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閨蜜是綠茶怎么辦?[穿書]、末世重生,靠養(yǎng)成大佬躺贏了、被我渣過的雌君他重生了、草原生存記[穿越]、變萌妹后,被腹黑鳳傲天女主堵門、掌控喪尸、娃娃親(先婚后愛,1v1)、欲望角斗場
吊腦袋戳屁股念書? 江熙琢磨了一會,才反應過來蕭遣說的是“頭懸梁錐刺股”。 “別呀殿下!”江熙腿長,三兩下追上了蕭遣,“侍讀有千千萬,尊貴的太子殿下只有一個,殿下還要智斗多少個侍讀?長此耗下去……”又湊近悄悄道,“殿下會早衰的?!?/br> 蕭遣剎住給了江熙一腳,這次得逞了,見江熙疼得抱著腳跳,心里舒坦起來,道:“你不是不肯幫我寫嗎!” 江熙:“嗚呼!我是不愿,又不是不敢,而意愿問題可以談條件的嘛,我這種人最沒原則了。” 蕭遣:“你求我?” 大丈夫能屈能伸,現(xiàn)在最要緊的是能跟蕭遣說上話。江熙:“求殿下了!可別換了我,剛得陛下的獎賞,我在哥們面前夸下海口,還沒得意幾天呢,這會要是被換掉,我一定會被笑死的。難道除了我,還有侍讀敢替殿下寫功課嗎?” 其實年紀稍長一點的侍者都看得出來,江熙是在哄騙太子讀書,所以不與阻攔。 石階拉了拉蕭遣的衣袖,帶蕭遣到一旁說起悄悄話:“殿下,他害得咱們?nèi)缃衩刻於嫉脤W習泅水,放他走實在便宜了他,不如就把他留在身邊,才好捉弄他?!?/br> 十三歲天真爛漫的年紀,小伙伴說什么都是對的。蕭遣:“中!”然后轉身回東宮。 石階把課本拋給江熙,隨后同蕭遣一并離開。江熙頓時明了,他將要對付的不止一個叛逆小孩。 江熙跟上去,石階道:“太子回東宮,你跟來做什么?!?/br> 他不得去瞅一瞅蕭遣平時都在忙什么,道:“不去東宮,我上哪里做功課?” 石階:“你上次在哪里寫的就去哪里寫。” 江熙:“你為什么能進東宮。” 石階叉腰道:“我是皇后喚來陪太子玩耍的侍童,當然能進東宮!” 江熙:“那我還是陛下欽點的太子侍讀,有什么進不得。” 蕭遣:“你就是進不得?!?/br> 石階:“聽到?jīng)],太子不歡迎你。” 他都已經(jīng)點到那個份上,倆小兒還口出此言,說明他們還沒意識到問題的根本,他能不能進東宮,蕭遣說的不算,蕭威說的才算。 “好殿下,讓我進東宮見見世面吧!” 蕭遣:“不行!” 宮女聽他倆斗嘴,不由得捂嘴偷笑。江熙是京城有名的公子哥,太子殿下又是那么一個心高氣傲的小太歲,他們之間發(fā)生些小摩擦,都能在她們的小世界掀起狂風巨浪,偷偷聊上小半日。 另有宮女趕來,稱皇后今天又親手做了豐盛的午膳,請皇子們到東宮享用。 蕭遣聞此,心生一計,把江熙喚到身邊,道:“本太子最欣賞有種的人,你想進出東宮,行,憑你本事?!?/br> 江熙:“怎么說?” 蕭遣:“用膳的時候,我賜你入座,你嘗過后,就說母后的手藝難吃得要死?!?/br> 整個東宮不會都是蕭遣篩選出來的刺頭吧? 江熙拍著胸脯道:“江熙有種!” 蕭遣:“我看好你?!?/br> 早聽說這小祖宗極其挑食,有腥膻味不吃,有辛辣味不吃,紅的不吃,白的不吃,軟的不吃,硬的不吃,心情不好不吃,心情太好也不吃,御膳房叫苦不迭。 到了東宮,江熙當即被大門前的石雕吸引,嘆道:“要么說人杰地靈,東宮門前這兩只石狗真是可愛靈動極了?!?/br> 石階怒道:“大膽,敢說殿下雕的麒麟是狗!” 江熙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看,還沒他靴子高的兩頭幼獸竟然是麒麟? 江熙不禁發(fā)問:“這是太子殿下三歲時雕的嗎?”不然也太矮了些。 蕭遣:“江熙你再說一句我就割了你舌頭!” “是,麒麟。呃不……”江熙嘴瓢,連忙糾正道,“是,小……是殿下!” 虛驚一場,差點就叫出“小狗”。 踏進東宮,更是不得了,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石頭,庭院全由石頭砌成的,石桌石椅、石門石床更不在話下。難怪皇帝會給蕭遣取一個“石猴兒”的小名了。 石頭固有其美處,但全是石頭,江熙不喜歡,他覺得丑。 江熙:“殿下,你讀過《西游記》嗎?” 蕭遣:“我讓你說話了嗎!” 江熙:“石……殿下,我錯了。”今天是怎么了,老是說錯話。 第193章 嫌隙(5) 花圃里還堆砌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各種石頭,應該是用于雕刻的原石,江熙也不敢過問了。 一行宮人端來御膳在偏殿擺下,蕭遣回到寢殿就立馬換了衣裳,再也不要穿它了,然后與正好趕來的兩個兄弟一齊進了偏殿說話。 除了伺候用膳的侍者,其他侍從都在殿外聽候。這會閑著也是閑著,江熙主動向身旁的人打起了招呼,并問:“閣下如何稱呼?” 石階翻了個白眼,不搭理他。郭沾恭敬道:“太子貼身侍衛(wèi),鼎和十一年武狀元,郭沾,叫我‘褚棠’好了。他是太子乳娘的孩子,叫‘石階’。” 一個石猴,一個石階,怪不得能玩到一塊去。 江熙又問另一旁的人,那人視而不見。 郭沾解釋道:“他叫‘冷安’,也是侍衛(wèi),生性不愛說話,不喜交友,并非不搭理你,對誰都這樣,你也不用理他。” 江熙便走近郭沾,聊了起來。 皇帝妻妾有三,皇后聞素,麗妃侯盈、美人閆蔻。江熙此前聽得一則小道消息——陛下打仗時傷了根底,雖各宮娘娘都身體康健,卻再無法孕育,于是對四個孩子極盡疼愛,從未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