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張水生的皮衣在身上穿了一天,到家的時候也沒脫掉。 他哥不在家,家里只有一個眼睛看不見的爺爺,他就是想顯擺沒人看。 張水生今天就在火車站訂了票,明天中午就坐火車去特區(qū)。 要不是想著哥哥今天不在家,爺爺沒人照顧,他恨不得今天就飛去特區(qū)。 這皮衣一看,就得特別好賣。 這五件男式的皮衣,他打算給自己一件,哥哥一件,再給那鄭老師送去一件,最終也就剩下五件了。 上次劉大銀給他的皮衣他賣給港島的商人,是四百一件,這次的皮衣,最少也得賣四百五吧。 不得不說,這鄭老師的確有兩把刷子,這設(shè)計出來的衣服穿在身上,賊他媽的好看。 以前張水生總以為這皮衣是男人穿的,可沒想到,這鄭老師還設(shè)計了女式的。 女式的皮衣,就連省城的供銷社都沒得賣。 張水生突然改了主意,這女式的皮衣他一件也不帶到特區(qū)了,就在這省城賣。 去年買他兔皮襖的那幾個姑娘家里可都有錢,三百塊的兔皮襖都眼都不眨的買下了,這更時興的女式皮衣她們想必也會感興趣。 張水生想的心熱,出門給人打電話去了。 劉大銀的皮坊干的熱火朝天,郭老漢的大孫子,朱福貴的兩個兒子全都被找來做工了。 現(xiàn)在一個月能出十多件皮衣,劉大銀一件賺一百多塊錢,十件就是一千多塊錢。 張水生把皮衣拿到特區(qū)那里,給一個從港島那邊過來,專門倒騰服裝的小商販看了。 那小商販在港島的商業(yè)街上有一家店,專門賣衣服。 那小商販一眼就相中了張水生拿來的女式皮衣,男女式皮衣一件四百六的價格收購,一轉(zhuǎn)手就賣一千多元。 這可是真羊皮啊,港島面積小,真皮的服裝一向都是貴的不得了,在大陸幾百塊錢就能買到真皮的衣服,不僅質(zhì)量好,款式還時髦,比那些大的服裝廠生產(chǎn)的皮衣一點也不差。 這皮衣掛上半天,就被人買走了,后來更是一上架就被搶光了。 連帶著他家的小店,在港島的年輕人中都有了一定的名氣。 這皮衣賣得好,劉大銀把郭老漢的大孫子,朱福貴另外兩個兒子都招了來。 這么多的工人,一個月能做二十多件皮衣。一件皮衣劉大銀賺一百多塊錢,二十件皮衣就能賺兩千多塊錢。 這說出去,都沒人敢相信。 要不是好的羊皮不好買,加上劉大銀不讓朱福貴和郭老漢做的太快,要他們慢工出細(xì)活,這皮衣做的還得快,一個月能出更多的皮衣。 劉大銀和李三順把皮衣的價格捂得死死的,誰也不敢告訴,就怕有人看到紅眼病,把他們給告了。 這省里縣里村里,干買賣的是一天比一天多。 郭老漢家在的縣本來就是全國有名的“皮草之鄉(xiāng)”,已經(jīng)有人開始做皮毛活計了。 還有人開始大規(guī)模的養(yǎng)兔子,雖然這大規(guī)模也就幾十只,甚至不到一百只,可跟以前偷摸著養(yǎng)幾只兔子比起來,的確能看到國家政策的變化。 皮衣賣得好,張水生對這買賣上心無比,畢竟這是他最賺錢的買賣了。 他又找到鄭老師,請他又設(shè)計了一款皮衣。 這款皮衣樣式更簡潔,除了兩個口袋,這皮衣上什么裝飾也沒有,而且這皮衣也不會是扣扣子的,是拉鏈款式的。 為了搞到拉鏈,張水生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的。 這皮衣一上市,就受到了歡迎,都不用賣給港商,張水生認(rèn)識的那些商販就給包圓了。 有人看張水生皮衣賣得好,也開始做起了皮貨生意。 只不過做的好的還是少數(shù),張水生和劉大銀的皮衣還是賣的很好的。 到了冬天,刨除流動資金,劉大銀家里在銀行里已經(jīng)存了一萬六千多塊錢了。 是名副其實的“萬元戶”了。 縣里有三家銀行,劉大銀在每家銀行都存了錢,不僅這樣,還分別存入家里三個人的名下,這樣每個存折上也就一千多塊錢,總算不那么顯眼了。 李家的日子在慢慢變好,劉大銀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是舊的吧,可到底也算是“有車一族”了。 兩個小孫子穿的雖然還是舊衣裳,可都吃的白白胖胖的,比村里那些孩子長得都要可愛。 自從張水生跟劉大銀說了布票可能會取消,土地也有可能包產(chǎn)到戶,劉大銀就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聾子瞎子,根本就聽不到看不到國家的政策,所有的消息都是從別人的嘴里聽來的。 這怎么能行,要是國家的政策再有變化,她不知道,豈不是耽誤了大事。 劉大銀去郵局問了,她要是訂報紙的話,整個大田鎮(zhèn)也只有她一個人是個人訂報紙的,郵局根本就不給送。 這自己訂報紙不行,那到哪里去搞到報紙。 劉大銀在家里左思右想,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整個涼河縣,能有報紙的地方也就是縣委大院,各個機(jī)關(guān),學(xué)校,工廠等地方。 報紙最多最全的,就是縣委大院了。 劉大銀騎著自行車就去了縣城。 這這有了自行車就是方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速度快了,也輕省了。 到了縣城,劉大銀直奔縣委大院。 劉大銀在縣委認(rèn)識的人只有三個,一個是縣長,一個是楊秘書,還有一個是韓冬青。 這縣長是縣里最大的官,每天忙得不得了,韓冬青和她的關(guān)系雖然說不上是仇人,但也不好,只有一個楊秘書,劉大銀見了還能說上兩句話。 劉大銀在縣委大院的墻根底下蹲了大半天,終于見到了下班的楊秘書。 劉大銀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來意說明了,楊秘書考慮了一會兒就答應(yīng)了,把沒用的舊報紙給劉大銀。 每十天劉大銀到縣城跟楊秘書拿一次報紙,劉大銀要給錢,楊秘書說什么也不要。 這楊秘書不要,劉大銀不能總空著手吧,劉大銀每個月都給楊秘書一些自留地里種的東西,也算是個心意。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5-2619:24:01~2020-05-2820:33:0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秦月晴2瓶;阿能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57章 種馬文里的炮灰 劉大銀從縣城取了報紙回來,先往家里去了一趟。 這年底皮衣生意好,劉大銀和李三順都好幾天沒回家了,幾天沒見孫子,劉大銀還怪想他們的。 劉大銀不在家,李留柱承擔(dān)了家里所有的家務(wù),除了看孩子,洗洗涮涮這些活他也都包了。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