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放下手中托盤,給二人斟上茶,淺笑問道:“不知二位公子此時前來,是為‘默’還是為‘音’?”這是寄雁閣特有的一種問法,一般晚間最熱鬧時來此的少爺公子大多都是為了看歌舞或是聽?wèi)?,也就是為“音”而來?/br>而白日里來的人,有些不是為了消遣,而是江湖人為了尋個僻靜的角落行一些隱秘的聯(lián)絡(luò)或交易,這種就稱為“默”。若是遇上這樣的,一般寄雁閣會為他們安排一個帶有隔音夾層的包房,并且自覺回避,不去打攪。季青臨沒太聽懂她的意思,估摸著應(yīng)該是什么行話,便看向解無移等他來答。解無移道:“為‘音’。”女子有些意外,畢竟白日里要來聽曲聽?wèi)虻倪€是少有。不過她顯然也見過不少世面,只頓了一瞬便繼續(xù)含笑問道:“那么公子是要聽曲,還是聽?wèi)???/br>這下季青臨聽懂了,連忙笑道:“我們是來聽?wèi)虻??!?/br>女子聞言頷首,從衣袖里掏出一方錦帕展開,遞給季青臨道:“這是今日戲牌,不知公子要聽哪一出?”季青臨接過那帕子點頭致謝,垂眼去看那上面的戲名。這帕子上的字都是以絲線作繡,看著很是精致。“瑤山醉月,浮生嘆,錦衣行……”季青臨挨個念著這些名字,卻是完全看不出這名字所代表的故事,一時有些發(fā)愁,將帕子遞給解無移道:“你看過這些嗎?知不知道哪個比較好看?”解無移接過帕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卻是將帕子折起遞還給那女子道:“我二人今日來此,是想點一出。”作者有話要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拙右?/br>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S庭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處椎?/br>第25章幻夢一曲四季山季青臨有些奇怪,四季山?方才那帕子上好像沒見有這名字。那女子也是愣了一下,依著寄雁閣的規(guī)矩,都是當(dāng)日他們唱什么,客人便聽什么,即便是大戶包場點戲,也是按照當(dāng)日的戲牌來,極少有人破了這規(guī)矩非要點當(dāng)日戲牌上沒有的來聽。解無移見她遲疑,自袖中拿出一顆穿了紅線的黑曜石來遞給她道:“煩請姑娘將此物交給班主,他自會明白?!?/br>那女子一聽,便明白這位客人與自家班主大約有些交情,接過那黑曜石微微福身道:“那便請公子稍待,容我前去安排?!?/br>待那女子下樓,季青臨好奇道:“你認(rèn)識這里的班主?”解無移點了點頭。季青臨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湊近解無移眨眼笑道:“那是不是在這里聽?wèi)虿挥没ㄥX?”解無移一怔,沒想到他還惦記著這個,也不知這些年銀鑼都給他灌輸了多少財迷思想,只好無奈道:“對。”季青臨抬眉一笑,似是放下心來,繼續(xù)問道:“方才你點的那出是講的什么?”解無移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放下杯子道:“水鏡神尊?!?/br>季青臨有些意外,心道沒想到這人還挺有心,方才不過是在車上多問了兩句,他就特意點了一出講水鏡神尊的戲來。不過這倒真是引起了季青臨的好奇心,自打入宮他已是數(shù)次聽人提及這位神尊,就像冥冥之中有什么牽引著他一步步探尋這位神尊一般。等了沒一會兒,樓下有人從側(cè)門走入,到正中的戲臺邊忙碌了起來。幾個小廝將四周有光透入的門窗一一闔上,垂下了遮光的幕簾,堂中頓時暗了下來。戲臺邊緣搬上了一架四排的編鐘,一名琴師抱著自己的琴放到了臺角琴案之上,旁邊還立了一位秉著竹笛的少年。那幾名小廝將臺子四角的燈奴點燃,然后放下了戲臺正后方卷著的幾塊背景幕中的一塊。幕布垂下時,季青臨不由微微張大了雙眼。那是一副巨大的絹布山水畫,中間畫著一汪清澈見底的湖泊,周圍環(huán)繞著四座高山。那四座山色澤各異,第一座主色淺青,上有淺草輕柳,點點浮花,第二座主色墨綠,古樹參天,郁郁蔥蔥,第三座主色鮮紅,楓林浸染,落葉紛飛,第四座主色雪白,冰錐倒掛,銀裝素裹。季青臨頓時恍然,難怪這出戲叫做“四季山”,原來還真是山如其名,宛如四季并存。“這是水鏡神尊住的地方?”季青臨好奇道。解無移點了點頭,季青臨贊嘆道:“嘖,果然仙境就是不同凡響?!?/br>戲臺已經(jīng)布置妥當(dāng),那位秉著笛子的少年將竹笛湊到嘴邊,隨著一陣悠揚的笛聲,四周暗處有淡淡霧氣飄散而出,很快便將整個戲臺籠罩得猶如仙境一般。臺側(cè)陰影中緩緩走上一名廣袖輕衫的男子,他腳步輕盈,似踏云而上,眨眼間便已至臺中,廣袖輕揮,腳下霧氣便隨著袖下帶起的清風(fēng)而微微波動。昏黃燭光映照在他的身上,因距離太遠(yuǎn)看不清樣貌,但大致能夠猜出他約莫扮演的是水鏡神尊。“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那年山下,春寒綠蟻,浮沉一杯序曲。蘭舟輕搖,林間飛鳥,澗溪渡影清如許。炊煙裊裊,暮光微渺,云深復(fù)環(huán)繞……”吟唱聲起,那如泉如瀑的音色一出,立刻便吸引了季青臨的注意,令他忍不住屏住了呼吸,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臺上之人的一舉一動。一段唱罷,臺側(cè)又有一人款款行上,他身著杏黃衣衫,腰間佩劍,于霧氣繚繞中行至“水鏡神尊”身側(cè)。“你策馬踏過,叢林淺草,回眸落花紛飛縹緲。山外一抹余暉映照溫柔唇角,無言靜處風(fēng)還笑。天星清輝,銀河迢迢,對飲淺酌不勝杯杓。誰嘆溝渠靜默苦候明月來照,春眠微雨不覺曉……”臺上二人于云霧中相攜而游,所過之處落英繽紛,背景幕緩緩降下第二塊,山巒未變,空中卻已是日月更迭,變?yōu)殂y河璀璨,繁星點點。“明知鏡花水月終無影,奈何癡心偏向苦山行,等遍云卷云舒長空雪落盡,不見舊時雙燕銜草新。明知風(fēng)花雪月本無心,卻是驚鴻一瞥動了情,從此料峭春風(fēng)不忍吹酒醒,只當(dāng)匆匆相遇別離,皆是夢境……”杏黃衣衫的男子于云霧中退下,只留“水鏡神尊”靜靜立于臺中,望著那人離去的方向。幕布降下第三塊,山中已無四季,空余皚皚白雪,將一切掩埋。“水鏡神尊”緩緩坐下,靠于一旁的假石之上,閉上了雙眼。臺下四周黑暗里有幾人低聲同唱道:“山下枕石而眠,醉夢初醒……”大雪紛飛之中,杏黃衣衫的男子重新回到臺上,神色汲汲,四處尋覓,而后跪坐于“水鏡神尊”身側(cè),伸手輕輕拂去他額間碎雪。琴音收,笛聲畢,編鐘最后一響宛如一聲輕嘆。季青臨靜靜地看著臺上的燭火暗下,伶人退下戲臺,幕布被卷回架頂,直到四周門窗重新打開,夕陽的余暉投進(jìn)閣中,他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