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四面楚歌
突然間,朱國良老教授想起一件事,就吩咐荊建:“你把工作安排一下,下個月陪我到歐洲參加學術(shù)會議?!?/br> “嗯?”荊建有些吃驚,這么吃香的出國名額怎么會留給自己?于是問道,“張箐他們的英語都不錯,為啥不給他們?” 朱國良倒是不隱瞞:“你小子運氣好,臨時加了個名額給我。他們辦護照簽證已經(jīng)來不及了?!?/br> 原來如此。荊建笑道:“朱老,那我就不客氣了。”其實這樣的跟團出國,荊建的興趣并不這么大。 朱國良笑著擺擺手:“能有機會開眼界也好。你畢業(yè)后有什么打算?應該做行政工作吧?想要去什么部門?我說話多少管點用?!?/br> “謝謝,謝謝?!鼻G建連忙道謝,“我還沒想好呢?!?/br> “那就盡快,想好了跟我說?!敝靽夹α藥茁暋=裉焖坪跖d致很好,繼續(xù)聊道,“小建,你媳婦還在ulca?” “對,還有一、兩年就博士畢業(yè),到時候就回國?!?/br> “那你媳婦……?” “她喜歡科研,到時候肯定回華清?!?/br> “就沒考慮過京大?”朱國良笑問,“京大華清本一家嘛。”與兩校學生之間的胡鬧不同,京大華清的關系源遠流長,教授之間經(jīng)常流動,并沒什么門戶之見。 荊建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朱國良想要挖人。學術(shù)圈說大也不大,真要說起來,趙霞的名氣絕對比荊建響亮。不過荊建清楚趙霞的死心眼,她肯定會選擇華清。于是打哈哈道:“等她回國,肯定會拜訪您老,到時候您就直接問?” “嗯嗯,那就好?!?/br> …… 告別朱國良老教授以后,荊建心中感嘆,人才爭奪戰(zhàn)似乎無處不在??赡苓@次的出國,就已經(jīng)借了趙霞的光。 回到京影后,剛來到圖書館,沒想到就被等候的門口的夏昕然給堵上了:“正找你呢,急死我了?!吨芸飞嫌职l(fā)表了批判你的文章,說你這是唯金錢論、唯技術(shù)論,嘩眾取寵、危言聳聽呢?!?/br> “哦?!鼻G建抬腕看了看表,已經(jīng)快要五點,“想吃啥?吃完后去我家一次。給你們廣州帶了些小禮物,參加拍攝的人人有份?!?/br> 也許這個時期的人對政治很敏感,最怕這種上綱上線的文章。但荊建根本就不以為然。在他眼中,無非就是某種論壇撕逼,而且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那種。 然而荊建這樣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徹底把夏昕然給惹急了:“都十萬火急了,你還就想著吃?” “民以食為天,這是大吃貨帝國的種族天賦?!鼻G建開玩笑道,“上次是誰捧著肘子啃得滿嘴油呢?” 此時尋常家庭確實葷腥見得很少,雖然比改革開放前好了些,但最多也就是咸菜到咸菜rou絲的……飛躍。像荊建這樣大吃大喝的更是相當罕見,所以夏昕然她們一直很歡迎荊建的請吃請喝。當然,夏小姐的吃相問題,荊建絕對是夸張了。 聽到這話,夏昕然斷然決定不再理睬荊建,俏臉一板:“我去食堂了。你的臭東西我不稀罕。” “嘿嘿,有魚哦?有大蝦哦?” “你哄小孩子呀?” “好了好了,知道你是關心。走吧,一個人吃飯沒味道?!?/br> “那你……” “走之前我不是寫過篇文章?早已經(jīng)寄出去了。算算時間,差不多應該發(fā)表了吧?” “是嗎?真能發(fā)表?” “當然嘍?!?/br> …… 之所以荊建有信心發(fā)表,那是因為有沈院長的暗中支持。不過對荊建來說,無非就是一次打嘴炮,閑得無聊水一貼而已。 果然,那篇文章順利的登上了《華夏電影報》,可是隨后的反響,把荊建嚇了一大跳。 這是個紙媒的時代,更是個全民辯論時代。光說發(fā)行量,現(xiàn)在的報刊可以橫掃未來那些報刊十幾條街,往往一個熱點的討論,可以讓全國人民戰(zhàn)斗的天昏地暗。 比較有名《光明日報》的那個就不說了。其他什么“大學生救人犧牲值不值”、“個體戶雇傭多少人才算剝削”、“氣功的流派”、“雞血針一天打幾次”……,反正正經(jīng)的、亂七八糟的,什么都能辯論一番。 而電影無論是中外,向來是人民群眾的最大熱點之一。因此“電影是否要全面商業(yè)化”,仿佛像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刻引爆了整個論壇……哦不,是報刊媒體。 而在80年代,其實內(nèi)地的電影也曾經(jīng)有過驚人的輝煌,不說那部神話般的《少林寺》,像《廬山戀》、《牧馬人》等一大批的優(yōu)秀影片都票房超億。乖乖,知道這是個什么概念嗎?當年的電影票僅僅只有一毛! 如果以現(xiàn)在50元的電影票計算,那就是500億的票房收入!什么好萊塢,什么大船、人jian啥的,和這樣的票房一比,簡直就弱爆了。 當然,到了80年代末,香港、國外的影片通過地下渠道不斷進入,內(nèi)地電影就慢慢的出現(xiàn)了頹勢。像沈院長這樣的居安思危者,肯定想要有所改變。然而相當部分的保守人士依然沉浸在曾經(jīng)的輝煌之中,對任何改變都是深惡痛絕。 論戰(zhàn)一開始,就完全失去了控制。群眾來信簡直要把各大編輯部給淹沒,有趣的是,幾乎是一邊倒的贊同保守勢力。 “……我是一個基層的宣傳工作者。電影藝術(shù)不僅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更是黨的宣傳武器之一……” “……現(xiàn)在許多人言必稱國外、言必稱好萊塢,失去了文化上最基本的自信。應該承認,好萊塢在商業(yè)上是很成功,但每年同樣有大量的低俗庸俗的爛片。就想問問,藝術(shù)是金錢能買來的嗎?” “……編輯叔叔,我是紅星小學的小明。電影為了錢是不對的。我最喜歡的表演藝術(shù)家是孫悟空。叔叔,能給我張曉慶jiejie的電影畫報嗎?” “樓上 1” “樓上 10086” “……” 忽視后面的那幾條評論,反正與后世的熱帖差不多。一時之間,荊建似乎突然處在四面楚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