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1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萬人迷受的白月光、方舟游戲、強(qiáng)行分手之后、聽說我命不久矣、原來你是這種直男、暴君有個小妖怪、開封小酒館、當(dāng)拳界大佬穿成軟飯男后、補(bǔ)牙很貴,家屬免費、天鵝公子
一起來做客吧,到時候肯定不止烤紅薯這一樣好吃的?!?/br>“嗯嗯,”陶姜連連點頭,從小松手里拿過一個系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布包,遞給余舟道,“這是送給余兄的一點小禮物,我相信你肯定會喜歡的?!?/br>余舟從形狀看出來布里包著的應(yīng)該是幾本書,但只有他有,余溫良卻沒有,再結(jié)合陶姜的性格,他心里不由產(chǎn)生了一點微妙的不太靠譜的感覺。等分別后回到村里,余舟跟余溫良說好,先把賀家給的回禮送到家里,然后又帶著賀父送的書跟策問去了文先生家,請先生先幫看過。畢竟余舟現(xiàn)在的學(xué)習(xí)進(jìn)度文先生最清楚,可以幫著安排學(xué)習(xí)的順序。賀云旗父親給余舟跟余溫良的書,大部分都是兩人一起看的,但也有幾本是單獨給他們的。文先生才翻過幾頁后,就開始頻頻點頭。接著迅速地翻動第二本,第三本,還有寫在紙上的策問。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后,他終于把賀父送的資料都翻過一遍,舔了下嘴唇道:“賀公的才學(xué)非我所能比,他送你們的這些書,注釋詳細(xì)易懂,讀之有趣,策問更是別出心裁,就連單獨給你們的書,也是按照你們的短板給的,應(yīng)該是花了不少心思?!?/br>余舟聽完都呆住了,他之前以為賀云旗父親送的學(xué)習(xí)資料是陶姜或者賀云旗誰用過的,再整理一下送給他們,沒想到居然是專人定制。賀父之前又沒見過他跟余溫良,能知道他們哪里有短板,肯定也是詢問了賀云旗跟陶姜。心里不由更加感激。文先生把余舟的那份還給他,“賀公給你的書跟策問都是按照難易深淺的程度排放好的,你一路從上往下看,就出不了錯?!?/br>“好,”余舟應(yīng)下后又道,“等我看完這些后,再跟溫良換著看?!?/br>余舟抱著一堆書回到家的時候,錦川正在淘米煮飯,看到他進(jìn)門,面色便有些古怪。不過也沒說什么。余舟看到了,便不會放過,“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嗎?”錦川遲疑了一下道:“剛才你去先生家的時候,我把你帶回來的東西都拆開收了起來。”這根本沒什么可說的,兩人夫夫一體,他去別人家做客,帶回來的回禮錦川拆了收起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他突然想到了陶姜送的那包書,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便問道:“東西是有什么問題嗎?”錦川問:“你為什么會……買幾本自己寫的話本回來?”57第五十七章豐收余舟屏住的呼吸總算放開,還好,陶姜雖然跳脫了些,但終究還未成婚,沒做出送春什么圖這種事情來。不然光天白日的被錦川逮個正著,就算他說跟他無關(guān)都說不清。錦川對余舟何其了解,從他細(xì)小的表情變化里便猜到,“這書不是你買的?”“陶姜送的,”余舟攤手道,“說我肯定會喜歡?!?/br>錦川聞言也哭笑不得,半響后才搖頭道:“日后他若是知道你就是世外客,不知會作何感想。”余舟想了想道:“所以還是不要讓他知道的好?!?/br>社會風(fēng)俗的問題,除了錦川跟常寧書肆那幾個人,余舟并不打算在其他人面前掉馬,就算是好友一樣。“那話本?”錦川問。余舟:“收起來吧,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br>晚上吃飯的時候,余舟又把今天在賀家遇到的事都跟錦川說了。錦川聽到賀云旗的婚事竟是由那哥兒家找媒人來說的后,頓時來了興致:“不知道賀公子的未婚夫郎是怎樣一個人,我還挺想見見他的?!?/br>“覺得他很勇敢?”余舟大概能猜到他是怎么想的。錦川點頭,“能主動提出跟心儀之人結(jié)親的哥兒,他還是我聽到的第一個?!?/br>“真的?”余舟挑了挑眉,調(diào)笑道,“若是我沒記錯的話,當(dāng)初也是某人主動送我的錢袋?!?/br>錦川飛快地看了余舟一眼,沒想到他居然會把這事拿出來說,頗不自在地道:“我們……這不是不一樣嗎?”“雖然具體情況是不一樣,”余舟道,“但他不是你聽說的最勇敢的人,你自己才是最勇敢的那個,不管是哪方面?!?/br>錦川聞言睨了余舟一眼后,便垂眸安靜吃飯。之后再說了一些陶姜的事情,便是逗趣多一點,錦川都被逗笑了好幾次,用手指擦了下眼角笑出來的眼淚問:“你真的直接跟他說,這段時間來的話,可以給我們收稻子跟挖紅薯?”“是啊,”余舟理所當(dāng)然地道,“聽陳叔的意思,再過十來天,稻子就該收割了。至于紅薯,等收完稻子應(yīng)該也快了吧。”稻子還有陳叔幫看著,而且收割之前,村里還會舉行秋收儀式,余舟不用擔(dān)心錯過收割時間。紅薯卻完全不同,余舟自己是不太確定具體的時間,只隱約記得是打霜前后,村里其他人也沒經(jīng)驗,不能給出建議。而且今年全村就他跟陳叔家種了紅薯,陳叔家種的還不到他家的五分之一。所以確認(rèn)紅薯長沒長好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隔段時間去地里刨一窩出來看。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便到了秋收的日子。跟夏天那次收早稻不同,這次不僅僅只是谷子的收割,還有花生等等其他作物,把這些東西都收回來后,就意味著今年的收成已經(jīng)到頭,之后只需種一些能夠越冬的小麥跟蔬菜,就該準(zhǔn)備柴火過冬了。所以村里人相當(dāng)重視。前一天上午上完課后文先生就給余舟放了假,村里又每家?guī)蟽蓸硬?,各自湊上一些米,全村人一起吃了一頓秋收宴。余舟跟錦川都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兩人興趣濃厚,一點也不吝嗇地帶了一大盆魚跟一大盆rou過去。或許是因為馬上要秋收了的緣故,村里即便是最窮的人家,也比往常要大方得多,家里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也都是準(zhǔn)備的葷菜,所以余舟跟錦川帶的那兩大盆魚跟rou也不算多特別。每逢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