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王若林
在與王若林的共同研究中,他們倆就發(fā)現(xiàn),身邊參考資料太少,尤其是國外最新的科學期刊,根本就掌握不了最新的專業(yè)信息。而國內(nèi)的那些,可能已經(jīng)落后好幾年,甚至十多年的都不罕見。就是在華清這樣的頂尖學府,照樣如此。問題的關(guān)鍵,沒經(jīng)費、沒外匯。就是如此可悲,那個年代,頂尖學府都摸不出那一點點錢,買不起那些最新科學期刊。 那怎么辦?總要有解決辦法。途徑三種:其一,出國的時候,摳下經(jīng)費購買,或者希望和國外大學交流的時候,對方善心大發(fā),贈送幾本。但這里就有個問題,零零碎碎獲得幾本,那肯定不全。如果關(guān)鍵的資料恰好在缺的那幾本里面,那就抓瞎認倒霉吧!而且這些寶貴的期刊,全都當成寶貝藏著。獲得的那些教授們都恨不得翻爛背熟,幾乎不可能外借,因此,像王若林和荊建這樣的研究生、大學生根本就借不到。 其二,翻印。國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集中購買幾種主要期刊,翻印后,賣給各大高校和研究所。但時效性就不能保證了。畢竟那時候沒有掃描、沒有自動排版,印刷制版全都靠手工制作,所以,拖個兩、三年,已經(jīng)是高效率了。千萬別提復(fù)印,找不到那地兒。說句題外話,可見此時的復(fù)印市場有多么的空白。還有,這只保證主要期刊,那些專業(yè)性特別強的期刊,可能就不保證了。 其三,通過圖書進出口公司訂購。當然,這需要你有外匯。這也是最快捷的辦法,只要給圖書進出口公司賺些外匯,就能在……一年左右拿到“最新”期刊。哎,官僚主義害死人呀!至于你想直接國外郵購?哈哈,今天天氣真好! 于是荊建就想到了簡森,他是外國人,能很方便的郵寄那些期刊,也能第一時間獲得。在黑市換取了一些美元后,荊建利用簡森欠下的人情,開始不間斷的訂購那些期刊。 而簡森常駐中國后,他也希望有荊建這樣一位朋友,經(jīng)常能討教參謀。并且簡森還逐漸發(fā)現(xiàn),留在京城與官員們交道,甚至比留在廠區(qū)的作用都大。于是一來二往,每個月兩人都會聚一聚,聊聊天,交流交流。 當然,荊建也會時不時出些主意。什么利用簡森那張外國人的臉,多拜訪、多合影,加快政府辦事效率啦;什么邀請官員出國考察啦。而今天所說的,就是讓簡森提出個“國產(chǎn)化率”的報告,由政府牽頭各大單位集體攻關(guān)。既能為簡森那里的工廠節(jié)約成本,又能提高國內(nèi)工業(yè)水平,官員還有政績,可謂是三贏。 …… 離開酒吧的時候,荊建步履輕快。他心中暗笑:“可能再過幾年,這簡森就變成為中國通,會逐漸熟悉在中國的辦事規(guī)則。而自己能為國家做一點點小貢獻,那也挺好。” 回到華清,到食堂匆匆買了飯菜,就直奔王若林的宿舍。 “開門,開門,衛(wèi)生大檢查!”在荊建的叫喊聲中,就聽到門內(nèi)一陣忙亂。 門終于打開,王若林鬼鬼祟祟的探出腦袋,一見是荊建,脫口罵道:“靠!” 荊建大模大樣的走進宿舍,把飯菜放桌上:“還沒吃吧?瞧瞧這里亂的,老牛如果回來,會悲憤的一頭撞死?!?/br> 現(xiàn)在的王若林已經(jīng)碩士畢業(yè),在讀博士,與那位老牛一個寢室。老牛是京城本地的,基本是走讀,于是王若林就把整個寢室都給霸占了。 聽著荊建的調(diào)侃,王若林滿不在乎的開始吃飯:“每次想整理,都舍不得扔。全都是咱倆的心血,那么多,反正就堆著唄?!?/br> 看著周圍一袋袋用布袋裝滿的廢草稿,荊建笑道:“這都能留紀念?全都是些沒用?!?/br> “懂嗎?”王若林翻了個白眼,“陳景潤還有十七麻袋呢?!?/br> “嘿!”荊建對王若林翹起大拇指,“你還真能比,未來的大科學家?!?/br> 王若林其實性格挺內(nèi)向。不過與荊建熟了后,也能開幾句玩笑。他鄙視了荊建一眼:“那叫理想。哪兒像你?就夢著圖書館當書蟲?!?/br> “呵呵,那也是理想。不好嗎?工作不分貴賤!” 終于吃完,放下搪瓷碗:“其實我覺得是你的野心?!?/br> “嗯?”荊建吃了一驚,王若林這個書呆怎么懂這個梗? 看著荊建的表情,王若林有些得意:“是想深藏不露吧?還想做那個掃地僧?到時候露一手,讓全校大吃一驚?” “我靠!”荊建一拍大腿,“你居然能認識小說上的字?” “嘿嘿嘿?!蓖跞袅中Φ暮芾蠈?,“就看了那一本。太好看了?!睋u搖頭,回味無窮,“以后真不能再看了?!?/br> 玩笑開完,兩人商量起正事。荊建問:“這幾天咋樣?” 苦惱著搖搖頭:“還是老地方卡著。分解為七步應(yīng)該沒錯,榮教授也肯定過??墒情_始那幾步很順利,就到……” 足足聽了小半個小時,荊建一知半解。不過,作為一名好聽眾,他及時的開口寬慰:“榮教授都肯定了,那方向準沒錯。而且當時第一步咱們就錯了,還是他指導(dǎo)啟發(fā)的。所以現(xiàn)在別心急,有時候只能窮極法,碰運氣了。再說,現(xiàn)在獲得的成果已經(jīng)是國內(nèi)突破?!?/br> “那倒是?!蓖跞袅中χc點頭,“榮教授也是那么說的。他還讓我暫時別發(fā)表論文。博士還有一、兩年,完全能再圓滿些。他還說,嘿嘿……畢業(yè)后推薦我做訪問學者呢。嘿嘿嘿。” 榮教授名叫榮時輝,是一所美國大學的訪問華人教授。當時來到華清,整個華清如獲至寶。而榮時輝也確實有幾把刷子,在楚之問離開后,立刻挑起了化學系的科研和教學大梁。并且還成為了王若林的博士生導(dǎo)師。 見王若林得意,荊建笑著刺激他幾句:“就那么個破課題,讓我陪你碩士畢業(yè)還不夠,還要到博士畢業(yè)?,林哥,這世界很美好,咱時間可寶貴著呢?!?/br> “嘿嘿?!蓖跞袅钟致冻瞿欠N標志性的傻笑,一看就知道不懷好意,“那就抓緊時間,我剛有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