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四哥!玄……師父是我請來的客人,你們不要這樣?!边@時,顏煜已摘去了紗帽,可以瞧見他的秀眉輕蹙。沒時間旁顧,我對著青衣女子躬身行禮,畢恭畢敬地說道:“世伯母,墨臺玄給您請安!”待我站直身子,方看清女子的面容。天知道,我費了多大的氣力才保持住面部表情的自然,只因——跟顏煜有七分相像的面容上,前額、雙頰、鼻梁及下顎各部分細細紋刺著藍黑的蛇蟲圖案。這些花樣,栩栩如生,隨著她的臉部肌rou的運動而小幅度扭動著,令我莫名地聯(lián)想到流動的符咒。她怔愣地看著我,久久沒有動作。我猶疑不定,心道莫非這里興跪拜大禮,正欲撩袍跪倒,就見她居然學(xué)著先前我行禮的模樣,對我躬身作揖,道:“小六師父,顏璆給您請安!”這下?lián)Q我傻眼了,呆呆站著,不知該如何還禮。而顏璆沒等我做出反應(yīng),就招呼一大家子人進屋去了。我耳尖地聽到,她一邊走一邊嘀咕:“山下的人,就是規(guī)矩多,說話就說話,還又彎腰又抬手的……”--------------------------我是熱鬧非凡的骶族生活的分割線-------------------------顏煜的家,如同其他骶族氏人的院樓一樣。院內(nèi)以碎石堆起足足有一人高的祭神壇,每日早午晚,一家人都會定時祈拜。樓房全木結(jié)構(gòu),屋脊架“人”字形橫梁,四周墻壁均用圓木壘砌而成。前面是露臺,兩邊設(shè)走廊。露臺和走廊排柱懸空,懸柱的末端有圓錐形雕飾。房屋建為三層,上兩層住人,底層前頭搭灶臺、后面關(guān)牲畜及堆放雜物。大門朝東,門梁上掛著鬼面具,驅(qū)邪避兇。進門后,右手邊鋪著大張的竹席,是一家人吃飯及聚集的場所;左手邊擺放了數(shù)架以上百根竹簽為檔的織布機,樓上設(shè)為臥房。由于骶族男女,一十三歲就算成年,因而十三歲以下睡通鋪,而成年后則在門樓上搭建獨立的屋室。顏璆邀請我跟她們一同用早飯,連續(xù)走了一天一夜、只啃過幾口大餅的我,確實感覺饑腸轆轆,也就沒有客氣,跟眾人一塊兒席地而坐。這里的餐具不是我所熟悉的瓷器皿,而是掏空心的竹筒。主食是粘米飯,里面摻和著苞谷、麥籽、紅薯等雜糧。而配菜裝在石缽里,我只能辨認出最上面的一層,是糯米醪糟及辣椒干,嘗了一小口,發(fā)現(xiàn)酸辣爽口,口齒留香,不由多夾了幾筷子。顏璆一家,見我頗為喜歡她們的食物,都笑得十分燦爛,一群人不停地勸我多吃。“這菜叫什么?”我吃著吃著,多嘴地問了一句。“蛇蝎美人,這菜只有我們族里的人會做,別處絕對吃不到。”顏煜笑瞇瞇地說道。“蛇蝎……”我原本正欲伸著夾菜,頓時僵在了半空中。“小六下山?jīng)]幾天,就瘦成這樣,一定就是因為吃不到蛇蝎美人?!鳖伃G心疼地看著顏煜,遞給他兩竹筒的飯,然后轉(zhuǎn)頭對我說道:“小六師父,我們家的蛇蝎,都是養(yǎng)到極肥才入菜的。做這道菜,要先將蛇蝎趕入土壇里,涮入藥酒,然后將燒至熾熱的石塊丟進壇內(nèi),加蓋密封……”“那個……為什么我聽著聽著,覺得這好像是做石頭蠱的步驟……”我小心翼翼地說道。“哎呀,小六師父,原來你也是煉蠱的!”顏璆一臉驚喜,繼續(xù)道:“石頭蠱只要封壇十來天的時間,但蛇蝎美人要一個月以上,開封后雖然聞著有異味,但加香料炒一炒,就成香味撲鼻的美食了。你多吃一點?。 ?/br>一滴汗珠偷偷地從我的額角滑落,我不動聲色地放平了竹著,微笑道:“我吃飽了!”“小六師父,你一筒子飯都吃不完?。俊鳖伃G咋舌。“師父的食量素來不大?!鳖侅咸嫖医忉尩?。墨臺妖孽跟喂豬一樣喂我,我的食量能小到哪兒去?我撇了撇嘴,卻聰明的沒有開口反駁,畢竟跟顏煜比起來,我的食量確實不大——他現(xiàn)在正在吃第四份竹筒飯。飯后,顏璆正式跟我介紹她的家人。直到此時,我才知道,顏氏竟是骶族世襲的族長之家,傳到顏璆這一輩,已是第七十三代。在我看來,顏家是一個大家庭。雖然顏璆只有一位夫君,卻有一十二個孩子,其中老大老三老八及幺兒是女孩。老大老三已成家,同樣都只娶了一位夫君,同樣膝下兒女成群。這讓我由衷地感慨,骶族的夫妻,感情融洽,幸福恩愛。說到成年卻尚未成親的八女,顏璆只是無奈地說:“小八的夫,還未出世呢!好在小八才十四,年輕能等……”這話聽著怪怪的,但我并未多想,只道這個八女的眼界過高,難尋伴侶。介紹完女兒,顏璆給我介紹她家兒子。他們素顏凈面,脂粉未施,容貌雖不及顏煜那般攝人心魂,但至少有五成相似,隨便哪一個往人堆里一站,都是妍麗絕倫,群芳難逐。他們中許多人,或抱或背或牽著孩童。我注意到,身邊沒有孩子圍繞的男子,編著一根獨辮,而有孩子的,將長辮挽起,梳成發(fā)髻。我心想,以發(fā)式區(qū)分已婚未婚,這習(xí)俗倒跟外界的一致。之后,顏璆領(lǐng)著顏煜出去,說是遠行歸來要燃煙拜神;而她的兩位成年的女兒,領(lǐng)著各自的夫君與孩子回去自己的樓屋了。一時之間,屋里就剩我一個女子。許是骶族村寨從未有外人進來之故,許是骶族男子天生熱情好客——顏璆的兒子們主動將我圍住,七嘴八舌地同我聊著,其中甚至還有人對我拋媚眼,而他的懷里正抱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孩。我生疏而有禮地答話,努力跟他們保持距離,生怕他們的妻主突然進來,然后心生誤會。眼光游移,不經(jīng)意間看到坐在織布機上的顏璆的夫君、顏煜的爹爹,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卻仍能依稀看出他年輕時曾有過動人的風(fēng)采。他腰系織帶,十指纏線,以足推木梭,一邊織錦一邊含笑看著我這邊吵鬧的眾人。我實在招架不住他們莫名的親昵,遂開口問道:“為何一直未見諸位的妻主?是早起出門了嗎?”心里盼著他們的妻主能速速現(xiàn)身,將他們認領(lǐng)回家。“小六師父,你不知道嗎?我們這兒的男子,只有一部分能成親成家的,其他的都是‘走婚’。”顏煜的二哥挑眉說道。“什么是‘走婚’?”我大奇。“要說‘走婚’,就要先說說三百年前,六十七代族長的規(guī)定——族內(nèi)兩代以內(nèi)直系親屬不得成親。在這之前,為了保證族里修行者的血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