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6
書迷正在閱讀:平底鍋教你做人、清穿成康熙表妹、雪止天晴、二重螺旋8-雙曲線(H)、二重螺旋7-嵐気流(H)、二重螺旋6-業(yè)火顯亂(H)、二重螺旋5-深想心理(H)、二重螺旋4-相思喪暖(H)、一抹朝陽、二重螺旋3-攣哀感情(H)
。” “那又如何,這是我們與車師后國的事,大魏當(dāng)初說了只要我們出兵,無論我們得到多少車師后國的城池,貴國一概不管。先前大魏不管,我們覺得挺好,往后,也希望貴國能一直不管下去?!?/br> “諸位,我大魏有一句許慶,凡事不可趕盡殺絕,雖說車師后國面對兩國的圍攻,但他們大部份的主力都在大魏的西域,一但大魏答應(yīng)他們不會對他們的城池進(jìn)擊,車師后國的全部兵馬將會調(diào)動反擊,到那個時候,諸位會如何?” 崔鈞這樣提了一醒,這些人吶,想要不承認(rèn),也必須記住,車師后國不是沒有能力對付他們兩國的聯(lián)手,只是因?yàn)楸绕鹚麄儊?,大魏更?qiáng),車師后國的兵力都放在防備大魏上。 一但大魏放話不會出兵,一如大魏答應(yīng)兩國不會攔著他們怎么搶占車師后國的土地,那么車師后國的主力調(diào)動反擊兩國,后果……他們都不傻,一定能明白會是怎么樣。 “大魏雖然沒有兵出車師后國,卻牽制了車師后國的全部主力。若不是,憑兩國之力,你們真能一再奪得車師后國那么多的土地?” 崔鈞是個外交官沒錯,對于天下局勢,他同樣心知肚明。若非如此,也說不動這兩國出兵。 “大魏究竟想要如何?想滅車師后國的是大魏,如今又說不想了?” 沒錯,說話的一直都是大魏,他們一個個啊,如今都有些拿不準(zhǔn)了。 崔鈞道:“犯我邊境者,雖遠(yuǎn)必誅。然滅一國,非亡一國之民。大魏并非殺戮之國,大魏想要的是兩國相安無事。得罪大魏的是車師后國的君臣,并非是車師后國百姓。所以,滅車師后國可以,殺盡車師后國的臣民,諸位不畏亡一國之民,大魏擔(dān)不起那么大的罪孽?!?/br> “聽聞車師后國的使臣到了大魏,撞死于大魏的大極殿上。莫不是大魏被嚇著了?” 如今各國齊攻車師后國,關(guān)于車師后國的事,他們都打聽得一清二楚,連帶車師后國派往大魏的使臣做了什么,他們都知道。 崔鈞道:“諸位如果想說大魏嚇著了,就算是吧。一國臣民,為一國而無畏于生死,這樣的國,亡不了?!?/br> “大魏敬一切忠肝義膽之士。就算曾經(jīng)的他們想要吞并大魏,想要將大魏的國土并入他們國中,那也不能抹殺,車師后國之內(nèi),有忠臣義士,他們都會為了保護(hù)自己的百姓,不懼生死。諸國之內(nèi),自問有誰能做到車師后國使臣一般,愿以一死平息大魏的怒火,只求大魏原諒車師后國,放他們百姓一條生路?” 崔鈞并沒有避之談起大魏對于車師后國的態(tài)度。一國但有不畏死而護(hù)民之士,誰能不敬。 “大魏不會看不出來,這就是車師后國的技倆,他們車師后國不想亡國,為了讓大魏放過他們,他們愿意以死謝罪。” “對,正是。他們用計(jì)不假,他們一心為了車師后國,為了車師后國的百姓不至于變成亡國之民,成為他國的奴隸,同樣不假?!庇?jì)啊,誰與誰之間不是用計(jì)。 “犯大魏者,大魏誅之。忠義之士,大魏亦敬。”崔鈞一番話道破了大魏為何而變,一群人緊緊地盯著崔鈞,已知大魏的態(tài)度是不打算變了。 “此事雖然大魏而起,大魏與諸位都是朋友。朋友得了好處,見好就收,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對吧?!贝掴x提醒著這些人,他們從車師后國得到的東西已經(jīng)很多了,見好就收,之前他們出手沒有輕重,燒殺搶掠無惡不做。 大魏先前不知,也管不著,但是他們要靠著大魏得好處,大魏說的話,他們最好是聽一聽。 崔鈞將該說要說的話都說完了,并不久留,麻利地收拾準(zhǔn)備走人。 至于他們會不會退兵,說句實(shí)在話,崔鈞來這一趟,能讓他們乖乖的退兵自然很好,若是不能,大魏只要不動手,就能讓車后國憑自己的本事去奪回自己的城池。 “天下之利,誰都喜歡,有沒有本事拿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畏生死而護(hù)國者,車師后國并非只有一人而已。 崔鈞出使那兩國,很快消息傳到了車師后國,雖說兩國的兵馬并沒有在第一時間退了出去,至少也不敢再攻城掠地了。 面對接二連三失去的城池,還有一波又一波因戰(zhàn)亂而逃跑的百姓,車師后國是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今天,事到臨頭了,尤如天塌地陷,接下來失去越來越多的城池,他們越來越慌了。 攻入大魏西域的將士都被大魏打出來了,對,大魏沒有進(jìn)攻他們的一城一地沒錯,那一群黑衣的將士站在大魏的城墻上,如同烏云蓋日看得他們從心底里發(fā)寒。 哪怕大魏將士不動,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派了國中最精悍的兵馬守衛(wèi)在那兒,眼看著焉耆、危須諸國一再奪他們的城池,殺他們百姓,他們才意識到,在他們想要奪大魏城池的時候,大把的人也想奪車師后國的城池,要他們百姓的命。 大魏出面讓焉耆、危須退兵,這是一個信息,車師后國要的就是大魏一個態(tài)度而已,大魏一表示不會動,他們立刻兵出,接二連三的奪回車師后國的城池。 之前長驅(qū)直入,殺得車師后國毫無半點(diǎn)還手之力,其他諸國都以為車師后國不值一提,也不想想,真要是沒本事的人,敢打大魏的主意? 先前主力被大魏完全牽制了,他們不動,不代表車師后國的實(shí)力僅是如此而已。 如今他們確定了大魏不會出手,主力從西域撤出,分散東西,雖有幾次惡戰(zhàn),總算還是奪回了屬于他們車師后國的城池。 打到了永明二年六年,這一場因車師后國自身貪念而起的亡國之危的大戰(zhàn),終于結(jié)束了。 更讓曹恒及大魏上下都沒有想到的是,車師后國的國君,在戰(zhàn)亂平息之后,親自到了大魏的國境之內(nèi)。 “大魏仁厚,救我車師后國之民,吾謝過大魏。生念奪大魏國土地者,正是我。當(dāng)日我曾遣使大魏,與大魏上下說過,只要能平息大魏的怒火,車師后國的君臣,皆愿以死謝罪。去歲,車師后國使臣為示大車師后國的誠意,自盡于大魏,今日,車師后國得以太平,多賴大魏網(wǎng)開一面,孤犯下大罪,險(xiǎn)些叫車師后國亡國,令車師后百姓飽受□□,實(shí)我大過。今日,我實(shí)現(xiàn)當(dāng)日與大魏說過的話,愿以死謝罪,萬望車師后國,永為大魏附國,兩國永結(jié)邦好。” 車師后國那位才三十來歲的國君,就這么自盡于大魏于車師后國的境內(nèi),一如他所說的,他做到了當(dāng)日答應(yīng)大魏的話。 消息傳入洛陽,一群本來以為車師后國如今的困境解決了,必然不會再提與大魏賠罪稱臣的事了。 沒想到,車師后國是攢了大招在后頭。 以一國之君自盡謝罪,這樣的舉措,誰還會懷疑車師后國對大魏的悔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