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晉地事 (下)
孟兆祥是晉地澤州人,之前一直在刑部做事。 王霄提供意見重編的新大明律,就是他帶人給完善的。 大明崩潰的原因有很多,律法成為了廢紙就是其中之一。 現(xiàn)在崇禎要打新靖難之役,北直隸關外等地逐漸安穩(wěn)下來,律法就成了頭等大事。 大明除了通過速成學堂大批培訓吏員之外,還有宣講學堂,負責宣講朝廷方針以及新的大明律。 孟兆祥接到圣旨的時候,沒去問為何自己是晉人卻能去晉地做官,而是急匆匆的跑去了宣講學堂。 找到學堂的山長,任職太傅的張慶臻,當即問他“你這一期的畢業(yè)生有多少?” “四百余人,不過畢業(yè)還要等到下個月?!?/br> “等不了了?!泵险紫楫敿淳屯鶛n案室走“把他們的檔案全都掉給我,所有人都跟我一起去晉地?!?/br> “這可不行啊?!睆垜c臻大吃一驚,連忙阻止“他們的分配去處都安排好了的,豈可讓你都帶走?!?/br> 北直隸許多讀書人深恨新大明,因為分了他們家的田地,而且沒了科舉想做官只能先從佐吏做起。 而家中沒什么田產的讀書人,則是對此不怎么在乎。 不過哪怕他們應征了做事,要么是去衙門里做吏員等待升遷,要么就是去學堂做老師。 不教四書五經,只教識文斷字。 少數(shù)懂得幾何物理的,則是去突擊培訓學生。 這些從流民饑民之中挑選出來的學生,才是新大明未來的主力。 他們上午學字,下午學幾何物理,晚上還有夜校教授道德品質與大明律。 緊急完成基礎培訓之后,就會被分流到政務學堂和宣講學堂等處,做速成班進修。 在進修的時候,他們未來的工作崗位實際上就已經被逐步確定下來。 因為之前的一切都被一掃而空,空白的紙張上急需這些年輕人去填補,所以每一個哪怕都是速成出來的,依舊是搶手的很。 “老夫要去救家鄉(xiāng)父老!” 孟兆祥很杠,直接拉著張慶臻的胳膊“必須把人都給我!” “此事真的辦不了?!?/br> 張慶臻連連搖頭“你去找陛下拿圣旨,有了圣旨什么都好說。” 孟兆祥是天啟二年出道的,可張慶臻卻是早在萬歷年間就已經承爵,出任五軍都督府左軍都督。 雖然是武職,雖然是虛職。可資格的確是比他老。 一番爭執(zhí)之下怎么都說服不了,無奈的孟兆祥只能是離開,準備去找皇帝。 抬頭看著天邊的火燒云,孟兆祥心想‘等我趕到皇宮,宮門都要落鎖了。不如去找章皇帝,只要章皇帝點頭,什么事情都好辦?!?/br> 孟兆祥并非是腐儒,家中也沒什么萬畝良田。 他深知王霄所推行的分田之策,是解決困擾大明多年的土地兼并的最好辦法。 此時眼看著北直隸已經大治,百姓們可以安居樂業(yè)填飽肚子養(yǎng)活家人。 再想想自己晉地的家鄉(xiāng)父老,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急如焚的他不斷催促車夫“快點,再快點?!?/br> 等他趕到王霄行宮的時候,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 通稟之后,孟兆祥得到了王霄的召見。 “這么晚了還跑來找我,吃飯了沒?” 對于這種愿意以身殉國,并且個人cao守還不錯的大臣,王霄也是很欣賞的。所以言語之間,也都是很客氣。 “嗚嗚嗚~~~” 原本只是一句客氣話,大家見面打招呼時候的‘吃了沒’而已。 可沒想到,孟兆祥這里居然哭了起來。 王霄也是郁悶了“這是作甚?” “臣雖還未吃飯,可想吃的話回家就有。然,晉地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卻還饑腸轆轆不知下頓果腹之食在何處。臣心中難受的很?!?/br> 王霄經驗多么豐富,一想到之前讓孟兆祥去晉地做巡撫,立馬就明白過來。 “說吧,想要什么?!?/br> 孟兆祥很快就止住了哭泣之聲。 他很清楚,眼前這位章皇帝再世,可不是宮里的那位。 事情到位就好,若是過了反倒是不妙。 “臣此次去晉地,想把這一期政務學堂與宣講學堂的畢業(yè)生都帶去?!?/br> “你的胃口可真大?!?/br> 王霄也是樂了“關外各地,尤其是安東行省那邊都在急等著他們過去呢。你都帶去了,那邊怎么辦。” “還請陛下成全,請陛下可憐可憐晉地百姓?!?/br> 打仗的事情不用他孟兆祥去管,可分地分宅分東西,安排各項事務等等都急需大量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越多,事情辦理起來也就越快。 他孟兆祥一個人過去有個屁用。 孟兆祥很清楚,在王霄的面前講理由是沒用的。他就干脆扮可憐,直接硬上。 “怕了你了?!?/br> 王霄嘆了口氣“你可以各挑五十個人帶過去。” 這就叫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孟兆祥張口就要打包所有人,實際上他也知道不可能。 現(xiàn)在能弄到一百個人,也算是小有收獲。 “晉地府縣眾多,區(qū)區(qū)百人...” 孟兆祥還想要討價還價,可王霄這里卻是直接開口“打住,別讀書都讀傻了。多想想諸子百家們會怎么做?!?/br> 這話問的,孟兆祥也是摸不著頭腦“諸子百家?”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包括你們儒家,都是從小到大發(fā)展起來的。” 王霄繼續(xù)指點他“當時他們剛創(chuàng)立學派的時候,撐死也就是三五個人,可后來卻能左右天下大勢??康氖鞘裁??” 孟兆祥已經被吸引住了,下意識的詢問“靠什么?” “當然是發(fā)展了。” 王霄嘆了口氣“你現(xiàn)在一出場就有一百個專業(yè)人士,起點可比諸子百家強上太多?!?/br> “晉地那邊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都打下來,你可以打下一地就立刻分田做事,再從分田的良家子之中挑選出色的年輕人,辦一個臨時的速成班隨軍教導。每到一地都這么辦,等到晉地 全都光復了,人手自然也是足夠用了?!?/br> 孟兆祥又不是傻子,聽了這番話立馬就是茅塞頓開。 用這一百個專業(yè)人士作為種子,吸收晉地良家子作為弟子。 一路干活增加經驗同時學習不停,很快就能成長起來。 到時候所謂的人才缺乏,很快就能得到緩解。 “多謝陛下指點迷津?!?/br> 王霄揮了揮手“去吧,記住,大明律的學習也不能停。誰要是敢隨意伸手,可以把天津衛(wèi)的事情讓學員們好生學習一番。” 所謂天津衛(wèi)的事情,就是指天津衛(wèi)的一批吏員,在海運糧草物資去朝鮮前線的時候,按照明末慣例搞三成漂沒。 這事情被捅到王霄那邊的時候,直接就是按照新大明律執(zhí)行。 你們不是喜歡漂沒嗎,那就全都漂沒到大海里去好了。 不僅僅是這些吏員被漂沒了,他們家中也是被處于十倍的罰款,并且家中直系三代不準出仕。 好話壞壞都車轱轆的來回說,而且俸祿也是大幅度的提高,不但可以養(yǎng)活一家老小,還能有剩余。 就這樣還想要伸手,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孟兆祥心中凌然,應聲之后告辭離開。 半個多月之后,孟兆祥帶著一大批人,浩浩蕩蕩的通過井徑道抵達盂州。 之后在這里,開啟了整個晉地的再造之旅。 衛(wèi)時春的兵馬攻破各處士紳們的鄔堡城池,隨后就是孟兆祥接受分發(fā)田地物資,宣講新大明的各項政策。 從分田的良家子之中挑選一批人進入臨時學堂,再留下些人逐漸地方基干。 之后就是繼續(xù)向著下一個府縣進發(fā)。 就像是滾雪球一樣,等到他們抵達太原府城的時候,臨時學堂的學生已經高達上千之多。 這些人絕大部分都將出任最基層的吏員,不過其中的佼佼者們,卻是可以憑借功勛和能力升遷,成為真正的有品級的文官。 大家都是從基層走出來,而非通過科舉八股文一步登天。 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說,這都是巨大的進步。 晉地有四府二十州七十七個縣,這才僅僅收復一個太原府而已。 孟兆祥還帶來的大量的番薯種子,雖然脫毒育種都很麻煩,可最起碼能先解決掉眼前迫在眉睫的吃飯問題。 民政方面如火如荼,因為士紳畢竟是少數(shù),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百姓們,得知朝廷大軍來分田了,立馬就會投靠過去。 甚至有些地方,衛(wèi)時春的大軍還沒開過去,當?shù)匕傩站椭鲃悠鹗?,攻破了士紳的家宅,將其家族屠戮一空。然后派人?lián)絡朝廷的人,讓他們趕緊的過來主持分田之事。 這才是真正的民的力量,而不是那些朝堂上整天吹噓的‘不可與民爭利’的那個民。 占據(jù)天下絕大多數(shù)的民一旦被發(fā)動起來,那各地士紳們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孟兆祥忙著救濟晉地的父老鄉(xiāng)親,可衛(wèi)時春卻是牢牢記著自己的使命。 他按照從韃虜那兒收繳到的來往信件,一家家的去抓那些通虜?shù)膉ian商。 jian商們有錢有糧,甚至還買通了大同的邊軍相助。 實際上他們私通韃虜?shù)氖虑椋笸呠娨彩怯蟹輩⑴c并且拿錢。 否則的話,那么多的物資怎么可能在邊軍的眼皮子底下送出去。 不過這些都沒什么鳥用,衛(wèi)時春帶來的軍士都是家中分田了的。 他們?yōu)榱吮Wo自己家的田地和家人不被士紳們反攻倒算,其戰(zhàn)斗力與士氣,遠非那些飯都吃不飽的農奴兵所能比。 一家接一家的jian商們,被舉家送去了京師。 沒有什么無辜之人,他們的家人享用了那些沾染了無數(shù)大明百姓鮮血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