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宋將門在線閱讀 - 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1000票加更)

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1000票加更)

    王寧安敢放心大膽和遼國公平貿(mào)易,他不是說笑話的。

    沒錯,就是公平合理,從里到外,都沒有任何瑕疵,因為——他根本就不打算在貿(mào)易上玩什么花樣,他有更好的手段等著呢!

    真正最高明的騙局是金融,那才是無形無相,無色無味,無聲無息,就把你的錢榨干的好辦法。

    弄個形象的比喻,就好像天龍里面的段譽,看起來文文弱弱,又蠢又萌,呆傻可愛,誰跟他湊到一起,一輩子的武功修行就可能化為泡影,全被吸得干干凈凈。

    王寧安非常鄙夷大宋限制貿(mào)易的作法,要說大宋最強大的武器是什么?不是床子弩,不是步人甲,也不是什么王家軍,折家軍,更不是一大堆只懂孔孟之道的笨蛋書生。

    是龐大的人口,是超級市場!

    遼國賣點牛羊rou,大宋就擔(dān)心了,就慌張了,實在是可笑。

    換成是王寧安,他巴不得多買遼國的牛羊,有多少買多少,最好讓遼國上下,全都瘋狂養(yǎng)羊,遍地都是羊,那才好呢!

    余靖和王德用都不解其意,“二郎,多買遼國的羊,大宋的羊就賣不出去,是要傷害百姓的!”

    “武溪公,這是你老的看法,還是當朝諸公的看法?”

    “自然是朝堂相公們的意思,只是老夫覺得沒有錯。”

    “怎么會沒錯,簡直大錯特錯了!”王寧安痛心疾首道:“武溪公,假如讓你選擇,是希望一個全民養(yǎng)羊的遼國,還是一個全民養(yǎng)馬的遼國?”

    又是選擇題,這有什么難的!

    “養(yǎng)馬是會打仗的,當然是養(yǎng)羊更好了?!?/br>
    “這就對了,讓遼國放棄戰(zhàn)馬未必做到,但是大宋敞開市場,讓他們多養(yǎng)羊,多占用牧場,讓牧民習(xí)慣靠著交易生活,而不是搶掠殺戮生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蠻夷習(xí)慣了安逸的生活,他們墜落的速度難以想象!幾十年之內(nèi),一個剽悍的游牧民族就可能消失殆盡!相比之下,我們的養(yǎng)羊百姓受點損失,又有什么?更何況還可以扶持這些百姓,從事別的行業(yè),紡織、家具、服裝、手工藝……大宋需要產(chǎn)業(yè)升級,需要往上走,而不是抱殘守缺,故步自封!”

    高度越來越高,都上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余靖也不由得認真起來。老先生畢竟當了幾十年的官,不是白混的。

    “二郎,縱使你說的都有道理,可是你能看得見,遼國就看不見?這些年貿(mào)易的規(guī)模一直不大,除了咱們這邊顧慮之外,遼國那邊防范更嚴密,只有有人敢私自販賣馬匹,不管畈馬的要殺,甚至還要連坐親戚鄰里。如果遼國發(fā)覺了不對勁,他們肯定會嚴令禁止的?!?/br>
    “他們禁不了!”

    “為什么?”

    “因為關(guān)稅!”

    余靖不解,王寧安呵呵一笑,“武溪公,以往咱們這邊四大榷場,遼國和大宋的商人凡是參加貿(mào)易的,都要給榷場交稅,遼國的新城也是如此,這我說的沒錯吧?”

    “嗯,的確如此?!?/br>
    “哈哈哈,武溪公,假如把原來的榷稅改了,遼國輸入大宋的貨物,大宋征稅,大宋輸入遼國的貨物遼國征稅,那又會如何呢?”

    原本的榷場就是個市場,不管是宋遼的商人,過來經(jīng)商,都是一體交稅,沒有什么差別。

    可按照王寧安的辦法,就把榷稅弄成了關(guān)稅。

    出口到對方的產(chǎn)品,由對方征稅,而本國方面,除了一些戰(zhàn)略物資,有的要嚴禁,有的要適當征稅之外,其他產(chǎn)品并不課稅。

    這么一來,就變成了遼國進口大宋的貨物越多,稅收也就越多,有了利益驅(qū)動,遼國如何抵擋大宋的經(jīng)濟攻勢?

    有人要問了,那遼國就沒有目光長遠,高屋建瓴的人物,阻擋大宋的邪惡之手嗎?

    或許有,也或許沒有,可不管有沒有,他們都擋不??!道理很簡單,因為耶律重元和遼主耶律宗真父子奪嫡,雙方都急需要錢,這時候關(guān)稅就是明明白白,擺在他們面前的奶嘴,能不喝嗎?

    就算他們有心為了大遼的江山長遠考慮,也不會相信對付啊!互相猜忌,殘酷內(nèi)斗,結(jié)果就是明知有問題,也要先吞下去。

    這玩意就有點像軍閥混戰(zhàn),外國人得利一樣,遼國眼下的處境,決定了他們絲毫沒有抵抗能力,只能接受……

    王德用和余靖仔細推演了好幾遍,再也沒有漏洞,王寧安的這一招,簡直就是淬了毒的匕首,又刁鉆,又狠辣,最妙的是,還包裹著一層好看的外衣,遼國想不接著,都不成了。

    再次上談判桌,遼國的兩位使者依舊氣勢洶洶,可閑暇的時候,越來越多問到貿(mào)易的事情,整個人都掉進了錢眼里。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火候已經(jīng)到了,

    王寧安終于拋出了最后的方案,雙方采取“以稅易歲,平等互利”的八字方針。

    遼國方面主動放棄歲幣,大宋方面,在滄州以北,白溝河以南,設(shè)立新的榷場,新的榷場由雙方各自派遣官吏,組成兩套征稅系統(tǒng),針對對方的貨物,開征關(guān)稅。

    為了方便交易清算,由宋遼共同出資,設(shè)立貿(mào)易錢莊,所有超過100貫的金流,必須經(jīng)過貿(mào)易錢莊走賬。

    而貿(mào)易錢莊要定期向兩國公布金融交易情況,并且接受兩國的監(jiān)督。

    根據(jù)王寧安的估算,第一年,雙方的貿(mào)易額就能達到兩千萬到三千萬,遼國方面,有差不多200萬貫入賬。相比起宋遼的歲幣,足足有四倍之多!

    而且這只是第一年,按照預(yù)估,未來五年,每一年邁上一個臺階,最后有望達到驚人的一億貫!

    也就是說,關(guān)稅過千萬!

    面對天文數(shù)字,耶律仁先和蕭大祐都不淡定了,他們徹底失眠了,輾轉(zhuǎn)反側(cè)之下,耶律仁先披衣而起,接著鯨油蠟燭的光,給耶律重元寫了一封密報,建議王爺一定要促成議和,只要成功了,就有一筆源源不斷的收入,能夠支撐耶律重元的大業(yè),哪怕和大宋的貿(mào)易有些風(fēng)險,也大可以等到奪取大位之后,再停下來也就是了。

    他忙著寫密報,蕭大祐也沒有閑著,貿(mào)易的好處顯而易見,可是和大宋綁的太緊,弄得遼國失去了勇武,沉醉在富貴鄉(xiāng),也會軟化斗志,不管如何,有利有弊,還請皇太子斟酌,并且轉(zhuǎn)呈陛下御覽……

    兩位遼國的使者都動了心,各自向上頭請示。王德用也不例外,他把談判經(jīng)過詳細寫成了表文,另外王寧安又撰寫了一份貿(mào)易錢莊的扎子,單獨交給趙禎。

    這兩份東西送到了京城,立刻就掀起了滔天大浪。

    什么?

    歲幣沒了!

    老天爺啊,大宋終于不用再丟人了……好些得到消息的年輕官吏,還有進京游學(xué)的士子,聽到之后,簡直淚流滿臉,激動地奔走相告,到處呼朋引伴,聚到一起喝酒,高談闊論,贊頌王老將軍手段非常!

    “果然是帶兵的大將,就是有魄力,相比之下,王拱辰實在是讓朝野大失所望!”

    “是啊,王老將軍功勞蓋世,哪怕封個王爺都不足以酬功??!”

    ……

    光是到茶館聽一聽,就知道歲幣兩個字有多沉重,幾十年的怨氣,憋了好幾代人,終于有出氣的希望,奇恥大辱,一朝得雪!那感覺好像便秘了半個月,突然通暢了,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只有一個字:爽!

    汴京城陷入了歡騰之中,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

    昭文館大學(xué)士文彥博,接到了王德用的奏表,也是目瞪口呆,隨即破口大罵,罵遼國,罵王拱辰,罵王德用,總而言之,能罵的都罵了一個遍兒!

    你遼國不是強悍嗎,不是逼著增加歲幣嗎?

    怎么一點沒有增加,反而給免除了,你們也能答應(yīng)?

    還有王拱辰,你是個豬腦子,不,豬都比你強!

    遼國能答應(yīng)這個條件,就代表遼國非常虛弱,根本是虛張聲勢,你就不能硬一點,只要你據(jù)理力爭,多少掙一點回來,也就不至于派王德用去。

    該死的王德用,老匹夫,你都七十了,還敢和我作對?

    你想告訴天下人,文官都沒有本事,都要看你們武夫才行嗎?

    ……

    文相公罵了一大圈,氣呼呼坐在椅子上,他是真不想把這個彩給王德用,反復(fù)研究這份奏疏,想要找出破綻……可是文彥博也清楚,希望不大了,歲幣是壓在大宋頭上的泰山。只要能解決歲幣問題,哪怕付出一些代價,皇帝都會點頭的。

    這不,管家跑進來,告訴文彥博,“相爺,陛下派人傳旨,請相爺進宮商量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