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大流寇在線閱讀 -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印不如破碗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斗破蒼穹、凡人修仙傳
    延安塔外有嘉嶺山,山上有唐代所建九層寶塔,登臨塔頂,全城風貌盡收眼底,為延安府有名景點。

    大順監(jiān)國率軍至延安當日,不顧風塵疲倦便領(lǐng)文武登嘉嶺山,更親上九層寶塔,于此塔駐足許久,凝視許久,若萬千氣象在胸間。

    遠看寶塔,夕陽余輝,塔尖金光閃耀,似真龍現(xiàn),令人無限遐想。

    “三百年后,當有圣人現(xiàn)!”

    在塔頂留下三枝點燃的香煙,并給文武留下一句摸不著頭腦的話后,陸四欣然下塔。

    “此山更名寶塔山可好?”

    下塔之后,陸四問隨行的陜西布政使、原西營工部尚書王化龍改嘉嶺山為寶塔山如何。

    “可?!?/br>
    皮膚黝黑、雙手老繭、背部略有彎曲的王化龍不善言辭,自被俘降順以來監(jiān)國奏對,多以“可”,“不可”對答。

    次數(shù)多了,順營便管這人叫“可不可”尚書,且對這同老農(nóng)無兩樣的原西營工部尚書都是鄙視。

    陸四卻對王化龍無比看重,未詢問任何人的意思便直接將還是“俘虜”的王化龍直接任命為陜西布政使,同時任命其子王應(yīng)元為延安知府。

    王化龍不是同老農(nóng)差不多,實際就是一個老農(nóng)民,目不識字卻樸實憨厚正直,是張獻忠生前最愛的老伙計,也是大西政權(quán)唯一的不識字尚書。

    王化龍還有一個特長,就是善制弓,出任西營工部尚書后對西營武器裝備完善及提升貢獻很大。現(xiàn)在固原的西營軍械所就是王化龍一手建立。

    當然,單此不足以讓陸四對王化龍看重,他看重王氏父子的原因是,這父子二人事跡可與“嶺南三忠”媲美,為漢家長歌。

    張獻忠死后,王化龍與其子王應(yīng)元就跟著孫可望去了云南,后來孫可望仍用王化龍為工部尚書。孫可望兵敗降清時,王化龍卻沒有追隨其一同降清,而是和兒子繼續(xù)追隨晉王李定國扶保明朝。

    只是當時王應(yīng)龍已經(jīng)年過七十,實是老邁不能馳驅(qū),所以在晉王不斷被清軍擊敗被迫放棄昆明后,王化龍有感時事艱難,遂對其子王應(yīng)元道:“你爹我本是微賤之人,只因亂世靠了制弓手藝得了西王寵信,這才得竊?位。如今國事艱難,你爹我老的上不能提刀,下不能問事,更無法匡扶社稷,現(xiàn)晉王保著天子播遷緬甸,我腿腳實是跟不上御駕,又絕不能做漢jian,唯有一死報國。”

    說完,王化龍自縊而死。

    王應(yīng)元痛哭之后對左右人等道:“自古父殉君,子豈能不殉父!”

    遂自縊追隨其父一同入黃泉,譜寫了一曲父子忠魂哀歌,也展現(xiàn)了漢家最后的骨氣。

    因了這個“忠”字,陸四對王化龍父子當然就要高看,且給予父子二人高職。

    用王化龍為陜西布政、王應(yīng)元為延安知府的另一個原因是張獻忠的家鄉(xiāng)就在延安府的定邊縣。

    陸四明諭天下以親王禮厚葬張獻忠,在其家鄉(xiāng)定邊為張獻忠修建親王陵寢,這個工程由王化龍這個原西營工部尚書來做最好不過。

    “我前番命將陜西一省分為三省,以西安(陜西)、西寧(青海)、靈州(寧夏)為三省省治所在,再以陜西行都司為甘肅行省,以蘭州為省治,如此西北之地除烏斯藏外便為四省之地。四省之地如今人口怕不過六七百萬,真正是地廣人稀,西北之地也本貧瘠,巡撫擔一省軍政大權(quán),然民生恢復(fù)還是要你這布政來具體施策,你且說說如何治理這陜西省?!?/br>
    說完,陸四看向王化龍之子王應(yīng)元,笑道:“你這延安知府也說說看,你父子二人與我這監(jiān)國一樣都是百姓出身,百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想來你們當比我清楚?!?/br>
    這顯然是大順監(jiān)國考校王氏父子了。

    王應(yīng)元肯定不能先答,看向父親。

    向來不善言辭的王化龍略微想了想,道:“臣以為治民首在治官?!?/br>
    “噢?”

    治民首在治官,其實是老生常談,個個都曉得的道理,但為了鼓勵不識字的王化龍,陸四還是做出了愿聞其詳?shù)谋砬椤?/br>
    “就是要監(jiān)視當官的,一人貪污,全家殺頭。”

    王化龍的回答不僅讓陸四嚇了一跳,賈漢復(fù)等人也叫這老農(nóng)民殺氣騰騰的話聽得一愣。

    “別的臣不知道,臣只知道臣之所以追隨西王造反,是因為狗日的縣官不給開倉放糧,他為啥不開倉放糧?還不是因為沒人管著他,上頭對下頭太寬松。這要是有專門的人盯著這幫當官的,不辦事砍你的頭,貪贓枉法砍你的頭,這當官的還敢占著茅坑不拉屎,活活逼死咱百姓!”

    以前對答時,王化龍不太肯說話,這會卻是話多,且明顯語氣激憤。

    陸四當然不能如王化龍這般激進,過去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對官員夠狠了吧,可架不住人亡政息。歷朝歷代國初之始對吏治都是抓的極嚴,然后最多三十年吏治就不斷寬松,除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形成了徹底的體系外,也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脫不了關(guān)系。

    好比朱元璋時貪污十兩就砍頭,那會的十兩能買一百石大米,是筆可觀的財富??蓭资习倌旰?,社會經(jīng)濟的高度發(fā)展使得市場活躍,銀子購買力下降,十兩只能買一千斤大米,為了一千斤大米就把一個官員給砍了,肯定顯得律法苛嚴,近乎酷法了。

    于是乎,先開一點小口子,這個小口子隨著社會的繼續(xù)發(fā)展不斷再開口子,最后就成了末期王朝弊政。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行政效率低下,如王化龍所言其家鄉(xiāng)知縣明知災(zāi)民即將餓死,卻死不開倉放糧。

    原因有可能是上面沒批來放糧的公文,也有可能是這個知縣同士紳勾結(jié)準備大賺一筆,還有可能是批糧的公文實際上面早就批了,但因為整個行政體系效率的極端低下,一級一級層層批示,層層轉(zhuǎn)達,卻不知那災(zāi)民一天都等不了。

    歸根結(jié)底四個字——吃拿卡要。

    這四個字看上去都不是大事,然而四個字加在一塊,遇到大事卻是要出人命的。

    朝廷從中央到基層,官員們慣性思維出不了事,結(jié)果卻出了事,出天大的事,后悔都來不及。

    “大順對貪贓枉法是絕不容忍的,中央現(xiàn)正在擬定律法,整頓吏治也是我大順的頭等大事?!?/br>
    陸四對王化龍所言予以正面肯定,雖然他不準備推行太過激的政策。

    王化龍卻搖頭道:“整頓吏治千百年來都一樣,但臣以為整來頓去也沒什么用,只要律法明文官員貪污枉法必禍及血親,這吏治不須整頓也會大好。”

    “你的意思是?”陸四微微皺眉。

    “一人貪污,殺子滅妻!”

    說出這八個字時,王化龍壓根不理會周遭臉色都有些異樣,甚至難看的官員。

    “當官的為啥貪銀子?還不是要給自個,給老婆孩子撈好處。律法要是定了他敢貪污,就把他老婆孩子都宰了,他貪再多的銀子留給誰用?”王化龍憤憤不平,略微彎曲的駝背亦在微微顫動,看來是是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

    “布使此言未免過激了,官員貪污自當問罪,可妻子又未貪污,豈可一并治罪?!?/br>
    賈漢復(fù)聽不下去了,他過去做明朝副將時沒少撈銀子,當了行營參軍、大順的兵政府侍郎后也沒少收銀子,這要按王化龍的說法豈不自個要被殺頭,還連帶著斷子絕孫?

    監(jiān)國那里,向來是重才不重德。

    誰能替大順辦事,誰能給監(jiān)國解決問題,才是合格的大順臣子,而不是光說要殺人而不能干實事。

    “妻子或許沒有貪污,但卻享了那貪污得來的銀子好處!俺雖大字不識一個,但俺就知道一個道理,誰得了好處誰就該擔責?!?/br>
    王化龍在西營就以正直聞名,如今雖是降臣,但說到他最痛恨的事情,那卻真是天王老子來了都不怕。

    “歪理,”

    賈漢復(fù)剛想駁斥王化龍是不是在西營呆傻了,才建議株連子女這等荒謬之事,卻見監(jiān)國若有所思。

    一人貪污,禍及妻子。

    誰得利,誰擔責。

    兩句話聯(lián)系在一起,讓陸四有點茅塞頓開。

    是啊,你貪官的老婆孩子因為你貪官大食其利,大得好處,東窗事發(fā)之后將你們一并問罪,有什么問題?

    符合邏輯。

    不過,全部殺頭肯定不現(xiàn)實。

    陸四尋思是不是回京之后親自過問一下律法修訂,如官員貪污這塊要明律禍及子孫,貪污重的老婆孩子一塊宰了,輕些的則給予刑罰,取消子孫兩代或三代的科舉權(quán),便如從前順軍所到對于拒不投降的漢jian必株其親族,連根拔起一般。

    為人父者,有幾個不愛子女?

    不想子女因為自己的貪贓枉法被牽連,自當要守法。

    律法配套,再施以監(jiān)察、審計等手段,當能使大順的吏治良性運轉(zhuǎn)幾十年。

    當然,陸四不喜歡胡亂施政。

    株連當僅限于“治官”,而非“治民”。

    百姓犯法,只問其身,株其無辜子女卻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不讓官吏貪污的前提是大順也要保證這些官吏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家庭財富能高于當?shù)仄骄健?/br>
    否則,落差太大,官吏心態(tài)肯定會不平衡。

    便同朱元璋給官員定的極低俸祿一樣,這當官的連老婆孩子都養(yǎng)不知,如何能安心替朝廷辦事,替百姓做事呢。

    陸四讓王化龍將他的想法抽空寫成奏疏遞交行營,又問王應(yīng)元延安府具體情況,如人丁多少,耕地多少,市面是否恢復(fù)等。

    王應(yīng)元一一作答,稱前番大順光復(fù)延安及西軍入侵延安都沒有造成延安大的破壞,現(xiàn)在延安府連同各縣百姓黃冊上的人丁有五十多萬人,躲避兵災(zāi)的流民大概也有十幾萬人,初步統(tǒng)計延安府總?cè)丝诋斢衅甙耸f。

    大順監(jiān)國同延安知府的安民榜文已相繼頒發(fā),府縣衙門成立之后便當以勸民耕桑之事,免以三年賦稅當能休生養(yǎng)息。

    不過王應(yīng)元卻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延安雖未經(jīng)大的兵災(zāi),但府縣婦女流失率卻是極大,現(xiàn)人口中半數(shù)以上都是男性,女性只占了不到三成。

    這個問題不是延安一府,而是西北乃至整個北方的問題。

    原因當然是兵災(zāi)造成的。

    婦女由于身體構(gòu)造原因于天災(zāi)人禍中生存能力本就不及男人,而無論是當年的明軍還是清軍,亦或順軍、西軍,無論軍紀如何都不可避免的會造成所經(jīng)之地的婦女流失及死亡,背后也一定是斑斑血跡,難以直書。

    而婦女的大量死亡及流失必然會造成當?shù)匦詣e失衡,性別失衡造成的后果肯定是娶不到老婆,生不了孩子,如果不能及時“止損”,當?shù)氐娜丝谝残菹牖謴?fù)。

    賈漢復(fù)低聲提醒:“甘陜總督奏稱西軍方面可裁撤十余萬人,這些人安于各地,如果不能成家,恐成當?shù)夭话惨蛩亍!?/br>
    “女人嘛,想辦法就是?!?/br>
    陸四問賈漢復(fù)孔有德部的家眷大概有多少人,賈漢復(fù)說萬余人左右,內(nèi)中大半都是女性。因為男的基本被順軍殺光了。

    “少了,這樣,傳我諭令,叫北京將孔有德部家眷中年滿14歲未滿40歲的女眷全部送來西安,另外再選兩萬名滿洲女子一并送來。由甘陜總督孟喬芳予以分配各府,六成發(fā)西營降卒,四成發(fā)當?shù)鼗榕??!?/br>
    陸四轉(zhuǎn)頭對王應(yīng)元道:“多了我也給不了太多,你延安府分4000,其他的你這個知府自己想辦法?!?/br>
    4000婦女說多不多,卻能讓4000個光棍有老婆,有了老婆這心思就安了,便能本份種地,4000個光棍也代表4000戶家庭,怎么也是他這延安知府為治下百姓帶來的一大“福利”,王應(yīng)元當然喜出望外,趕緊謝恩。

    陸四讓他好生當差,用心為百姓謀利,正欲回去時,他最親密的老伙計、那位險些被他裝麻袋扔運河淹死的大柱子來了。

    望著大柱子背上插著的幾根楊樹枝,陸四真是哭笑不得,打仗嘛勝負兵家常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一聽這家伙連提督大印都丟給別人棄了大軍跑來時,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上前拿了一根樹枝就狠狠抽了一下,罵道:“你他娘的真是活德性!老子給你的提督大印難道還不如要花飯花子的破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