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現(xiàn)在是大學(xué)放假期間,大學(xué)校園里并沒有多少人。 大太陽照在地上,劉大銀和張水生挨著墻根走,邊走邊說話。 “劉姨,那扣子我已經(jīng)找好了,圓的方的都有,就是內(nèi)襯,可能還要再等幾天?!?/br> “小張,等鄭老師的樣子出來,咱們找誰做?”劉大銀不是第一次來這所大學(xué),可每次來,她都跟沒見過這里似的,忍不住左右張望。 這可是大學(xué)啊,以前劉大銀想也不敢想能來的地方。 “這么多的布料,衣服得做兩三萬件,咱們得找多少人呢?”劉大銀問張水生。 “劉姨,這個問題我想過了,等鄭老師的樣子出來,咱們先找人在省城做。我在省城也認(rèn)識幾個做衣服的裁縫,咱們請他們先裁剪好了,再分包給家里有縫紉機的婦女,一臺縫紉機一天怎么也能做三四件衣服,咱們多找?guī)讉€人,一天怎么也能出一百多件。畢竟這省城有縫紉機的人家不少?!?/br> 劉大銀想了想,又問:“這西裝做好了,用燙嗎,咱們是不是還得找一臺專門燙衣服的機子?!?/br> 張水生一拍腦袋:“劉姨,這個我倒是忘了,是得找一臺專門燙衣服的機子,這個包在我的身上。劉姨,我是這么想的,咱們租一個大院子,把所有的裁縫師傅都請到一起,裁剪好了咱們就往外包,來領(lǐng)活兒的必須是熟人帶熟人,生人咱們不要。西服做好了咱們收上來還要找一個專門的人來檢查一遍,檢查沒問題了咱們就給工錢?!?/br> “這租的房子必須得可靠,還得找?guī)讉€保安,畢竟咱們這布料什么的也挺值錢的。小張,找人的事就交給你來做,你在省城比我熟?!?/br> 他們已經(jīng)出了工業(yè)大學(xué)的門口,公交車就停在不遠(yuǎn)處,可劉大銀和張水生誰也沒提上車的事,在這七月的太陽底下慢慢走著。 “行,這事就包在我的身上?!?/br> “我在省城也認(rèn)識好幾個沒工作的婦女,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里也都有縫紉機,我去問問她們,愿不愿意在家里做活?!眲⒋筱y說道。 她以前租房子的時候,院里就有兩個婦女,平日里找些零活干,掙點錢補貼家用。 “小張,你說咱們這做一件西服給多少工錢?” 張水生也犯了難,這工錢給少了人家不愿意干,給多了自己就賺的少了。 “劉姨,這到裁縫鋪找人做一身衣裳是八毛錢,咱們外包的西裝不用自己裁剪,不如就四毛錢一套,你說怎么樣?” 劉大銀在心里想了一下,這一臺縫紉機一天怎么也能做四五件衣服吧,加上釘扣子的功夫,按四件算好了,四毛錢一件就是一塊六毛錢,一個月也四十多塊錢呢,價格不低了。 劉大銀同意了這個價格,“行,就按你說的辦。還有一樣,這第一次給咱們做活的人,得收一點押金,這一次也不能拿太多。” “行,劉姨,就按你說的辦?!?/br> 兩人又商量了一回雇人的工資,就分開了。 張水生要繼續(xù)去找內(nèi)襯,劉大銀要去她以前的房東那里雇人。 房東的女兒曾經(jīng)給劉大銀發(fā)過傳單,劉大銀挺喜歡那個小姑娘的,落落大方,性格開朗。 劉大銀想雇她檢查做好的衣服,一個月給她三十塊錢。 還有她的幾個小姐妹,劉大銀也想雇了來,這衣服裁剪好了得收拾歸置起來吧,這要是有人來領(lǐng)活得有人放活吧,熨燙好了的衣服得疊好吧,這要的人可不少。 剛才她就跟張水生說好了,雇上幾個工人。工錢先不說明白了,反正一個月二十多到三十塊錢,一天上八個小時的班,要是加班,再另外給加班費。 等到開始干活,再把工資給定下來。 第74章 種馬文里的炮灰 張水生在省城找了一遭,房子倒是有合適的,可這保安門衛(wèi)不好找。 這些布料什么的可不便宜,這保安門衛(wèi)得是自己人,知根知底的。 最后兩人一商量,干脆把干活的地方放在張水生家里。 他家院子不少,空房子也有兩間,正好干活用。他又把自己的表哥找來,給他幫忙看門。 這房子定了下來,張水生繼續(xù)忙著去找燙衣服的機子,劉大銀借了一輛板車,和李三順把自己家的布料拉到張水生家里。 等到家里騰出地方來,劉大銀還要去第三紡織廠把剩下的布料運到家里來。 這三千塊錢她已經(jīng)攢夠了,就等著家里騰地方了。 布料搬了一半,李三順在前面騎著板車,問坐在后面的劉大銀:“你說咱們費這么大的功夫把布料搬到小張家里,干嘛不直接把紡織廠剩下的布料運到這里?等到這些布料用完,咱們還得再運一趟?!?/br> 劉大銀在后面一拍腦門,說道:“我怎么沒想到?咱們付了錢,讓紡織廠直接把布料送到小張家里多好,這咱們不是白做了那么多的工。” “這布料都運了一半了,咱們還是運完吧?!?/br> 劉大銀坐在板車上自己嘟囔:“真是明白人做懶工,白白耽誤功夫了?!?/br> 三天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劉大銀和張水生提著禮物再次去了鄭老師家里。 這鄭老師不僅設(shè)計出了西裝樣子,還自己做好了一身,穿在了心上。 這大熱的天,扇著扇子人們還恨不得少穿兩件衣服呢,這鄭老師倒是好,穿著一身厚厚的西裝,也不怕捂出痱子來。 這話劉大銀也只在心里想了想,當(dāng)然也不會問出口了。 鄭老師看來很喜歡這套衣服,還在劉大銀和張水生面前轉(zhuǎn)了個圈,好讓他們看個清楚,“這都多少年沒在國內(nèi)穿過西裝了,我還以為這輩子再也穿不上西裝了呢,沒想到還有穿上的這一天。以后你們再弄來不一樣的料子,只管來找我,我一定給你們設(shè)計出好看的衣服?!?/br> 張水生和劉大銀對著鄭老師好一頓感謝,又留下了三百塊錢辛苦費。 鄭老師是個能耐人,設(shè)計出的衣服都那么好看,這關(guān)系可得維護好了。 張水生和劉大銀在路上就說好了,等到西服賣出去,他們還要再來感謝鄭老師一回。 要是沒有鄭老師,他們的皮衣也不能賣的這么好,這次的西服,也一定能賣的很好。 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所有的一切都準(zhǔn)備好了,就等著裁縫師傅到位了。 這西服師傅還真的不怎么好找,畢竟這國家都這么多年不做西服了,真有那西服師傅,年紀(jì)一定都不小了。 劉大銀和張水生一商量,反正鄭老師的樣子都出來了,干脆就找普通的裁剪師傅,只要能看得懂服裝裁剪圖就行。 張水生找了兩個裁剪師傅,一個熨燙的工人,每天給他們?nèi)龎K錢,劉大銀找了四個小姑娘,每天一塊錢,無論是裁剪師傅還是小姑娘,每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