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00
親戚?” …… 圍著馬車評頭論足起來,一點也不收斂。 這是石橋鎮(zhèn)的常態(tài),每年來那么多客商,有新面孔,也有老面孔,都會被本地人品評一番才是。 這些品評大多無惡意,而客商也都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到底是要在石橋鎮(zhèn)做生意的,不好得罪本地人。 再說了,被評論兩句也不掉塊rou,也就一笑而過。 可杜使君哪里經(jīng)過這樣的陣仗? 被那些閑漢還有一些小媳婦和婆子們,肆無忌憚的打量,尤其是一些小媳婦,在這鎮(zhèn)上,哪里見過這樣如同畫里一般,秀氣挺拔的小少年。 那白嫩的皮膚,閃著光的衣服料子,腰上綠盈盈的玉佩,這種她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風姿,一下子就將這些小媳婦的眼睛就沾住了。 眼神直勾勾的,恨不得將人的衣服都扒下來。 閑漢們就覺得這城里的大少爺,果然養(yǎng)尊處優(yōu),看那小白臉的樣子,就是個中看不中用的。 心里嘀咕兩句娘們唧唧,也就罷了。 那些孩子們,正是狗都嫌的年紀,每天沒個停歇的時候,不是去河里鳧水,就是爬樹什么的,天天滾得跟泥猴一樣。 誰家浪費得起這個布料,因此,大一些的孩子還好些,好歹還套著褲衩,年紀小的,干脆就光溜溜的,曬得渾身上下都如黑炭一般。 在地上滾得一身灰撲撲的也不在乎,只往人群里鉆,撞到人了,也就做個鬼臉,就溜走了。 大人們也懶得跟這些孩子計較,頂多嘴上罵兩句也就罷了。 這些孩子,鉆到人群里,看著站在馬車旁,猶如嫩嫩的青竹一般的杜使君,頓時都瞪大了眼睛。 不自覺的,就將那才在地上摸過的黢黑的手指頭,洗也不洗,就放在嘴里含著。 杜使君出生醫(yī)藥世家,最是喜潔,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心中翻滾,胃里翻江倒海,恨不得將早上剛吃下去的早餐給吐出來。 尤其是那些小一點的孩子,一個個滑如泥鰍,趁著大人不備,就鉆到了馬車旁邊,伸手就想去摸杜使君的衣裳。 杜使君手足無措,胃中還在翻滾,想躲開那臟兮兮的手,卻邁不開步子,只得面露驚恐的看著那黑爪子摸過來…… 還好,一旁看著馬車的親兵,眼疾手快,手中的刀沒出鞘,只不輕不重的拍在那伸出的臟兮兮的手上。 然后大喝一聲:“滾——” 那孩子挨了一記也不哭,只沖著親兵吐吐舌頭,然后扭頭就鉆進了人群里,沒一會人群里就爆發(fā)出嬉笑聲來。 杜使君感激的看了那親兵一眼,若不是他剛才出手,只怕自己的衣袍上就要被摸臟了。 以他的性子,被這樣的手摸過的衣裳,就算洗干凈了他也不會穿了。 他這次被祖父送出來,行囊里本來就沒多少衣服,尤其是天氣越發(fā)熱起來,他的單衣裳就那么兩三件,若真是不要了,恐怕他連換洗的衣服都不夠了。 親兵卻冷哼了一聲:“杜大少爺還是到馬車里去等吧,免得在這里招蜂引蝶——” 杜使君一口氣差點沒憋死去。 什么叫招蜂引蝶?這些大老粗會不會說話? 正要說話,王永珠和宋重錦扶著張婆子走了出來,一出大門,人群里就發(fā)出驚呼聲。 “這……這不是那個宋家的獵戶嗎?” “胡說什么呢?人家早就中秀才了,后來還聽說中舉人了!” “真是他?。∵@是發(fā)財了還是當官了,回來這般氣派?” “這可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啊,沒想到他有那樣一個娘,還能有今天的造化——” “可不是,如今宋家人只怕腸子都要悔青了吧?要是當初對人家好點,如今這當官回來了,害怕沒宋家人的好處?” “對了,我可聽說,他那養(yǎng)母,不是被宋家賣去給人做妾去了嗎?去年還被帶回來過,我可瞅見了,那都不成個人樣子了,你們說,這會不會將他養(yǎng)母給贖回來?” “千不是萬不是,那養(yǎng)母可還養(yǎng)了他一場呢,看這架勢,可是發(fā)達了,若是真不管那養(yǎng)母,也不怕人指著他鼻子罵?” …… 悉悉索索,這些話,一句都沒落下的,被王永珠和宋重錦聽到了耳里。 王永珠忍不住扭頭去看宋重錦。 宋重錦卻聽若罔聞,眉毛都沒抬一下,恭敬的將張婆子送上了馬車,然后又將王永珠送上了馬車,自己也上了馬車,放下車簾。 平靜無波的道:“行了,出發(fā)吧!” 外面的親兵得令,一身吆喝,手中的馬鞭甩得震天響,驅散了圍觀的人,車隊緩緩向前駛去。 身后,還有些長舌婦忍不住道:“他那養(yǎng)母是個沒福的,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了,白送給王家做女婿了?!?/br> “可不是,白讓王家那婆子撿了大便宜了!一個丈母娘也抖了起來,不僅跟著去城里享福去,聽說還被帶著去京城趕考了呢!” “還有這等好事?我這輩子連縣城都沒去過呢,她一個鄉(xiāng)下婆子倒是好運道,居然到皇帝老爺住的地方去過了——” ……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拜見 走出了巷子,還能聽到身后那些人的議論聲。 剛出巷子口,馬車就停住了。 還沒等宋重錦身旁的護衛(wèi)親兵去問到底出了什么事,就有人來回稟:“啟稟大人,前面有據(jù)稱是石橋鎮(zhèn)鎮(zhèn)長的人,帶著一干下屬前來拜見大人?!?/br> 宋重錦掀開簾子,看向巷子口,路邊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跪著一行人。 沉吟了一下:“讓他們前來。” 得了令的親兵上前去說了兩句,攔著他們面前的親兵才撤去了手里的長刀,讓到了一旁。 跪著的人,才狼狽的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連腰都不敢直起來,低眉順眼的跟在親兵后頭往宋重錦乘坐的馬車行來。 石橋鎮(zhèn)鎮(zhèn)長前兩日就收到了荊縣來的公文,公文上說得清楚明白,石橋鎮(zhèn)下屬的七里墩村的舉人宋重錦,中了進士,被當今皇帝欽點為赤城縣縣令,還親口給宋重錦探親假,讓他奉旨衣錦還鄉(xiāng)省親。 隨著公文來的,還有荊縣縣太爺手書一封,上面寫了,宋重錦不日就將回到石橋鎮(zhèn)老家,要鎮(zhèn)上好生接待。 畢竟這不僅是荊縣的榮耀,更是石橋鎮(zhèn)的榮耀!若有怠慢,縣太爺會以瀆職論處! 石橋鎮(zhèn)鎮(zhèn)長捧著公文和手書好半日才回過神來,他們這石橋鎮(zhèn),有史以來,也就只出過屈指可數(shù)的幾位舉人,這位新出爐的宋縣令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另幾位舉人,有的已經(jīng)作古,有的早就垂垂老矣了。 這里面可沒一位有這位宋大人這般造化,居然高中進士,還欽點成縣太爺了!雖然不是本地的縣太爺,可那也是七品的官身了! 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