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
貨物擺好,有那擺的快的,已經(jīng)開始叫賣了。 張水生在家里用硬紙板做了一個大牌子,上面寫著西裝的價格,自己的地址和電報號碼。 這西裝一擺好,劉大銀就開始叫賣了,“西裝,洋氣好看的西裝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洋氣好看又便宜的西裝啊?!?/br> 她的嗓門大,嗓子粗,在一眾叫賣聲里一聲而響,獨占鰲頭。 張水生也沒閑著,穿上一件西裝上衣,戴上自己的□□鏡,手里還拿著一件西裝上衣來回抖摟,聲嘶力竭地喊道:“西裝,港島那邊剛過來的西裝,跟明星一個樣式的西裝,市場獨一份的西裝啊?!?/br> 這張水生說的沒錯,西裝在市場上的確是獨一份的。 反正劉大銀舉目四望,就沒看到有賣西裝的。 張水生和劉大銀叫賣的賣力,加上西裝“物以稀為貴”,他們的攤位前很快就圍了一圈人。 這西裝的價格都寫在了紙板上,有人問到:“一套西裝三十元,也太貴了吧?普通衣裳一套也就十幾元,你這個是人家的兩倍了?!?/br> 劉張水生手里高舉著西裝,笑著說道:“貴,這‘物以稀為貴’,你看看這整個服裝交易市場,有第二家賣西服的嗎?再說了,我這西裝可是從港島那邊過來的,貴一點不很正常嘛?!?/br> 圍觀人喲好幾個笑了出來,說道:“好了,攤主,你就不要說大話了。咱們都是老油條了,誰不知道誰啊,這整個服裝市場的賣家,十家里得有九家號稱是從港島過來的,其實呢,還不是自己在家里做的。你這西裝恐怕也不是港島過來的,要真是港島那邊過來的,這一套還不夠人家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呢?!?/br> 圍觀的人紛紛附和,都笑的合不攏嘴。 張水生也不惱,笑嘻嘻道:“我這西裝的確不是港島過來的,但是一個大學老師親自設計,以前做西裝的老師傅裁剪的。零賣四十一套,二十件以上三十五一套,四十件以上三十一套。想買的趕緊過來看看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br> 已經(jīng)有好幾個人圍了上來,扯著一件西裝摸摸看看,還要人不顧這么大熱的天,穿上一件西裝讓同伴們品評。 這看得人多了,自然就有買的。 劉大銀注意到一個人,從攤位前看了看就走了,過了好大一會兒他又回來了,開始和張水生講價。 張水生和劉大銀早就已經(jīng)商量好了,這西裝一毛錢的價也不講。 那人講了半天價,看張水生和劉大銀沒有降價的意思,一咬牙要了二十套西裝。 要不是他錢沒帶夠,他一定得多要幾套。 算完賬,劉大銀給了他一張名片。 這是張水生找人印刷的,劉大銀一開始還不知道這個小紙片有什么用,等張水生給她解釋了,她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用的。 這看得人多,買的人少,這一上午下來,才賣出了六十多件西裝。 趁著沒人的功夫,劉大銀問張水生:“咱們這賣的也太少了吧?” 張水生已經(jīng)把西服脫了下來,□□鏡也摘了下來,靠著樹使勁呼扇自己的右手,聽到劉大銀這樣問,他也不呼扇了,給劉大銀解惑:“劉姨,你別急這才多長時間啊,這看得人多,就證明咱們的西裝有市場。他們看了,這中午回去尋思尋思,等到下午就回來買,你看著吧,等到下午來的人準多,咱們這一天準能賣出一兩百套?!?/br> 張水生這嘴就跟開了光似的,到了下午,來買西裝的果然多了起來。 這一天一共賣出了一百八十一套西服,有一個人只要了一套,說是結(jié)婚的時候穿。 不僅賣出了這么多的西服,張水生的名片也撒出去不少。 劉大銀樂的不行,回去坐在招待所里的沙發(fā)上,把所有錢數(shù)了一遍又一遍。 數(shù)完了跟坐在沙發(fā)那一頭的張水生說道:“一套西裝大約用三米布料,一米布料一毛多,三米算四毛錢吧,加工費是一套四毛,這就是八毛,內(nèi)襯扣子什么的加起來兩塊錢,在加上一塊錢的零碎費用,就是三塊八毛錢,就按四塊錢的成本算,就算是批發(fā)三十塊錢,咱們一套也能賺二十六塊錢?!?/br> “水生,咱們發(fā)了?!?/br> 一套二十六塊錢,一百套就是兩千六百塊錢,八十套就是兩千零八十塊錢,這加起來就是四千六百八十塊錢,還有零賣的一套,加起來就是四千七百多塊錢,她和張水生一人能分兩千多塊錢呢。 這還是一天賣的,要是那些西裝都賣出去,他們得賺多少錢。 一向精明的劉大銀,此時難得的暈乎乎了。 她知道只西裝賺錢,可沒想到如此賺錢。 張水生也難得的傻了一下下,不過他自持是個“時代弄潮兒”,才不會被眼前這一點點小錢給弄的心生蕩漾呢! 接下來的一天,西裝更好賣了,五百套西裝用了三天,都賣完了。 張水生和劉大銀商量,要去沙村玩一下。 劉大銀沒來過特區(qū)的,對這里一點也不熟悉,不由問道:“沙村是啥地方?” 張水生給劉大銀解釋:“沙村是離港島最近的地方了,從哪里可以清晰的看到港島。” 聽人說,港島是一個天堂般的地方,那里的人都住著高樓,糧食多的吃不完,出門就開著汽車。 過得是神仙也比不上的日子。 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有大幾百塊錢。 劉大銀對這被夸上天的港島,心里自然是好奇的,“那好,咱們?nèi)タ纯??!?/br> 沙村離港島最近的地方,只有一條河的距離。 兩邊用鐵絲網(wǎng)隔開,有拿著槍的軍人看守。 張水生跟劉大銀小聲說道:“這里就是‘逃港’的地方,離這里近的村子,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跑去香港□□工,有的村子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br> 對面的港島在陽光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正在蓋的大高樓,已經(jīng)蓋好的大高樓,開在路上的汽車,甚至就連對面人穿的衣服都能看清楚。 那真的是神仙一般的地方。 有不少人在拍照,劉大銀也去照了幾張相。 相片不能當天出來,要明天才能洗好,劉大銀留了地址,等相片洗好后會給她寄回家的。 照完相,張水生壓低聲音神神秘秘的問劉大銀:“劉姨,你要不要買些東西?” 劉大銀看他這樣子,也壓低聲音問道:“你搞這么神秘干什么?買什么東西還不能正大光明的說了。” 張水生邊走邊道;“劉姨,這邊離港島近,經(jīng)常會進來一些水貨,像什么收音機,錄像機,電飯鍋什么的,都不要票就能買到?!?/br> 劉大銀聽了有些心動,但想到一會兒還得坐火車,還是搖搖頭:“我還是不買了,帶著那些東西不好坐火車?!?/br> 張水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