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她懷里好香、對你失航、小兔子哪有什么壞心思、網(wǎng)游之不落的黃巾旗、被男版富江瘋狂覬覦以后(校園強(qiáng)制)、微菌(1V1,SC,人外)、溺斃(校園萬人迷 強(qiáng)制NPH)
言其勇雉,皆猛怒如虎,迅捷如鷹,能翻峻嶺,越溝壑,渡險(xiǎn)川,碎關(guān)山,以一當(dāng)十,于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其為君王戰(zhàn)死乃止!士族子弟都以能夠成為國君禁衛(wèi)而感到無上榮耀。 禁衛(wèi)共一萬人,王車前后各置五千。男人雄壯,女人健美,精神抖擻,皆赤衣黑甲,重鎧兜鍪,頭盔頂上豎起一根白色長羽,氣勢凌然。他們個個斜挎勁弓,后負(fù)箭囊,腰掛彎刀,手持長矛,矛頭豎直向天,匝匝排列,如一片鋼鐵森林駛過眾人眼前。 之后便是四十八乘精銳兵車,這是中原大規(guī)模作戰(zhàn)中的主力兵種。 兵車乃銅車木輪,兩馬一組,每乘車上有十二個車兵,一名參乘,三名主射,兩名戢手,六名甲士,車頂有圓形的黑布蓋傘。 車上長長的銅戢齊刷刷的斜指向前,殺氣騰騰。兵車上的參乘站在中間,警惕的看著四周。 鼓樂,戰(zhàn)歌,力士; 刀槍,干戈,劍戟; 纓旗,戎車,重鎧! 雍城外的百姓一片寂靜,這陣仗誰看了不腿軟啊。 兵車隆隆駛過,再往后空出好大一片距離,才是六輛先導(dǎo)輕車,緩緩而來,此乃王之先導(dǎo)。 彩繪車身,上有棚頂,中間一輛上坐著相國大夫高傒,兩邊幾輛坐著隨行而來的宗正大夫和幾位九卿副官。 然后才是漢王的禮儀車駕,共四副,有司馬車駕、辟惡車駕、記道車駕、靖室車駕,各六輛,排排駛過。 之后又是很長一片空地隔開,才輪到王駕莊重而來。 終于要來了王瑩悄悄囁嚅一句。 酈壬臣和王瑩的脖子都快舉酸了,這真正的王駕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這排場之大,正如漢制所記載的那樣:國君出宮,必千乘萬騎而行! 天下九國之中,恐怕只有漢國還保留這一古制,在齊國和鄭國,為了省事,國君出門和卿大夫都差不多。就連一向遵循古制的魯國也未如此,因?yàn)轸敼坏艿荛L期專權(quán),為了增強(qiáng)旁支的勢力,他們便以公室的名義篡改了一切有利于增加國君威望的禮儀,弱化國君的存在感,增強(qiáng)旁支威望。 酈壬臣正默默想著這些事,車駕上一排壯漢朝人群瞠目大呼: 王駕已至,拜! 隨著這一聲拜!,站在前排的雍城士兵齊刷刷單膝跪地,俯首等待。后面的黔首們也情不自禁跪倒在地,趴在地上,漫山遍野的人群就像迎風(fēng)而伏的麥穗一樣,矮下去一截。 酈壬臣四人也自然跟著* 拜下去,又等一會兒,王瑩忽然碰了碰她的袖子,快看。 偷偷抬眼去瞧,漢王車輦正四平八穩(wěn)的駛來。 人群中也有和她們一樣的,一邊膽戰(zhàn)心驚的跪拜著,一邊又忍不住偶爾抬頭偷看兩眼。 出人意料的是,漢王的車輦極為樸素,幾乎沒有多余的裝飾和彩繪,更沒有金銀珠寶之類的裝飾。但是任何人都不會因?yàn)樗臉闼囟雎运渌矫娴牟煌岔憽?/br> 首先是因?yàn)樗捏w量非常巨大,比前面任何車輛都要大兩倍,它碩大的車蓋棚頂甚至比之前二層樓高的鼓吹車隊(duì)都更高! 其次是那駕車的將軍,身高八尺,體格威風(fēng),一身玄甲,執(zhí)韁而立。此乃羽林禁衛(wèi)的長官,中郎將符韜是也。 他能夠替國君御車,禮制上算無上殊榮,也可見其受國君信任。 然后是那六匹被韁繩套住的純黑的高大駿馬,六牡彭彭,金馬絡(luò)頭,一字排開,同步拉車。雖為牲畜,也擺足了八面威風(fēng)。 漢制曰:王者之輿,駕馬以六,圓蓋象天,方車象地。車前插九面玄旗,是為樊纓九就,同建大旗。 王駕車身漆黑而內(nèi)涂朱色,輪輿厚重,輪徑巨大,輻輳緊密,朱斑重牙,貳轂兩轄。 每個輪子上都裹著厚厚的麥草來緩沖行程的顛簸。 再看那不同凡響的車架子,文虎伏軾,龍首銜軛,鸞雀立衡,鳳凰據(jù)轅,羽蓋華蚤,革鞔漆之,無他飾。 雖極為樸素,但盡顯貴氣。 這是君王車輦沒錯! 王上萬壽! 王上萬壽! 車駕駛過,雍城的大夫和士兵同聲敬拜。 喊過沒幾聲,有的黔首也情不自禁的跟著念念有詞: 王上萬壽!王上萬壽! 他們當(dāng)中大多數(shù)人也許一生都沒有機(jī)會再看一次這般宏大排場,這鼓樂聲、這場面使他們?nèi)呵榧悠饋怼?/br> 沒多久,伏首的人群中似乎產(chǎn)生了一種奇異的人傳人現(xiàn)象,從最頭到最尾,大家不約而同從低聲默念到大聲呼拜 王上萬壽!萬壽! 也許是百姓們的呼聲傳到了遠(yuǎn)方,端坐在車輦中的劉樞從奏疏中抬起了頭。 聞喜,外面好像有什么聲音? 聞喜恭恭敬敬道:是,王上,我們將要進(jìn)入雍城了。 劉樞輕輕皺了下眉,她對這個回復(fù)并不太滿意,寡人是問,外面是什么聲音?除了奏樂聲? 這大概是雍城軍士和黔首的聲音吧,王上蒞臨,他們一定很激動呢。聞喜理所當(dāng)然的說道。 是啊,能夠在有生之年親睹一次王架鹵簿,該是多么大的榮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