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3
下巴,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反正從小就是知道很多事情。 阿耶和他說他是被仙人帶過去教過課,所以生而知之。然而呂安稍稍大了些后查了不少資料,他覺得自己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雖然不知道究竟是為什么知道,但是呂安就是覺得這和仙人沒什么關(guān)系。 但要解釋實在太麻煩了,而且這事他還沒同師兄說過呢,要是沒和師兄說的事情先和政兒說了……他其實很小心眼的師兄指不定會做出什么。 話要出口前,他轉(zhuǎn)了個彎:“都是史書上的故事,阿父和阿耶年輕時候收集了好多這種故事,政兒要看嗎?” “不要?!壁w政一口回絕,特別干脆。 秦國上下對史書都沒有太大的好感,史官本身是周天子派到各國的職務(wù),說得好聽是記錄歷史,說的難聽點就是準間諜。 秦國本身建國歷史就是七國中最短的,此前還有不少艱苦往事,這些事作為秦王自然是不想要被人記下的黑歷史。而等到周王室的傳承徹底斷了之后,原本直接向周天子負責的秦國史官就徹底成了擺設(shè)。 雖然并未撤職,但他們能夠記載的內(nèi)容也就只剩下每一年的大事,寫寫戰(zhàn)爭天災(zāi)云云,更為機密的內(nèi)容他們是不被允許知道的。 受此大環(huán)境影響,趙政對于史官以及史書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史書有什么好看的?都已經(jīng)是過去的事情了,著眼未來不好嗎?” 趙政脫口而出的這句話讓呂安被震驚到了,無論是呂家還是荀卿這兒,呂安受到的教育都是偏重儒家,而儒家的教育非常重視歷史。他已經(jīng)習(xí)慣學(xué)歷史了,還是第一次被問到【學(xué)歷史有什么用】這個問題。 呂安托腮思考了會,忽然說道“學(xué)歷史,大概就是找一條捷徑以及避免重蹈覆轍吧?” “嗯?” “舉個例子?!眳伟才叵肓讼隆坝幸粋€國王……想要攻打另一個國家,于是那個國家的太子就想要刺殺他,他特地去尋了一個猛士,猛士在太子的懇求下答應(yīng)刺殺之事。然而就和吳王僚一樣,那國的王者對于這個即將被攻打的國家派來的使者必然也百般警惕。 所以那刺客就想了個辦法,他請?zhí)犹峁┝吮还ゴ驀囊粋€最富庶之地的地圖,然后將匕首藏在了里面去求見秦王,表示他們愿意獻上這塊土地以祈求免于被攻,然后你猜怎么樣?” 趙政沉默了會,他動了下小腿,方才不知為何忽然感覺膝蓋一痛,他不自在得換了個姿勢“怎么?” “國王想要的當然不是這個地區(qū),他想要的是整個國家,但是那塊地區(qū)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地勢極為復(fù)雜的地方,如果直接攻打會花費不少力氣,所以如果有地圖能夠避免傷亡。因此這的確是國王最想要的東西。 然而因為這塊地方地勢復(fù)雜,如果沒人講解必然會增加許多誤會。刺客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那刺客將匕首藏在了卷軸內(nèi),在一點點展開卷軸的時候,他掏出匕首刺殺那專心看地圖的國王?!?/br> 呂安道“所以你看,他如果讀過史書知道吳王僚的故事,難道還會被刺殺嗎?” “而想出這個刺殺方法的人,或許也就是讀過吳王僚的故事得了靈感,他最后失敗可能是武技問題,也可能是運氣問題,但總的來說他距離成功也不過一步之遙。” “歷史說到底是人的故事。”呂安托腮,“而人心這個東西千百年間都不會變,忠jian善惡在每個時代都一樣,不過是大背景有了變化。 而人在應(yīng)對問題的方式以及做出的選擇也多半換湯不換藥,所以學(xué)習(xí)歷史就是在用先人的智慧磨練自己,也是在用先人的愚蠢激勵自己不要犯下同樣的錯誤。” 他微微偏頭“讀歷史要設(shè)身處地,想想自己在遇到同樣的問題的時候會如何處理,譬如你若是那個國王,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你若是那刺客,你又會想出怎樣的刺殺之法?!?/br> “然后再看看對方的結(jié)果,看看這一番算計自己能否避得開,這才是學(xué)歷史的方法?!?/br> “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眳伟部粗獬脸恋牡艿艿馈皬膶v史的了解上來變革現(xiàn)實這才是讀歷史的根本?!?/br> “但有時候就算有人通讀歷史,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也未必能夠避開吧。”趙政垂下了眼簾“父王所推的藍草之法……分明就是齊國管仲當年之所為,但就目前看來,此法在在齊國也非常順利。” “那是因為人心中的貪欲是永遠不會變的,貪欲和對自己的自信所疊加,就會失去理性的判斷。”呂安笑道“就算看透了又有何妨,昔日管仲那般所為的時候難道就沒有人看透了嗎?但被管子算計的國家,不也同樣掉入了全套?” “群眾通常逐利,真理往往只在少數(shù)人手中,但智者再聰明,下決定的還是王者,王者若是不夠堅定,一個智者怎么能夠抵擋千萬愚者的詆毀?” “為王者不夠清醒,臣子再賢明也沒用?!?/br> 呂安抬手托腮,笑意盈盈“兵書、史書人人可讀,但能夠?qū)⒅\用自如的千萬里才能出其一。智者觀一葉而知秋,觀飛鳥走獸亦可悟出道理,愚者卻得雪落滿地方知冬臨,概莫如是。” 趙政聞言久久沉默,呂安不再多勸,兄弟二人齊齊托腮用同一姿勢看著院中的一毛絨抱著竹子在地上滾來滾去,啃得如癡如醉的模樣,良久才聽趙政說道“那按阿兄所說……應(yīng)當如何讀史?” “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又想自己任性為之又會怎么做,過錯道理自然而出。” “將古人的智慧和錯誤都變成磨刀石然后來磨礪自己,這樣讀書才有用?!?/br> 呂安如此答道,兄弟二人又是一番沉默,趙政忽而道“可秦國無史……” “那便看六國之史,也去看那些已經(jīng)亡國的國家之史。興亡都有可以學(xué)習(xí)的地方,而且秦國怎會無史?”呂安笑道,他側(cè)首看著趙政輕聲說“秦國的史都在宗老那兒,只不過沒有記錄下來而已?!?/br> 宗老……趙政聞言微微蹙眉,“政明白了。我回去就請父王……”他忽而一頓,搖搖頭“不,政親自去請教?!?/br> 呂安贊賞得看了他一眼,表情里滿滿都是【我弟弟特別聰明,一點就通】的自豪,這小表情看得趙政都有些不好意思,咳,他不由自主微微抬了抬下巴,有些驕矜得說道“屆時吾會帶史官共去?!?/br> 帶史官一起去自然是為了編纂史書,不過這事還不是他一個太子所能決定的,因為趙政話沒說死,但態(tài)度還是擺出來了。 趙小政這種將別人給點陽光他就一定要還給別人燦爛的性格實在太招人疼了,呂安一個沒忍住,拱手一句失禮后就給了弟弟愛的摸摸。 自認已經(jīng)是大人的趙政感到頭上輕輕的力道后頓時無語,他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