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無端波瀾,借刀殺人
(今天有事,就一更了,明天三更萬字補回?。?/br> 傍晚時分,風細細,干冷干冷的。 葉藕桐沐浴更衣,衣裝嶄然地來叫陳三郎。后面跟著一個伴當,名叫“阿楓”,是葉家家生子,人長得健壯,甚有力氣。這一路來長安,他等于是葉藕桐的保鏢,忠心保護。 “道遠,走吧,不要遲到了,他們又有話說,說我們怕了不敢去……” 陳三郎點一點頭,與他一起下樓。 客棧一樓正坐著些客人飲食——由于距離會試還有較長的一段時日,現(xiàn)在趕到長安的舉子并不多,故而眼下住在云來客棧的旅客,多有商賈之流。 呼呼! 外面忽而涌進七、八個人,領(lǐng)首一個生得富貴,膀大腰圓,一身錦袍,外披貂毛外套,大踏步來到柜臺上,指著掌柜喝道:“錢掌柜,你好生不懂道理?!?/br> 那錢掌柜見到他,趕緊笑道:“蔡老爺,有何見教?” 蔡老爺按捺不住的怒氣:“錢掌柜,不要裝糊涂。剛才我家小廝來取酒,你是不是跟他說那壇竹葉青賣與別人了?” “不錯。” 啪! 蔡老板一巴掌拍在柜臺上,幾乎吼道:“我看你這客棧是想關(guān)門了!” 錢掌柜陪著笑道:“蔡老爺,聽老朽解釋……” “廢話少說,你賣給誰了?我倒要看看,這片兒誰的招子沒有放亮,來和我搶酒?” 錢掌柜嘆息一聲:“蔡老爺,一壇酒而已,何必非要追根問底呢?” 蔡老爺“嘿嘿”冷笑,打量對方臉色,似乎要從中挖到某些有價值的蛛絲馬跡。他對錢掌柜可謂知根知底,敢于拂了自己面皮,把定好的酒賣給別人,只能說明一件事—— 別人來頭不會小于自己! 只是他蔡老爺在這一片兒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如何肯在糊里糊涂的情況下吃個啞巴虧? 他為人做事的原則在于:面皮可以損,可要弄明白是被誰損的,更要搞清楚對方是否有這么個資格。 “哎呦,陳解元,你下來了,快幫我家掌柜說句話吧?!?/br> 店小二眼尖,叫喚起來。 陳三郎微一皺眉:“怎么回事?” “昨晚那一瓶酒……” 這小二是個伶俐的人,故意把話說了一半便打住,卻足以點明狀況關(guān)系。 果不其然,蔡老爺一雙眸子就眼灼灼盯著陳三郎,見他面生得很。又聽剛才小二叫其“陳解元”,難不成是個外省來參加會試的舉子?而且似乎還是個解元…… 可不對,所謂“解元”,更多在于名聲上的好聽,實際地位比一般舉子高那么一層而已,又是個外省來的家伙,有甚憑仗讓錢掌柜把那酒賣給他? 作為京城老字號,云來客棧自有背景來歷,黑白兩道都吃得開,怎可能為了一個州郡解元而得罪他蔡老爺? 有些不合常理。 除非陳三郎在京城有人,有大靠山——然而那樣的話,他何必還住在客棧中,直接到靠山府上去住,環(huán)境不好得多? 此事有點蹊蹺…… 蔡老爺打量著陳三郎,忽而一抱拳:“鄙人姓蔡,蒙街坊賞臉,叫一聲‘蔡老爺’,敢問閣下名諱?” 這副口吻,頗具江湖風氣。 那邊葉藕桐聽他自報家門,不禁心一凜,下意識就伸手去扯一扯陳三郎的衣袖—— 葉藕桐來長安時間久些,住在云來客棧,閑暇之際,在街上游逛,見識風土人情,其中就聽說過蔡老板的事跡,遠非惡霸之類那么簡單??偠灾?,是那種不可輕易沾惹、一旦沾上就會惹一身腥、甚至脫一身皮的人物。 用個詞形容,“地頭蛇”。 偌大京城,水深如海,這地頭蛇的分量遠非別的地方可比擬。要是放出去的話,到地方上,可能就屬于蛟龍級別的存在了。 “苦也,道遠才來京城一天,如何就與這地頭蛇有了糾纏?” 葉藕桐心里叫苦。 身為前來考會試的舉子,功名在身,倒不怕對方亂來,不過暗地里的手腳,要是不擇手段,弄些齷蹉絆子,就夠吃一壺的了。嚴重的話影響到會試,鎩羽而歸,那不得哭死? 莫名卷入這事,陳三郎掃了店小二一眼。 那小二受這一眼,心里發(fā)虛,趕緊低下頭去。他和掌柜的立場一致,就是夾在中間不好做人,干脆挑開來,讓蔡老爺與陳三郎當面說好。 這些小伎倆,陳三郎心里亮堂堂的,冷哼一聲,拱手做禮:“見過蔡老爺,小生來自揚州涇縣,陳姓,字‘道遠’?!?/br> 蔡老爺皮笑rou不笑地道:“原來是陳舉子,是這樣的,鄙人在客棧定了一壇酒,可掌柜卻說昨晚賣給你了,可有此事?” 陳三郎搖搖頭:“沒有此事?!?/br> 這話一出,幾個人都變了臉色。 就聽得陳三郎悠然道:“我本要給錢,可掌柜拼命不肯收。既然不用花錢,自然不能說是買賣了?!?/br> 蔡老爺一聽,面色再度一變:陳三郎這句話說得明明白白,言下之意是說酒不是他要買,而是掌柜硬要送的。 一賣一送,含義又不同。 他臉色難看地盯著錢掌柜,澀聲道:“老錢,究竟是怎么回事?” 錢掌柜干咳一聲:“蔡老爺,我早說了,一壇酒而已,何必計較?” 蔡老爺長吸口氣:“好,好……” 說著,轉(zhuǎn)身帶著隨從離開客棧。到了外面,一個心腹手下道:“蔡爺,我看是錢老頭在故弄玄虛,我們不如……” “住口?!?/br> 蔡老爺?shù)秃鹊溃骸澳愣裁础?/br> 頓一頓,冷笑一聲:“嘿,這錢老頭不懷好心,他是故意要讓我找那姓陳的茬子呀!” 手下不解地問:“為什么?” “借刀殺人!” 一字字說道。 “啊,難道錢老頭故意讓我們做掉姓陳的,可沒道理……” 蔡老爺心里煩躁,一巴掌就摔在他臉上:“笨蛋,是錢老頭借人家的刀,要殺我們!” “什么?” 手下顧不得臉頰的痛,大吃一驚,他實在弄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陳三郎不過是個從揚州來考試的舉子罷了,身上的舉人功名在京城中實在算不得什么,如何就能威脅到己等? 蔡老爺心思玲瓏,他能在京城這等龍蛇混雜之地混得風生水起,怎會是沒腦子的人?緩緩說道:“你們給我出去好好查一查,看這姓陳的究竟是個什么來路?” “是?!?/br> 眾手下得令,齊聲答應。 客棧內(nèi),葉藕桐猶然有些摸不著頭腦,卻見陳三郎大步走出了客棧,連忙跟上來,低聲詢問:“道遠,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陳三郎一攤手:“如果我說我也不知道,你信不信?!?/br> “不信。” 葉藕桐搖頭似撥浪鼓。 “那還問著干甚?走吧,要遲到了。” 葉藕桐一撇嘴,只得強自壓下內(nèi)心的疑惑不解,只是看往陳三郎的眼神,分明有了幾分不同。若說在鹿鳴宴上,陳三郎敢于在元文昌面前侃侃而對,面色不變,是因為文人風骨,權(quán)貴不能屈,那到了京城,第一天就遇著這古怪的事兒,應該就沒那么簡單了。 在路上,陳三郎隨口又問了關(guān)于文會的事宜,漸漸了解清楚。 明年春閨會試,參考的不禁有各州郡具備資格的舉子,還有京城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等。 這么多考子匯聚在京城,可謂群英薈萃,提前到來的,也不可能說天天窩在客棧里溫習功課,難免呼朋招友,到處走動,漸漸形成圈子。當在某些時候,圈子與圈子之間發(fā)生某些摩擦碰撞,就有了矛盾。 讀書人講究“君子動口不動手”,彼此不服氣,當然不可能大打出手,拳腳比高低,那么只有用詩詞文章來切磋比試了,美其名曰:“以文會友”。 這樣的聚會,在長安,每逢科舉大年都存在著,頗為流行。聚會主要以州郡地方為單位,文題不限,很是自由。比如說找一個雅致的地方,一群文人舉子坐在那兒,揚州來的坐一塊,名州來的坐一塊這樣。 當開始了,各人輪流出題切磋,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很是激烈。 葉藕桐是江南才子,嶄露頭角,第一次來參加會試,心氣難免高漲。受邀參加聚會,當然不會推卻,滿口答應,要在聚會上一鳴驚人,揚名立萬,從江南才子,一舉躍身為天下才子。 然而當來到地方,十多人中,就他一個揚州的,很是孤單。更要命的是,各大州郡來的舉子對于揚州都存在一份天然的地域敵意,以擊敗揚州才子為榮。于是乎,很快葉藕桐就悲哀地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淪為靶子…… 結(jié)果可想而知。 葉藕桐懷著受傷的可憐心靈回到云來客棧,見著陳三郎,簡直如見親人,如遇救兵。 “前面不遠就到了。” 入夜的街市,燈火璀璨,很是明亮。陳三郎隨著葉藕桐走,轉(zhuǎn)過兩條街道,約莫半刻鐘后,來到一座庭園外面,見著大門門額上寫著:“魚水園”。 見這名字起得曖、昧,心里有幾分了然,當走進去,里面大紅燈籠高高掛,鶯鶯燕燕,姹紫嫣紅的,再無疑問。 這不就是青、樓嘛。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