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3
書迷正在閱讀:潛規(guī)則·ABO(H)、讓渣渣們悔不當初的日子里、不認愛滋味(H)、飛燕落寒梅、遇見無解方程式、捂緊我二婚夫君的小馬甲、再見,極司菲爾76號、寵溺天下、指腹為侵、仙君的小可愛養(yǎng)護指南
于欺負村里沒人。 事關(guān)尊嚴,年輕人們難得團結(jié)一致。 另外,鄉(xiāng)鎮(zhèn)辦意識到事態(tài)的發(fā)展脫離掌控,迅速組織各鄉(xiāng)干部給民眾開會,做思想工作。 干部們說,善款是業(yè)界的一些與谷展鵬有交情的女老板、老板娘們捐的。包括各村有出息的年輕人也捐了,大家聲明資助女童的九年義務(wù)教育后的學(xué)費。 而這個提議是學(xué)校老師提的,因為發(fā)現(xiàn)有個別(重音)家長不重視女童的教育。溝通無果,老師們只好向外求助,因此獲得善款捐贈,和谷展鵬無關(guān)。 若要為自家男孩爭取資源,各位家長可以自己去找捐款人。 不要埋怨人家谷展鵬,更不要sao擾他的家人,他根本沒時間理會這些事。錢捐到大鵬企業(yè),并且另設(shè)監(jiān)督部門,這錢怎么用,連他都沒資格插手。 所以,有便宜可占,大家偷著樂吧,別貪心不足蛇吞象。若把事情鬧大,那些慈善家一氣之下收回善款,受到損失的將是普通民眾。 很多家長其實挺開明的,無法供女兒深造完全是因為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迫不得已才緊著兒子先。 眼下女兒有讀大學(xué)的機會,喜聞樂見。 有些權(quán)益能爭便爭,爭不了就算了。見好就收,以免雞飛蛋打兩頭空。 就這樣,一場由助學(xué)而掀起的風波終于得以平息…… 不知不覺間,時間進入炎熱的六月份。 眼看就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開始包粽子,羅家也不例外。 今天是周末,小梨在山邊瞅見青姑正在采摘綠油油的粽子葉,便興奮地跟來了,一路吧啦吧啦的提起最近的熱門話題。 “……我媽聽說我們姐妹以后讀高中和大學(xué)免費,開心得直喊賺大發(fā)了,因為我家有三姐妹。我二姐說,就算成績不好,她也要找一間不入流的大學(xué)讀?!?/br> 噗,羅青羽被逗笑了,“你二姐成績不好嗎?” “唉,”小梨十分成熟地嘆氣,“比我還差,你說呢?” 羅青羽:“……” 那是挺差的,和自己有得拼。 小梨是個小話嘮,有她在身旁不怕無話題可聊,并且小姑娘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 “青姑,其實你的功夫比谷老師厲害,對嗎?” “……”羅青羽默然低頭,瞅著小姑娘,神色如常的問,“你怎么知道?” “那天你和谷老師打架,我都看到了?!?/br> 羅青羽:“……我們沒打架,不要傳謠哦,犯法的哦。” 小梨撇撇嘴角,解釋道:“她打你,結(jié)果她自己的手好像斷了,所以肯定是你厲害。” 那天之前,她吃錯東西,又拉又吐肚子痛,請假不上課,感到有所好轉(zhuǎn)的她到村邊的堂姐家玩和過夜。清晨拿起她們家的望遠鏡到處瞄了瞄,結(jié)果看到那一幕。 聽罷她的解釋,羅青羽相當無奈,“那是她手下留情,你不要學(xué)我,更不要學(xué)她,認認真真讀書,爭取超越你二姐。” 嘻嘻,小梨害羞的笑了笑。 “那姑爹教我的功夫和青姑是不是一樣的?” “差不多,你盡量不要拿來打架,萬一傷到對方這兒,你家要賠輛車;”羅青羽邊走邊教她,伸出手指在小姑娘身上的xue道比劃,“傷到這里,你家要賠房子……” 老爸教小梨的時候一再交代要深藏不露,而小梨資質(zhì)好,羅青羽難免不放心要多叮囑幾句。 羅家不愛逞勇斗狠,深深信奉低調(diào)是王道。 第711章 本來,小梨讀完這個學(xué)期要轉(zhuǎn)校的,得知谷采吟辭職了,小梨的父母便改了主意,讓她繼續(xù)留在壽鄉(xiāng)讀完初中為止。 等小女兒讀完初中,大女已經(jīng)不知在哪個城市讀大學(xué),二女也在青臺市讀高中。 到時候,除了爺奶,他們一家人將搬到青臺市區(qū)生活。孩子她爸到市區(qū)實地觀察過,準備在那里租一間店面繼續(xù)小本生意。 爺奶為嘛不去?因為老人家不愿意離開村子。 他們這輩子沒遭過什么大罪,怕到了城里太閑,閑出毛病。有例子的,比如谷秀的父母,以前在村里沒生過什么病,如今長居城里,成了醫(yī)院的常客。 不是說城里的飲食有多差,而是人閑下來后,很容易覺得這里不舒服,那兒不舒坦。 多半是心理作用,因為他們經(jīng)常聽到鄰居或者朋友動不動就高血壓,糖尿病,要么心肺功能有毛病,怪嚇人的。 老人自己嚇自己,同時把兒子一家嚇得夠嗆。 別說小梨的爺奶,村里很多老人都不愿出去,有些出去沒幾天就跑回來了。 老年人相信好山好水養(yǎng)人,可很多年輕人不信,有些兒女們追到村里求二老進城幫忙帶孩子,說外邊看病更方便什么的。 于是,有些老兩口就分開了,婆婆進城帶孩子,公公在鄉(xiāng)下看守祖屋。 如今,大谷莊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村里沒人挨餓,村民的壓力也不大。同時,村里很多老人開始面對瑣碎的家庭矛盾,比如進城帶孫兒。 年輕人要在外邊工作,要為下一代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與教育條件。 無奈能力不足,沒有老人協(xié)助,小兩口會過得很辛苦,為此,很多老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清閑余生。 對于這一點,旁人真的愛莫能助。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谷展鵬那樣的條件,等風波平息,吳云霞把公婆一家送回燕子嶺,同時勸服她的父母也搬到山里住。 谷展鵬的父母還算年輕,60左右的年紀,能上山下地,下河摸魚,身子骨硬朗。村里還有叔伯子侄,若有什么解決不了,可以找住在附近的子侄幫忙。 如此一來,他們家的年輕人便能安心在外拼搏事業(yè)。 成立新部門的事由吳云霞、艾達一手辦理,辦公室助理阿彩妹、身在魔都的谷妮從旁協(xié)助。 艾達的加入,是回應(yīng)吳云霞在群里的求助。前段時間,身為谷展鵬妻子的她壓力太大,一個人撐不住。 為了不讓助學(xué)計劃泡湯,艾達毅然加入這個成員簡單的隊伍。 顧一帆表示全力支持,無論是物質(zhì)或精神方面。但,讓他參與其中是不可能的,天塌下來都不能阻止他享受田園生活的雅趣。 不過,他還是很給力的。 無法以實際行動陪妻子奮斗,他慷慨大方的捐了一筆錢給她們當啟用資金,同時敲了阿青一筆。 理由是,他們在大鵬的分紅要到年底才有,如今急需啟用資金,光靠吳云霞討到的那些捐款尚且遠遠不夠。 所以,在前線人士承受巨大壓力的同時,作為后方的同志起碼要出一分力。 阿青:“……” 說得很有道理,她無言以對,所以又捐了一次。再一次慶幸自己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安排,剩余的存款可以大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