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成不了大才,日后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孫閣老點點頭:“正是這個道理,可惜,只選勛貴子弟入宮,否則為父都有些心動啊。不說成才不成才的,單只是這份與皇帝同窗的交情,就是與旁人不同的啊。”大兒子也明白了,點著頭道:“就是一樣的罪過,別人砍頭,他只是流放??赡苓€沒走呢,就遇見個大赦,人就回家了。然后以為這就要回老家種田當個老百姓了,可是陛下想起他來了,又把他召回去了?!?/br>“你這是個什么破比方!”孫閣老這是有涵養(yǎng),否則他立馬就得抄起茶壺來,潑大兒子一臉。“父親,大哥說得挺對的。要不然……您等過幾日上朝的時候,跟陛下說說,能不能把官員的子嗣也算進去?”小兒子這次卻跟大哥同一戰(zhàn)線了。“……”孫閣老把茶杯端了起來,道,“再看看吧?!?/br>大兒子和小兒子互看一眼,告辭了。其實孫閣老也動心啊,他這把年紀,早就已經(jīng)開始處理身后事了。可他也知道,無論現(xiàn)在他做多少事,等他兩腿一蹬,還是得靠孩子們自己了。那些他活著時候的人情,他們吃不了多少年。之前想著把孩子們都弄離京城是為了他們的安全,可天真的塌下來了,那他們也早晚都會有挨咂的一天。這要是能送兩個孫子進去,跟皇帝處好了感情,真有個萬一到了要命的時候,至少能給孫家留一條根下來。他眼睜睜的快九十了,當年他的同窗早就都死了。他到現(xiàn)在還在朝堂上,就是因為他比別人想得多,不是好事想得多,是壞事,總想著給自己留一條后路……又到了大朝會,這次沒出皇帝對這太后三跪九叩的事情,珠簾之后的孫后,下面的大臣們都松了一口氣。最近朝堂上也沒啥大事,天下太平。象征性的有大臣出來歌功頌德了一下,孫后便開口道:“從明日起,宮里重開上書房講學,雖然太傅的人選還沒定下,但是翰林院的諸位都是飽學之士,足以教導陛下?!?/br>眾臣忙稱太后英明,蕭起則面無表情。上輩子可沒有翰林院的翰林講學,他小時候是舅舅啟蒙,后頭就是樂師登堂入室了??尚γ髅魉緵]辦法決定自己學什么,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對自己好的,最后反而成了他沉溺歌舞享樂……蕭起閉了閉眼睛,他已經(jīng)改變了很多,但兩次朝會中間的這幾日,他日日腦海中都是前世的種種,百日里煩躁抑郁,黑夜里不得安枕,他再怎么下去會瘋的。“老師是有了,但朕還差著同窗,否則學得是好是歹,朕自己也不知道。不如讓京中勛貴送他們的子嗣進宮,與朕作伴,如何?”這時雖然只放了兩天的風聲,但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再有之前皇帝弒殺的傳聞,下頭像孫閣老那樣聰明人不少,但沒鬧明白皇帝的意圖不想送人的大臣也有,還有性格耿直想送孩子進來影響勸慰皇帝的,更有不在乎兒孫死活只想送孩子進來博前程的。所以現(xiàn)在是有人喜,有人憂,有人想拒絕,還有人想擴大范圍。“當然,朕也知道,骨rou分離畢竟不美,朕也不想強人所難。就三日后吧,想送的就把人送到東門口,一家兩個,婢女小廝就算了,但可以帶伴讀,一人兩個。不過……朕也怕到時候人太少了,那這臉面上實在是不好看了。所以,準京中三品以上官員,也送兒孫進來,同樣一家兩個,但每人只能有一個伴讀。各家送來的年歲太小的不成,就六歲到十一吧。”本來這事也是該太后說的,可蕭起實在沒憋住,直接開口了。大朝會的前半截蕭起一直沒說話,可他依然是主角,大臣們都在觀察他們的這位小孩子主君。即便知道他所作所為都是背后的高人指點,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位陛下,怕就是那種生而不凡的。京中不是沒有神童,但誰家五歲小孩子能高坐龍椅,近一個時辰紋絲不動的?家教最嚴格的世家也沒這樣子的。沒看皇帝自己都不要跟他同歲的孩子?他又不是真的要跟小娃兒撒尿和泥玩,這是正兒八經(jīng)的進學。更何況這孩子端坐了這么長時間,還能抓機會把話說得這么清楚,太后前頭剛說完老師的事兒,他這就緊接著把勛貴子孫入宮的事情搬出來了。雖然稍顯匆忙,不想讓太后摻和的用意太明顯,可也十分可貴了。——蕭起要是知道這些大臣的心思,大概心情會好很多,因為他們真的是想太多~“陛下所言甚是?!睂O閣老第一個站出來給蕭起撐腰,好事啊,能把孩子送進去了,而且一下子能送進去四個——那伴讀也得從自家的孩子里選,才不能真的找個普通的娃兒呢。眾臣不管愿意的不愿意的,也都沒有出來反對的。“另外……”眾臣都以為沒事了,誰想到這小皇帝竟然還有事?“朕年歲小,宮里用不了那么多宮女,不如今年過年的時候,放一批宮女出宮吧?!?/br>“陛下圣明?!边@是好事啊,沒道理反駁。“但也不能只放不進,宮里不能全是太監(jiān),明年還是要選秀的。不過朕年歲小,這事情,還是給母后添麻煩了?!?/br>眾臣:“……”“陛下說到哪里去了?掌管后宮這是本宮的職責所在?!睂O后那日溫溫和和的說著,她與永靖帝虛與委蛇快十年,演戲的功夫怕是比蕭起這個開了第二職業(yè)的皇帝還要高。上次實在是因為事情發(fā)展太過超出她的想象,落差太大,這才失態(tài),如今她早已經(jīng)找回了狀態(tài)。到了蕭起這里,蕭家皇室的花銷是真的不大。永靖帝的時候多次放歸宮女,只選了一次秀,甚至現(xiàn)在百姓都不為選秀所苦了,一些貧寒人家還聞選秀而喜。因為姑娘進宮能拿一筆銀子,等姑娘出來了雖然年紀大了,可自己手里有銀子,鄉(xiāng)下不愁嫁。即便年歲太大了,也有大戶人家想請去做嬤嬤,教養(yǎng)自己的女兒,不愁養(yǎng)老。蕭起這個年紀,選宮女也不是給自己選女人,同樣是選伺候的宮人的,那這對貧寒百姓來說就是好事。只是無論放歸,還是選秀,這些事太后都要忙上一陣子了。看來太后與皇帝不和啊……太后的名聲向來……不太好。對,就是不太好。孫后能對著皇帝演戲,演出一番夫妻情深,但大臣們可不看你們關(guān)起門來私下里如何,也不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