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任他明月下西樓
第三十七章 任他明月下西樓
太和殿。 畢連焦急地候在一旁,看著御醫(yī)們屏氣凝神地為天子把脈,腦中回想起剛才那一幕還在不住后怕。 晨間他在殿外看見明月郡主離開,臉色很不好,猜想陛下可能心情不悅,沒敢去打擾。一直等到午膳時間,陛下遲遲未叫午膳,他隱約感覺出不對,站在外殿偷偷瞧,竟發(fā)現(xiàn)陛下暈倒在地,人事不省。 幾名御醫(yī)輪番把脈,俱面色沉重,而后湊到一旁商議。 拓跋朔方正好醒過來,只覺得渾身發(fā)冷,如同置身冰天雪地之中,聲音虛弱地道:冷......好冷...... 畢連湊上前聽清楚后,心中奇怪,屋內(nèi)燒著地龍,怎么會冷呢? 遂趕忙喊道:快添炭盆來! 幾個內(nèi)監(jiān)火速擺好三個炭盆在殿中央,拓跋朔方還是冷得發(fā)抖,畢連抹著眼淚跪在一旁,陛下,您這是怎么了,別嚇奴才啊...... 御醫(yī)們終于商議完畢,魚貫走過來跪在地上,為首最年邁的白胡子院首道:陛下,據(jù)臣等診斷,您應(yīng)是患上了瘧疾。 什么?!畢連低呼一聲,嚇得直接仰倒。 拓跋朔方怔愣,同樣不敢置信,直起上身,看向跪地的御醫(yī)們,喉嚨發(fā)澀,艱難地開口:你們......確定沒有診錯? 院首不敢抬頭看他的神情,只低著頭,回陛下,臣等都為陛下把過脈,一致診斷為瘧疾,溫瘧牝虐尚未可知,還要看后續(xù)癥狀。 拓跋朔方知道御醫(yī)們的水準(zhǔn),定不會診斷出錯的,只是仍舊無法相信,亦無法接受。 可汴京很少有過瘧疾的病例,近些年更是一例未有......所以他怎會患上?并無道理啊。 院首跪地一揖,聲音蒼老地答道:回陛下,的確是這樣,有記載此病生嶺南,帶山瘴之氣,其狀有寒熱,休作有時,皆由山溪源嶺瘴濕毒氣故也。聽聞陛下前些時日并未在宮中,此病許是在外染上的。 拓跋朔方不言,失魂落魄地跌躺回床榻,緩緩閉上了雙眸,苦澀一笑。 如此,便說得通了,他為找尋小侄女的下落,風(fēng)寒未痊愈便繼續(xù)奔波于嶺南之地,而她所在的益州郡多瘴氣,濕熱,蚊蟲眾多。 想來,就是那時染上的吧。 請陛下先休息,容臣等配藥。 他睜開眼眸,無神地盯著床頂?shù)某袎m,疲憊地道:下去吧。 御醫(yī)們沒敢說出口的話,他知道。瘧疾治愈的病例寥寥無幾......治愈多靠運(yùn)氣。 畢連跪在床邊,嗚嗚地哭著。 他的心中有些悲涼,便是九五至尊,到頭來還是一個人。甚至不如貧苦人家,便艱難度日,家徒四壁,若有親人愛人相陪,也不枉此生。 哪像他呢?別人只看他高高在上的皇位,誰去想他為此付出怎樣的血與淚,刀光和劍影?為此又失去了什么...... 如今病入膏肓,竟無一人守在榻前,可悲可嘆! 畢連,你也出去吧,讓朕一個人呆會兒。他平靜地說道。 畢連哭出聲,膝行靠近,陛下,陛下,就讓奴才看著您吧,讓奴才陪您吧...... 拓跋朔方側(cè)過頭,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擺擺手,去吧。 我只想要那人在身邊,她不在,旁人又有何意義? 畢連哭著退出內(nèi)殿,獨(dú)剩他一人,承受病痛的折磨。 不知躺了多久,身上的寒意漸漸消散,外面夜色低沉,明月高懸。 他去看窗外,樹影婆娑,天際的明月若隱若現(xiàn)。 他忍著酸痛乏力,起身穿好衣衫,佩上劍,腳步虛浮地走在宮道上。 今夜很冷,他卻衣著單薄,只穿一件月白色廣袖長衫,發(fā)絲未束,盡數(shù)披散在身后,寒風(fēng)吹過,廣袖兜起風(fēng),發(fā)出烈烈聲響。 他漫無目的的走著,一直抬首盯著天上瞧,今日恰巧是十五,一輪圓月皎潔明亮,高掛天空,離他好遠(yuǎn)好遠(yuǎn),他不停地向前,可那明月始終在他追趕不到的地方,不管他走的多快多疾。 倏地,他看見了,在那,在那汪湖水中,他跑到湖邊癡癡地看,看著看著,眼睛有些發(fā)熱。 猛地拔出劍,劍穗下掛的白玉貼在他的腕上,刺骨冰冷。 雙手各持一劍,熟練挽了個劍花,回身躍起挑劍,光滑如銀的劍身隨臂而動,沒有女子舞劍的柔媚,帶著幾分瀟灑迅捷,衣袂翩躚,輕若游云,似要隨風(fēng)而去。 無有奏樂,也自帶風(fēng)華。 一個旋身,劍尖劃過湖水,帶起點(diǎn)點(diǎn)漣漪,湖中映射的明月被割成兩半。 他支撐不住,猛地單膝跪地,以雙劍插入地面支住身體,低頭喘息著,漆黑的發(fā)絲擋在臉前。 抬起頭,已然兩行清淚。 站起身,轉(zhuǎn)過頭去,他再不想看那明月如何,不論她陰晴圓缺,不論她上東樓,下西樓,再與他無關(guān)。 瘧疾我就是胡亂找資料,盡力了,大家不要考據(jù)了,隨便看看就行了 叔叔這會就是徹底死心了,一是因?yàn)榘⒍苏f話太無情了,二是因?yàn)樗炎钪匾捻?xiàng)鏈給摔了,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叔叔得了病感覺自己不能活了(不得病我都不知道他這樣的能不能放棄哈哈,咱也不知道他侄女有啥好的 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