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言情小說 -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在線閱讀 - 分卷閱讀58

分卷閱讀58

    他們其實以前也選種,只不過沒有這么精細(xì),而是粗略地挑選出一部分飽滿的種子進(jìn)行播種,不會細(xì)分到這樣的程度。而如今,效果也可想而知,哪怕每畝地能多收一斗糧食,對于這些佃農(nóng)來說,都是極大的勝利。要知道,主家說了,誰負(fù)責(zé)的土地有一定的增產(chǎn),都會得到相應(yīng)的賞賜。這由不得這些佃戶不上心。

    不過,再如何精耕細(xì)作,稻米的產(chǎn)量也是比不上都沒怎么經(jīng)過馴化的紅薯的。

    因此,當(dāng)紅薯的產(chǎn)量出來之后,整個皇莊都沸騰了。

    杜氏這幾年大多數(shù)時間都住在皇莊上,原本她正在飼弄著幾株菊花,其實不是什么名貴的品種,不過,顧衡找了個積年的老農(nóng)過來,嫁接過幾次,這些菊花一株上頭就能開好幾種顏色的花,杜氏對此很感興趣,這會兒正拿著剪刀修建上頭的枝葉,想要將這盆即將盛放的菊花做個漂亮的造型出來,然后就聽到了外面?zhèn)鱽淼臍g呼聲。

    “怎么了,是不是恒兒又做出什么新東西了?”杜氏放下剪刀,問道。

    一邊幫著杜氏收拾她修建的枝葉的徐嬤嬤連忙說道:“應(yīng)該便是如此,奴婢這就帶人去打聽一下!”

    杜氏點了點頭,說道:“去吧,打聽好了回頭告訴我!”不管是什么人,八卦都是本性。杜氏之前在顧家的時候,很多時候心有顧忌,有的事情,心中就算是好奇,也只能私底下等著不知道幾手的消息傳過來。如今到了莊子上,杜氏就自在多了。這邊不用考慮顧家的政治立場,也不用面對妯娌和兒媳婦明里暗里的試探,小兒子雖說很忙,但是是個孝順的,有什么好東西都不忘給她送一份,還有各種打發(fā)時間的玩意,她甚至都懶得去想顧府那些破事了。如今在這里,她盡可以放飛自我。

    徐嬤嬤當(dāng)下帶著幾個人出去打聽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然后就聽到有人說什么:“甘薯收上來了,一畝地看起來足足十二石!”還有人在那里喊著:“什么十二石,我覺得起碼有十五石!”

    當(dāng)日就算是盡力剪下枝葉進(jìn)行扦插,也不過就是種了不到四畝地,分種在上中下三種不同的土地里,問題是,皇莊上就算是下田,也比得上外面所說的中田呢,因此,產(chǎn)量是真的比較可觀。

    徐嬤嬤雖說是家生子出身,卻不是那等什么都不知道的,她從小跟著杜氏,每年杜氏陪嫁的莊子交租的事情,她都會參與其中。杜氏的莊子正常情況下租子是五成,這已經(jīng)算得上是寬厚了,畢竟,以杜氏的身份,她莊子上的佃戶除了要交人頭稅,是不需要交田稅的。

    因此,一畝地到底能收多少糧食,徐嬤嬤心知肚明,這會兒一聽什么十二石,十五石,頓時就覺得荒謬不堪。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人群往前走去,她倒是想要看看,那個所謂的甘薯到底是什么東西。

    然后,徐嬤嬤就看到了這輩子她最震撼的場面,堆成山一樣的還沾著一點泥巴的紅薯被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泥土,放到一個布袋里面一個個稱重,沒稱一次,都會引起一陣歡呼。

    顧衡對于這些紅薯其實不怎么滿意,個頭不夠大,就跟后世吃過的那種紫薯差不多大,皮還比較厚,老實說,沒什么吃頭。不過,這個時代的人餓得多了,看起來估計連皮一起啃,也就不會在意皮厚不厚了。

    但是,比起稻麥來說,哪怕這些切開來曬成干,產(chǎn)量也比稻麥大多了,最重要的是,這玩意比起其他來說,更能扛餓,就是吃著容易燒心,最好還是能夠搭配著稻米和面粉一起食用。

    在場這些佃戶卻管不了這許多,他們興沖沖地將四畝地的紅薯都稱了一遍,然后數(shù)字也出來了,就算是下田,也有一千三百斤左右的產(chǎn)量,而上田足足兩千斤出頭,所有人都瘋狂了,就算是去掉一半的水分,這個產(chǎn)量也足以叫人瘋狂了!

    徐嬤嬤看得目瞪口呆,她找上了坐在一邊,還有些不滿意的顧衡,輕聲問道:“恒少爺,這是什么,產(chǎn)量這么大!”

    顧衡說道:“這是找海商從南洋那邊帶回來的糧種,叫做甘薯,也有叫紅薯的,今兒個弄一點,給大家嘗一嘗!”

    一群佃戶也早就對此很好奇了,這個能夠叫做甘薯,應(yīng)該是甜的,后世的人很難想象這個時代的人對于甜味的渴望,后世大家要講究低糖飲食,而只要有可能的話,這個時代只怕個個都是甜黨。

    其實紅薯這東西,要放幾天才能變得更甜,不過,如今既然收上來了,還是可以讓大家嘗嘗看的。

    因此,顧衡叫人挑了一些出來,可以用來蒸著吃,煮著吃,烤著吃,對于富貴人家來說,還能用來炸著吃,或者是打成泥來做點心。

    顧衡又叫人選了一些出來,叫徐嬤嬤帶回去,讓廚子做點精細(xì)的出來給杜氏她們一塊嘗一嘗。今兒個算是晚了,明兒個還得挑出一些比較飽滿的出來,連同菜譜一起送到宮里去。

    徐嬤嬤不是那等毫無見識的人,在知道了甘薯的產(chǎn)量之后,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往回跑,她得告訴杜氏這件事,而杜氏呢,在聽到這件事之后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自家兒子徹底安全了!

    沒錯,徹底安全了!在農(nóng)業(yè)時代,誰能夠讓百姓填飽肚子,那就是圣人。說孔夫子是圣人的,起碼下面的百姓是未必肯認(rèn)的,孔夫子的一堆徒子徒孫一直榮華富貴,但是百姓并沒有從儒家的道理里頭得到什么好處。要是墨家、農(nóng)家還在,說不得百姓對他們的觀感更好一些。儒家從來都不是站在普羅大眾這個階層的,所以,有宋一代,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在官員眼中,他們這些學(xué)習(xí)儒家的士人才是民,至于百姓,那就是韭菜!

    但是,民意這種東西,你是真不能忽視,在尋常的事情上,老百姓是真的很健忘,因為這些其實跟他們沒什么關(guān)系,而如果顧衡能夠讓天下百姓都填飽肚子,那么,顧衡就是全天下的恩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改變封建王朝兩三百年就是一個輪回的命運。畢竟,到了王朝末年,大家面臨的都是差不多的情況,老百姓沒有土地,沒有飯吃,最后,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跑去造反了!

    天下一亂,自然是群雄并起,然后就完蛋。不是所有的朝代都能夠像漢室一樣,都到了那份上了,還有個大魔導(dǎo)師來個隕石召喚術(shù)中興大漢的。當(dāng)然,唐朝那會兒也能勉強(qiáng)算中興,可惜的是,安史之亂之后,若是能夠徹底削去那些節(jié)度使的兵權(quán),重新將權(quán)柄收歸中央,中興才算是名至實歸,否則的話,其實戰(zhàn)后的紅利,很大一部分都是讓那些節(jié)度使給拿走了。而中央的紅利,還得跟一幫仕宦貴族分。

    杜氏就算是讀過一些史書,也很難想清楚其中的道理,但是她明白,這甘薯若是能夠在中原大多數(shù)地方推廣開來,那么,顧衡就是足以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