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大結(jié)局
(南朝新書《我從天上來》已發(fā),請收藏,求支持?。?/br> 風聲蕭瑟,吹過廢墟一般的五陵關(guān),吹過滿目瘡痍的京城,吹起了陳三郎的頭發(fā)。 他第一次站在京城雄偉的城墻頭上,駐足眺望,觀看遠方。 夜幕早已落下,遠方深沉如海。 率領大軍進城后,局勢徹底穩(wěn)定了下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各種梳理和善后,都屬于瑣碎繁雜,而且耗時頗長的事,靠著陳三郎與莫軒意兩個,力有不逮,需要等周分曹他們的到來才行。 幾經(jīng)戰(zhàn)亂,京城遍地狼藉,人心飄搖到了極點,陳三郎率部出現(xiàn),猶如一根堅挺的主心骨,迅速支撐起一切。 一向強調(diào)的軍紀也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效果,不再有人夜敲門,不再有人翻箱倒柜,也不再有人抓壯丁……街道之上,有兵甲巡邏站崗,看著也不再讓人感到害怕,反而覺得安心,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 于是乎,入夜,整個京城就像是一個飽經(jīng)驚嚇的孩子,終于得到了一個溫暖而穩(wěn)定的懷抱,沉沉睡去。 氣息不會說謊,此刻間,萬千氣息,以前所未有的澎湃勢頭,從四面八方不斷涌進陳三郎的腦海里,滋潤著《浩然帛書》。 在洞庭時的消耗,早在揚州便得到了補充,并完全恢復過來。一路北上,每一天都氣息洶涌,簡直到了一個瘋狂的地步。 觀其規(guī)模,一天的量比過去一個月還要多。 原因無他,這是因為疆域的增幅所帶來的無上紅利,以前在涇縣不對,那時候的涇縣屬于朝廷直到了嶗山府后,才算正式開始。 區(qū)區(qū)一個府城,有多少人口? 后面入主雍州,而由于戰(zhàn)禍之故,雍州人口銳減,大不如前。 爆發(fā)是在入主揚州之后,繼而在洞庭封神,在某個程度上講,等于變相地把中州也收入囊中了。再到如今站在京城之上,名州區(qū)域盡在眼下。 算起來,總共三個州的地域增加,那增加的氣息可想而知。 氣息如汪洋大海,直到古書無法繼續(xù)接納為止,書篇翻動,字句璀璨,光芒激發(fā)出來,整個泥丸宮大放光明,其勢浩然! 但陳三郎知道,這并非終點,他也無法確定,終點究竟是什么……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修士們窮究一生,上下求索,求得是長生,想知道彼岸是個什么樣子,但這個問題的答案,即使去問活了漫長歲月的龍君,只怕也是困惑的。 所以,龍君出海了! 這一出,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jié)。 陳三郎年紀幾許?即使掌握著玄奧的《浩然帛書》,他也不可能想得明白,所能做的,只能繼續(xù)前行吧,圣賢有云:吾善養(yǎng)吾之浩然正氣! 古書的存在,使得陳三郎擁有了許多常人所不具備的東西。 比如說:超乎想象的感覺! 現(xiàn)在,他觀望深沉如海的遠方,守護兩邊的戰(zhàn)士們只能看到蒼茫的夜色,但在陳三郎眼里,卻看到一團更為漆黑的氣息在不斷活動著。 這團氣息隱匿在無邊的夜色之中,正在不斷移動著,不是靠近,而是遠去,朝著北方。 陳三郎知道那團氣息代表著什么,更明白這只是暫時的退卻,終歸一天對方仍會席卷重來。 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陳三郎所要做的,便是活在當下,未雨綢繆。 在北方,還有一個支離破碎的涼州等著去收復和安撫呢。另外,還有蠻州那邊…… 不過這些事務,自不可能讓陳三郎率軍前往完成的了。他現(xiàn)在坐鎮(zhèn)京城,大勢已成,接下來的,便是迎接收獲。 豐收的感覺,總是讓人愉悅的。 “公子,夜深了,我們下去吧?!?/br> 旁邊的兵房主事莫軒意輕聲說道。 城高之處,北風頗大,卻怕陳三郎因此著涼。 陳三郎看著他,問:“莫主事,你以前可曾來過京城?” 莫軒意笑答:“少年時候曾來過,那時候,想著當個游俠兒,行走于市井與江湖之間,仗劍走天涯,快意恩仇……不過幾番經(jīng)歷之后,才知道活成那樣,難,真得很難,所以才在洞庭結(jié)廬而居……” 說著,不禁眼睛微微瞇了起來,回憶起諸多往事,快樂的,快意的,即使是狼狽的奔走,仿佛也成為了溫暖的記憶。 陳三郎指著下方的城門,朗聲說道:“我上一次來京城,是來參加會試的?!?/br> 對于這個,莫軒意當然知道,自家公子乃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堂堂狀元。在這個時代,這個名分光環(huán)實打?qū)?,十分耀眼。有時候莫軒意甚至在想,如果年少的自己也去讀書,參加科考,會是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最起碼,應該也能中個舉人吧。 想法之后,又是自嘲一笑:舉人又如何? 正如千百年來,科科都有狀元,但陳三郎卻只得一個。 時至今日,在面對陳三郎時,莫軒意依然感到迷霧重重,無法看透,仿佛陳三郎真是天眷之子,每一步都踏到了勢頭之上,所以步步高升,短短時間內(nèi)彗星般崛起,直至光芒天下。 莫軒意是熟讀兵書以及諸多典故的人,讀過不少關(guān)于帝王的歷史,幾乎每一位,都頗具傳奇色彩。有出生時霞光滿室的,有夢斬白蛇的,還有紫氣東來的……不勝枚舉。 那么,在陳三郎身上發(fā)生的呢?細想起來,金榜題名,龍宮赴會,寫出《岳陽樓記》,應該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吧。 莫軒意暗地想著,卻不知道陳三郎的傳奇之事,早在涇縣時便已發(fā)生:一尾紅鯉,吐劍報恩! 陳三郎也想起了當年的京城往事,他人生的又一巨大轉(zhuǎn)折點便在此地發(fā)生:正陽道人奪運不成,死于非命;而陳三郎則度過大劫,踏上了命運之路! 想當年,他高中狀元,騎馬插花,正是最好的青春韶光年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幾度浮沉,驀然回首,說不盡的風流事,道不完的故人情,還有寫不完的天下文章,當真此生如夢,妙不可言呀。 想著,陳三郎長笑一聲:“下去吧,該去睡覺了!” 轉(zhuǎn)身下樓,身后兵甲簇擁,亦步亦趨,一步步下樓而去。 在他們身后,夜色漫天,一輪明月,有星光閃耀明天,又是新的開始了。 (全書終?。?/br> 記住手機版網(wǎng)址: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