜似欲進犯山西。 山西境內(nèi)原先有葉臣部真滿漢軍五千余,但五月卻奉攝政王令回調(diào)北京,原先山西境內(nèi)的綠營兵將皆往西北,故吳惟華手中并無多少可御兵馬,所以急報京師請求朝廷速頒詔令往西北白廣恩、唐通、姜瓖等部綠營火速回返,免山西境內(nèi)重新糜爛。 “李自成不是叫英親王斬殺了么,怎的順賊還能死灰復燃的?”放下吳惟華的這份急奏,布木布泰一時真是想不通。 “我也是剛知此事。” 多爾袞未多解釋,只叫布木布泰看第二份奏疏。 布木布泰趕緊取來看,是河南巡撫羅繡錦發(fā)來的。 羅的奏疏上說五月黃河南岸開封淮賊兵馬大舉西進,攻打已向大清奉表的明河南總兵許定國部,許定國獨力難支,請大清速發(fā)兵救援。另外前明尚書張縉彥等擁兵河上,副將郭光輔、參將郝尚周不應徵調(diào),叛而為寇。 “淮賊在東,賊寇在西,河南大亂,請發(fā)兵靖亂?!?/br> 羅繡錦奏疏中請求朝廷速令南下的英親王阿濟格部北返平亂,否則河南恐重為賊所有,屆時英親王大軍怕就要被堵在荊襄之地無法北還了。 “哎呀,壞了!” 布木布泰再是婦人不懂軍國之事,隨在太宗皇帝身邊也耳聞目染,豈不知英親王那里是大清八旗主力,現(xiàn)河南群賊肆虐,陜西又叫賊人重新占據(jù),萬一英親王那里無法北歸,大清豈不危在旦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