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我叫蘇軾
書迷正在閱讀:白月光覺醒,三個男主追悔莫及、假千金忙玄學,撤回宅斗申請、暴風雪之夜(BL)、鬼王的新娘、老攻與我脣亡齒寒、純屬愛情:CP營業(yè)守則、末不棄、戰(zhàn)爭天堂、明河之高熾、我,小貓,碰瓷
歐陽修把王寧安叫過來,除了告訴他一群妖孽要來了之外,還有一件事,就是學堂缺老師。 沒錯,就是缺老師。 有晏殊和歐陽修坐鎮(zhèn),八方文人云集,六藝書院怎么會缺老師? 毛病還就出在“六藝”上面。 何為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shù)。 如果仔細拆分,每一項還要分出許多內容,比如吉、兇、賓、軍、嘉,這叫五禮,樂又分為六項: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其余射、御等內容也十分繁雜,不一而足。 歐陽修和晏殊商量過,六藝學堂講究求真務實,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被刪除了,又增加了許多內容。 比如禮,就被引申為禮法,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朝廷禮儀典章,一個是法度規(guī)范。 至于“樂”的部分,由于古樂已經流失,就改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算是才藝類別,包羅萬象。 還有就是書,有書法,聲韻,也有儒家經典,孔孟之道。 顯然這三部分,都是當今士人最擅長的,不論是歐陽修,還是梅堯臣,甚至王安國、韓維、范純禮、范純仁,他們都能講得天花亂墜,如醉如癡。 普通的書院也就是這三項內容了,其余都是陪襯。 可歐陽修不甘心啊,他要把六藝學堂弄成天下第一的書院,真正培養(yǎng)經世致用的人才,后面三項哪能不顧呢! 但是涉及到這三項,老夫子立刻就抓瞎了。 先說御,也就是駕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后,騎兵取代車兵,戰(zhàn)車退出了舞臺,“御”的部分自然改成了騎馬。 靠著野狼谷馬場,得天獨厚,老夫子以為借幾匹馬過來,隨便騎騎就行了。 可誰知第一天就有學生從馬背上摔下來,受驚的馬兒直奔師生沖過去,幸好楊家派來的馬夫跟著,不然非死傷慘重不可。 歐陽修痛定思痛,決定要好好上騎馬課,爭取把每一個學子都培養(yǎng)成能上陣打仗的文武全才。 “我說醉翁,你還是清醒點吧?!蓖鯇幇步^對老夫子的想法太不現(xiàn)實了,“你老人家知道一匹馬多少錢?訓練一個騎兵要多少功夫?野狼谷的馬場有多少戰(zhàn)馬?” 王寧安連番的問題,弄得歐陽修啞口無言。 “野狼谷的馬要先供給軍用,沒準往后陛下還要呢!哪能給學生們過家家兒。”見老夫子臉色狂變,王寧安連忙把話拉回來,“這樣吧,每個月抽出五個下午上騎馬課,從馬場調過來50匹馬。讓學生懂得養(yǎng)馬,騎馬的常識就行了。當然,武學院的學生必須把馬術學好,另外如果家境寬裕,也可以出錢購買馬匹,我一定會給他們最優(yōu)惠的價錢?!?/br> 王寧安的眼珠不自覺瞇成了一道縫兒,瞳孔收縮,兩個巨大的銅錢不停轉動……歐陽修的嘴角抽搐,不用問,這小子又在琢磨著狠賺一筆! 不過能買得起馬的,都不是窮人,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老夫子也懶得管了。 “再說說射箭吧,這個怎么辦?” “好辦,把學生拉到弓箭社,讓他們和民兵一起,學習射箭,練習拳腳武藝,對了,或許有的學生身體跟不上,我建議從早上開始,讓學生們跑步鍛煉,再弄些石鎖,增加體育課,打熬身體。對了,諸位先生是不是也應該率先垂范,做到文武雙全……”見醉翁眼睛瞪圓了,王寧安連忙改口,“學生必須,老師自愿,自愿。” 歐陽修哼了一聲,算是同意了。 最后剩下一項“數(shù)”,也是最麻煩的。 有人望文生義,認為數(shù)就是數(shù)學,還得出了儒家重視算術教育的結論,其實準確說應該是數(shù)術,當然有算學的部分,更主要的則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克,天命循環(huán),星象占卜的那一套。 歐陽修雖然不是無神論者,卻也不想培養(yǎng)一大幫神棍。 六藝學堂的數(shù)就是數(shù)學,就是算術! 不論是晏殊還是歐陽修,他們都精通《九章算術》,又在朝為官多年,自問算學精深,教幾個學生還不容易。 可是自從看到了王寧安寫的算術和幾何之后,這幾位大佬整個人都不好了。 捫心自問,他們在算學一道,差王寧安太遠了。 幾位大佬都不是昧著良心撒謊的人,就連其中算學最厲害的蘇頌也自嘆弗如。 因此六藝學堂的算學課程必須由王寧安來講,至少要他把關,其他人根本沒有資格。 “醉翁,這才是你的真意吧!” 怪不得把自己找過來呢,敢情是讓自己當教書匠! 王寧安是一萬個不愿意,可歐陽修絲毫不擔心他會拒絕,老夫子捻著胡須,只吐出五個字,就把王二郎擺平了。 “師徒如父子!” 講了算學,六藝學堂的學生都是他的學生,雖然理學還沒有出現(xiàn),師生之間的約束不那么嚴格,但是絕對是一層羈絆,日后這些學生都是自己的天然黨羽……特別是大蘇和小蘇都要過來上學。 千百年之后,提到蘇軾,就會提起他的老師王寧安……哪怕別的事情干不成,光是這一條,就能千古流芳了。 王寧安接下了任務,不過他很小心,上課時姍姍來遲,下課后早早離開,絕對不給學生堵到自己的機會。 即便碰上,王寧安也會嚴肅無比,疾言厲色,弄得學生們一個個怕怕的,都離小王先生遠遠的…… “他這是心虛!” 韓宗武越發(fā)篤定,王寧安就是個欺世盜名的貨兒,他才多大年歲,哪能懂那么多?準是學了些歪門邪道,真正的圣人微言大義,琴棋書畫,詩詞對聯(lián),差得遠呢! 君不見每一次學生切磋,連晏相公都來捧場,就他躲得遠遠的。 擺明了是心虛嗎? 多明白的事情了,偏偏自己的五叔,還有其他人都視而不見,每次提起,都挨一頓臭罵,說什么自己嫉賢妒能,誹謗師長,呸,王寧安比自己還小呢,他算什么老師? 韓宗武發(fā)誓要給王寧安好看,光靠自己不行,最好多找?guī)讉€人一起發(fā)難,讓王寧安在大庭廣眾之下,顏面掃地,以后也就別想在六藝學堂混了。 為此,韓大少爺不辭勞苦,主動請纓,去迎接新生。 蘇老泉是個別扭的人,明明想兒子要命,卻不愿意親自去接,死繃著一張老臉。 這不,三個孩子,在一個老仆的陪同之下,來到了四海升平茶館,這里已經成了六藝學堂駐滄州辦事處。 伙計見到他們的模樣,就知道是去學堂的。 “幾位樓上請?!?/br> 一個十歲出頭的少年很是靈動,一雙眼睛到處亂瞟,他步子輕快,三步兩步,上了二樓,還回頭沖著另外兩個大喊,“jiejie,二弟,你們快著點?!?/br> 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少女淺淺一笑,優(yōu)雅向上走來,在她的后面,是個稍小的孩子,眉清目秀,只是稍微有些悶,也不知是生性如此,還是旅途勞累。 落座之后,小伙計送來了菜單。 “先墊墊饑,等下午的時候,有馬車送你們去六藝學堂?!?/br> “哦,多謝小二哥?!被顫姷纳倌赀谥佬Φ溃骸澳銈冞@什么最拿手?” “拿手不敢說,我們的面條倒是不錯?!?/br> “那好,先來三碗?!?/br> 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面條送來,一大碗,nongnong的湯汁,幾片肥嫩的五花rou,有蔬菜,還有荷包蛋。 “jiejie,看著不錯啊!” 少年手腳麻利,夾起一筷子,就塞進了嘴里。 “好吃,真好吃!” 他又喝了口濃湯,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少女和另一個孩子見他吃得香,也不客氣了。 沒有多大一會兒,風卷殘云,面條一掃而光。 “再來兩碗!”少年大聲叫道。 少女白了他一下,“你吃得了嗎?再說咱們可沒多少錢了?!?/br> 少年一陣猶豫,突然有人哈哈大笑,“這位學弟是去六藝學堂吧,師兄請客?!?/br> 韓宗武說完,一屁股坐在了幾個人的對面。 活潑的少年看了看他,興奮拍手道:“果然六藝學堂的人不一般,我叫蘇軾,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