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
書迷正在閱讀:白月光覺醒,三個男主追悔莫及、假千金忙玄學(xué),撤回宅斗申請、暴風(fēng)雪之夜(BL)、鬼王的新娘、老攻與我脣亡齒寒、純屬愛情:CP營業(yè)守則、末不棄、戰(zhàn)爭天堂、明河之高熾、我,小貓,碰瓷
文彥博進(jìn)京兩個月的時間,積極活動,從上到下,迅速拉攏起一大堆人,他們整天聚集在文府,高談闊論,暢所欲言。 所有的話題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擁立王寧安登基! 歷來篡位奪權(quán)都充滿了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熟讀經(jīng)史的一群人,竟然在商量著和平轉(zhuǎn)移皇位,恢復(fù)上古禪讓制。 莫非是他們腦子抽了?還是書生病犯了? 還真不是! 文相公經(jīng)過深思熟慮,發(fā)現(xiàn)的確有希望兵不血刃,完成朝代更迭。 首先,還就是王寧安的勢力和威望,足夠龐大。 哪怕趙曙很努力對外作戰(zhàn),開疆拓土,但是在普通人心中,尤其是三十歲以上的中堅力量,更加推崇秦王、 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受益于王寧安的興學(xué)令,從窮苦的農(nóng)家子弟,一躍成為體面富足的成功人士。 這些人存在于各個行業(yè),各個領(lǐng)域,很多人還是手握權(quán)力,能影響輿論。 從商人到官吏,從學(xué)者到士兵,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大宋到海外……王寧安的支持者廣泛存在,勢力無與倫比。 文彥博要做的只是把這些支持秦王的力量串聯(lián)起來,并且引導(dǎo)他們支持秦王登基,實現(xiàn)和平篡位。 這條路也不是沒人走過,比如大名鼎鼎的王莽! 他先是以外戚的身份,執(zhí)掌大權(quán),輔佐幼帝登基,稱為安漢公,接著給自己加宰衡的位置,列宰相之上,隨后又被推為假皇帝,假的干久了就接受禪讓,成了真皇帝! 王莽用了八年時間,從安漢公變?yōu)樾鲁实?,他篡奪大漢江山,居然沒有引起多大的動蕩,絕對堪稱奇跡,而且當(dāng)時王莽的名聲也極好,簡直是活著的圣人。 至于后世那么多罵王莽的話,也是在王莽登基,推行改制失敗,身死國滅之后,才出現(xiàn)的。 后世有人調(diào)侃,說王莽是穿越者,其實還有那么一絲道理的。 而且越是研究,就越覺得有可能。 比如王莽輔佐皇帝的時候,自己擔(dān)任太傅,親信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位居三公上。遇到軍國大事,皆是由安漢公、四輔平?jīng)Q。 怎么樣,像不像王寧安在政事堂搞得那一套? 還有,王莽登基之后,針對當(dāng)時朝廷昏庸,官吏貪墨無度,土地兼并嚴(yán)重,老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凋敝的狀況。 王莽果斷推行新制,將天下田改名“王田”,而王田不得買賣,其后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收歸朝廷所有……這些措施,就是王莽的改革,看著有點眼熟沒? 沒錯,和王寧安干的事情,幾乎一般不二! 兩個穿越者,不謀而合??! 王莽推行王田,王寧安做的是均田,而且也不能隨意買賣。幾次調(diào)整幣制,從銅本位,到金本位,再到信用本位。 改革官職,設(shè)立殖民部,參謀部,審計司,皇家銀行,議政會議……同時也把礦山森林,收歸朝廷所有…… 稍微梳理一下,就連老文都驚訝了。 讀了一輩子書,罵了一輩子王莽,結(jié)果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最大的王莽就在身邊! 更要命的是這孫子居然把王莽沒干成的事情給干成了! 我的老天??! 老文是沒法淡定了,或許是冥冥之中,真的有天命吧! 過去幾次被王寧安坑得太狠了,有怨氣,有不平,老文從心里講,是不愿意給王寧安搖旗吶喊的,更不愿給他當(dāng)臣子。 可面對這么多的“巧合”,老文也按捺不住了。 人能和人斗,但是不能和天斗,老夫還是順天應(yīng)人吧! 既然發(fā)現(xiàn)了王寧安和王莽是如此相似,那么如何篡位奪權(quán),也就顯而易見了。 王莽當(dāng)過安漢公,接著出任宰衡,執(zhí)掌朝政大權(quán)。 王寧安以軍功起家,封爵西涼王,接著擔(dān)任首相。 再度出山,晉位秦王,繼續(xù)擔(dān)任首相。 可以說,前兩步已經(jīng)邁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成為“假皇帝”。 老文思索了一下,還是按照王莽的策略來。 在掌握大權(quán)之后,讖緯禪讓之說盛行,各種符命祥瑞紛至沓來,不斷有人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jìn)。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dāng)更受命”、”天告帝符,獻(xiàn)者封侯”等等。 對于獻(xiàn)符命的人,王莽都給予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更獻(xiàn)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莽為真命天子,經(jīng)過一輪一輪的造勢,終于時機(jī)成熟,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成為了新朝皇帝。 有榜樣在,照方抓藥就行了。 只不過王莽篡位,用的是讖緯迷信這一套,顯然在大宋是行不通的,畢竟多年的教化下來,大宋百姓的文化程度是歷代之冠,一些鬼把戲騙不了人,只能成為笑料。 老文思索之后,決定還是主打有德者居之的旗號。 王寧安做了這么多事情,有那么多功績,全都是實打?qū)?,擺在那里。他的根基可比王莽深多了,宣傳起來也容易。 動員報紙,發(fā)動學(xué)者,寫文章,大加贊美,把王寧安捧成活著的圣賢。 光是這樣還不夠,老文覺得應(yīng)該充分發(fā)動民心,制造眾望所歸的態(tài)勢。 而最能發(fā)動民心的就是議政會議。 他和兒子文及甫商量之后,立刻動作起來。 先召集一些親近的議政卿,共同商量措施,大家伙湊在一起,互相交流之后,還真別說,他們拿出了很靠譜兒的辦法。 議政卿來自各地各行業(yè),那就索性回去,召集各省的有志之士,一同上萬言書,到街上宣揚,請求秦王順應(yīng)民意,登基稱帝,要求趙宋皇室,順天應(yīng)人,把龍椅交出來。 他們經(jīng)過商討,決定將自己的團(tuán)體命名為“請愿團(tuán)”。 要在各行省組建分團(tuán),同時,商人,市民,學(xué)者,學(xué)生,報界,軍界,僧人……全都要出來,共同情愿,擁戴秦王登基! 還真別說,老文的名望太大,世上的投機(jī)分子也太多了。 當(dāng)請愿團(tuán)的旗號打出去,立刻得到了響應(yīng)。 不到十天的時間,光是西京,就出現(xiàn)了100多個請愿團(tuán),最大的有一萬多人,小的也有上百人,天天在街上,衙門口,各個酒坊茶肆,招搖吶喊,熱鬧非凡。 而且請愿團(tuán)就像瘟疫似的,快速蔓延。 開封的張方平見文彥博又搶了先手,頓時暴跳如雷。 老夫才是替秦王搖旗吶喊的第一人,以后排凌煙閣的時候,你文寬夫可不能爬到我的上頭去! 不用說,張方平也立刻動作起來。 洛陽那邊,官場還算平靜,沒跟著起哄,可開封不行,這里聚集了太多落魄官僚,他們過去都恨王寧安入骨,但現(xiàn)在一見風(fēng)向如此,他們也顧不上恨了,一個個跳出來,拿著家財,雇傭人手,實在找不到,就把家人也拉出來,滿世界亂竄,爭先恐后,生怕趕不上熱鬧。 最初老百姓對秦王還是有好感的,看到那么多的請愿團(tuán),也覺得沒什么不妥,還有店家給他們提供茶水,讓他們免費休息。 但是天天這么鬧,店家不干了,我們還要做生意,你們那么多人,把街道都給封了,這算什么事? 還有,你們見人就拉,逼著加入請愿團(tuán),逼著交份子錢,干什么?還沒當(dāng)上從龍功臣,就這么一副德行,要是讓你們得勢,那還得了? 漸漸的,大家伙從歡迎,到厭惡,民心悄然變化,老文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并沒有察覺。 但是,身為首相,王寧安每天要得到多少的密報。 自從老文搞出了請愿團(tuán)的把戲,王寧安的臉都綠了! 他甚至都懷疑,這個文彥博才是真正的穿越者,你老不要臉的,怎么把擁戴袁世凱的那一套用到了我的身上? 幸好有人暗中把文彥博每天看的書送到王寧安的面前! 《漢書王莽傳》 好你個文寬夫! 竟然拿老子和王莽比?你想讓老子落一個千刀萬剮的下場不成? 這回就算老子想饒你,也沒有理由了! 王寧安臉色陰沉,立刻下令,政事堂的幾個人,包括王韶在內(nèi),全都趕來了。 “請愿團(tuán)胡作非為,擾亂朝局,謀朝篡位,居心叵測,你們要立刻分兵下手,將各地請愿團(tuán)的頭目全都抓起來,同時將請愿團(tuán)背后的人,也一并拿下,絕不留情!” 王寧安下令之后,幾個弟子立刻點頭,只是章惇略微遲疑了一下。 “子厚,莫非你和請愿團(tuán)還有勾結(jié)?” 章惇嚇得連忙擺手,“師父,絕對沒有,弟子只是剛剛得到了一封信。” “信?” “天竺來的,是師弟送來的?!闭聬鐚嵉溃骸皫煹芨嬖V我,他已經(jīng)找到了一些人資助天竺叛軍的確切證據(jù),鐵證如山,師弟準(zhǔn)備動手了。” 章惇一邊說著,一邊察言觀色,“師父,弟子以為,是不是讓師弟先發(fā)動?” 王寧安沉吟了一下,臉更黑了! 兔崽子,你們動作,居然告訴了章惇,沒有告訴我這個當(dāng)?shù)模?/br> 你們怎么想的? 莫非以為請愿團(tuán),還有文寬夫,真是你爹的意思? 小兔崽子,等著嘗嘗家法吧! 王寧安怒火中燒,簡直要氣炸了……不過他依舊冷靜,壓住了怒火,勉強(qiáng)一笑,“好啊,那就看看,他們能玩出什么花樣來!” …… 開封,中原書院。 張方平連續(xù)第五天,登壇講課,這一次來的人員多達(dá)5萬人,可以說盛況空前,這一次的主題是“逼退趙宋,擁立新君”。 張方平躊躇滿志,正在他要登壇的時候,突然從人群的外面,響起了馬蹄聲音,上萬禁軍,突然神兵天降,就把所有人給包圍起來…… 狗牙兒一臉凝重,騎在白馬上,從隊伍中沖出,“張方平,你勾結(jié)叛賊,罪大惡極,還不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