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
書迷正在閱讀:穿回宋朝做經(jīng)紀人、柳瑜傳奇、如何成為兇狠校霸、如何飼養(yǎng)一只魅魔、被龍養(yǎng)的日子、穿成男主的病美人師尊、穿回末世去修真、末世大佬的小嬌寶、我以黑科技證道、被魔王寵愛
為輿論的原因與“惡人”劃清界限??墒浅硜沓橙?,誰也不知究竟是五王爺殺了七王爺?shù)氖勘€是七王爺搶了五王爺?shù)募Z草。唯一沒有表態(tài)的是曾皓,他在王爺府和江商局三令五申,不給予任何一方任何的幫助,一切聽陛下的命令,陛下未開口之前,不準任何人輕舉妄動。不過因為北朔之前的戰(zhàn)亂,兩國商業(yè)往來少了九成,江商局也成了擺設(shè),誰也不稀罕這一畝三分地,正好讓曾皓落個清閑。他本來在江邊喝著茶看著風景,等待過江的大船送來廷爭和終于肯跟他回家的弟弟,誰知最早來報信的太監(jiān)哆哆嗦嗦,一進門就跪在了地上。曾皓趕忙讓他起來,問道:“何事?”“燕王,還有燕王妃,都,都,”太監(jiān)說到這更是不敢抬頭,“薨了……”“什么時候的事情!”曾皓激動起身,茶水打翻在地都無暇顧及,他抓住太監(jiān)的肩膀逼迫他抬頭看向自己,“怎么走的,在哪里?”太監(jiān)幾乎被他嚇哭出來:“在燕王府,昨夜,有人闖入王府……刺客后來咬舌自盡了,不知道,不知道是誰的人……”同一時間,大船??吭诎哆叄幭麓吡藳]兩步,忽然見到燕王府的親信站在碼頭等他。待他走近了,那親信忽然跪下,恭恭敬敬磕了個頭,等起身,眼中已是淚水氤氳:“王爺……”“什么?”廷爭意識到他在稱呼自己——但他只是世子,除非燕王身故,“我爹怎么了!你告訴我!”白樹生戴著斗笠站在他身后,聽見這句也是一怔。他反應(yīng)沒有廷爭那樣快,直到聽見親信親口說出那兩個字,他才明白,他再也無緣見到親生父母——他們到死,都沒有將小兒子等回家。愧疚和后悔有如千斤重擔壓在白樹生身上,他若是沒有那么固執(zhí),沒有那么小孩氣,也許還有機會,去父母膝前盡孝。哪怕再早兩日啟程,哪怕再早一日……也許有他在,刺客就不會順利進入王府,他們還能在新年吃一餐遲到二十年的團圓飯。聽說母親提早腌了火腿,拖著病體日盼夜盼,就等著他回家。聽說父親為讓他認祖歸宗,每家親戚都走了一趟,費盡口舌。他們是什么樣的人,是溫柔慈祥的,還是嚴肅苛刻的,白樹生只能從別人口中得知,之前如此,之后亦是如此。廷爭在路上一直沉默著,咬緊嘴唇看向馬車外面飛速而過的山林和溪流。但在走進王府的那一刻,他忽然跪倒在地嚎啕大哭,像是回到母親懷抱的孩子,不需要掩飾任何的痛苦和憂傷。從今天開始,廷爭就是燕王,是南繹唯一的異姓親王,手中握著明晞府和一萬門生,他可以號令南繹所有的捉妖師。但他只想牽著白樹生的手來到前廳,跪在父母面前,說,我找到弟弟了。從今天開始,廷爭就不再是逍遙自在的少年劍客。傍晚時分,曾皓也趕回帝京,他本不想回到這權(quán)力爭斗的渾濁地方,但他還是快馬加鞭直奔燕王府。廷爭穿了一身素色的小衫,袖口和領(lǐng)口皆是黑色的緞條,腰帶亦是樸素的黑色麻布。他謝絕了所有的來客,因為這些人的目的并不單純——父王是因為奪嫡黨爭而死,所有人都在等他表態(tài),誰都想將明晞府拉入己方陣營。只有曾皓,廷爭請他入內(nèi),但此時已不必向他行禮。“需不需要我?guī)褪终{(diào)查?”曾皓沒有和他寒暄,卻知道廷爭心里最迫切但不能親自去做的事情。繁文縟節(jié)壓在剛剛繼位的燕王身上,所以廷爭只能待在燕王府守靈盡孝。“你現(xiàn)在的處境也不適合到處走動,不過,我想跟你借幾個人,”廷爭飛速掃視四周,說道,“血侍是從明晞府叛變的,但我懷疑他們在明晞府留了內(nèi)線,所以才能順利進出燕王府——我現(xiàn)在不知道該信誰。”曾皓點頭,問道:“你要多少人?”“三個就夠?!?/br>戎策能跑能跳的時間越來越少,大多數(shù)坐在馬車上,最后連清醒著都是件困難的事情。他安慰楊幼清,說是舟車勞頓,但他自己也清楚,這副身體怕是要燈枯油竭。神醫(yī)住在離江十里的商貿(mào)區(qū)之外,先前廷爭給了他們燕王府雜役的令牌做掩護,這才能躲過戰(zhàn)火來到霄山之下。也就是他們趕到霄山的時候,從路邊喝茶的私塾先生口中得知,燕王與王妃被人刺殺,至今不知是何人下手。戎策望了一眼楊幼清,他心里有答案,想要燕王府倒臺的除了血侍還有誰。為求自保,燕王將長子送到北朔,再極力避世,停下明晞府所有的動作,可誰知到頭來,還是被人暗算,一刀割喉。“你想插手?”楊幼清將兩碗云吞面端過來,找了一圈沒找到辣椒醬,只好作罷。戎策搖搖頭,當年初生牛犢不怕虎,現(xiàn)在硬是被楊幼清訓得規(guī)規(guī)矩矩。他見師父轉(zhuǎn)頭的空隙偷偷申勺子過去舀走對方碗里一顆云吞,在裝作若無其事塞進嘴里。楊幼清回頭,只看到戎策燙得鼓起腮幫子,不由得一笑。吃過飯便要上山,但是走到山腰時,去路被一道木門擋住。木門外站著一個身穿淺青色道袍的小道士,手中虛虛握著拂塵。他見到來人,眼睛瞇成一條縫似是還未睡醒,背書一般說道:“公子問道還是求醫(yī)?”“求醫(yī)?!比植咛中卸Y。小道士繼續(xù)背書:“醫(yī)廬易寒道長行醫(yī)只看不治之癥,需以最重要的物件為交換,不知公子是否愿意?”戎策笑著說道:“我最重要的就是我?guī)煾?,難不成還要把他留在這里?”楊幼清被他氣得笑了出來,抬起手反問道:“我是個物件嗎?”戎策急忙搖頭,楊幼清看他臉色越發(fā)不好也舍不得打他,半晌從領(lǐng)口拽出那枚勾玉,問道:“這個你舍得嗎?”“舍得?!比植呋卮鸬酶纱唷?/br>但小道士也聽出來他回答得干脆,搖頭道:“公子最重要的并非是這件配飾。若無誠意,還是請回吧。”“我為人隨性灑脫,錢財都乃身外物,權(quán)力地位更是不稀罕,世界上沒有什么值得我放在心里的東西?!比植哒J真起來,他的性格便是喜歡往火堆里闖,越困難他越起勁。忽然間身后有人開口:“若是我想要你這雙陰陽眼?”戎策猛然回頭,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道士,兩頰消瘦身上更是沒有一點贅rou,幾乎是皮包骨頭。他站在山間小路上,風一吹過寬松的道袍飄忽,隨時都能將他刮跑一樣。“我的眼睛?”戎策不認識這人,那他又如何知道自己天生陰陽眼,“道長這是什么意思,要我挖出來送給你?”道士搖搖頭:“非也,非也,貧道豈是這樣血腥暴力之人?在下是霄山神醫(yī)易寒道長的師弟,二位若是真心求醫(yī),可隨我前來?!?/br>他正要往山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