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閨蜜是綠茶怎么辦?[穿書]、末世重生,靠養(yǎng)成大佬躺贏了、被我渣過的雌君他重生了、草原生存記[穿越]、變萌妹后,被腹黑鳳傲天女主堵門、掌控喪尸、娃娃親(先婚后愛,1v1)、欲望角斗場
江熙:“可我不是坐馬車嗎?” 柳癡頓了頓,眼神變得嚴肅,看向他,道:“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你在質(zhì)疑一個職業(yè)鏢師的預判能力?!?/br> 江熙識趣地端起碗來吃飯,不再多言。 一刻后,他終于吃好,走到柳癡身旁同看地圖,道:“益州有處風景勝地叫無益涯,我想順路去看看。你去過嗎?” 柳癡:“七八年前去過一次,在秋天。” 江熙:“據(jù)說無益涯四季景致截然不同,我曾在春天去過,這次我們到的時候在夏天,正好領略一番?!?/br> “你出的錢,去哪里由你說了算?!绷V吃了個飽,胡渣上掛滿了湯水油漬,剔了剔牙,躺到了床上。 第022章 基建王爺 江熙偷偷觀察著柳癡,問道:“你去過京城嗎?” 柳癡:“去過?!?/br> 江熙:“去過幾次,在什么時候?!?/br> 柳癡:“一次。在去年?!?/br> 那柳癡大抵是沒見過他的,他也不必費神在柳癡面前偽裝太深,卸下了遮住半張臉的面具。 柳癡見狀,說道:“鬼爺在信上叮囑我看好你,不能隨意卸下面具的?!?/br> 江熙:“無妨,這會兒又沒有其他人?!?/br> 入夜了,江熙沐浴完畢,回到自己的床上,看向另一張床上的人,道:“你不去洗洗嗎?” 柳癡:“行走江湖的人沒有這么多講究,我又沒睡你床上,礙不到你?!?/br> 江熙:“我是怕你睡著不舒適。我見你剛忙完上一單任務,立馬又接了我這單,想必沒有休息好,我不急的,你要是太累了,后天啟程也行。我看你不是不講究的人,擦擦臉也好?!?/br> 柳癡好奇:“你哪里看出我講究了?!?/br> 江熙只是笑笑,滾進床里躺好?!安徽f?!?/br> 一個jian臣的第七素質(zhì),就是細致入微。盡管柳癡行為粗野,不拘小節(jié),活脫脫一個江湖游俠形象,但身上有一處細節(jié)出賣了他的這個身份,就是牙齒。柳癡的牙齒整齊潔白,要是長年累月這般大快朵頤后不清潔,定會長滿牙斑。 簪纓世胄也沒見幾個能把牙齒養(yǎng)好的,柳癡的還如此完美,別說是日常清潔,恐怕還有定期保養(yǎng),這已經(jīng)不是“富”的范疇,更是“貴”了。富貴人當鏢師,令人匪夷所思。 不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鬼自逍的朋友自然與常人不同些,看他的名字“癡”,指不定也是性情中人,放著榮華富貴不享,偏要出來闖蕩江湖賺點小錢,只為圖個逍遙自在。 江熙自信道:“我保證,你不去把牙和黏膩膩的胡須洗了,今晚鐵定睡不著?!?/br> 柳癡爬起來往洗浴間去,道:“我認為你說得很有道理?!?/br> 柳癡洗完回來時,江熙已經(jīng)睡著,被子掉在了地上。柳癡輕輕拴好門,躡手躡腳走過去,拾起被子給江熙蓋好后回到了自己的床上,不一會兒也睡著了。 次日,一車兩人四馬上路了。走的是官道,平坦寬闊。江熙閑時就出來騎馬觀景,累了就躺進馬車飲茶休息,一路領略了各地風土人情,一連一個月也不覺乏味,好不愜意。 流水十年間,今日的大齊與往昔相比,屋宇建筑沒有大變,倒是多出了許多學堂和用于練武的沙地,各地都有,又革風易俗,充滿生機。 似十幾歲的青年,十年之中皮相不曾大改,而骨子里去掉了病氣墮氣傲氣,如睡獅醒來,就要大展宏圖。 如此,他九死不悔。 傍晚,益州,益城。 柳癡指著一家比較冷清的臨江旅店道:“今晚就住那里吧,清靜?!?/br> 江熙:“好?!?/br> 兩人入了店,訂了房,又到樓下大堂用膳。柳癡與小二打聽了驛館地址,把江熙這十日來屯的信送過去,寄給鬼自逍。 江熙叮囑小二等柳癡回來了再上菜,自個閑坐著喝茶,見大堂中央的兩根頂梁柱分別刻了八個大字,一根是:一飲一食,不忘闕州;另一根是:每賺一厘,予軍三分。 江熙:“小二?!?/br> 店小二過來問道:“客官有什么事?” 江熙:“柱子上寫的是什么意思?” 店小二:“嗐!一句大白話。咱們店的大東家祖籍是闕州,思鄉(xiāng)情怯,凡客人在咱們店花銷,三成我們捐當軍資,只盼朝廷早日出兵收復闕州?!?/br> 江熙:“我一路南下,入住的客棧不下二十家,大多都貼有‘收復闕州’這樣的話,但明志善捐的你們是頭一家。你們東家真是了不起?!?/br> 店小二:“嗐!不過是我們張揚罷了,真要打起仗來,我相信大齊上下沒有哪個同行會不捐的。都十年了,咱國家現(xiàn)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也不知道朝廷在憋什么勁,換我做主,早就打起來了?!?/br> 江熙解釋說:“朝廷有那么多英才,自有考量,或有更好的計策,豈是咱們這些小老百姓能懂的。咱們把日子過好就是了?!?/br> 店小二:“這倒是?!?/br> 江熙又問:“我離國十載,如今回來瞧見新建了許多學堂,可是朝廷下頒了指令?” 店小二:“喲,歡迎回家!的確是朝廷下頒的指令,不過國庫撥款有限,只夠在各州郡城設立學堂,底下鄉(xiāng)縣是沒有的。多虧楚王游歷各州,每到一城便募集善款,用于鄉(xiāng)縣建立學堂,后來各地方官員效仿,學堂就多了起來。” 今日客少,店小二也有閑與客人閑聊,分外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