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書迷正在閱讀:冒充成校草男朋友、再見你、老妖物報恩記、在NPC里撿了一個老攻、我養(yǎng)大的崽變成暴君了、終極誘拐、穿成男配的惡毒嫂子(穿書)、民以食為天、給豪門少爺當(dāng)男傭的日常、女配拒絕作死
上多有這種小絨毛。 云郁眼睜睜看著她兩溜兒鼻血緩緩掉下來。 “你怎么了?” “啊?”阿福頭暈乎乎的,還沒反應(yīng)過來,只覺得鼻子里癢癢的,以為是清鼻水。伸手抹了一下,才看到是血。 阿福兩腳一軟,差點(diǎn)要當(dāng)場暈過去。 第14章 孫氏 “陛下,太原王派人稟報,太后和偽帝到了?!?/br> 阿福正擦著鼻血,帳外忽響起了通傳聲,直接打斷了尷尬。 “給事中楊逸也到了,正在太原王帳中。” 云郁道:“知道了。你去告訴太原王,讓他稍等?!?/br> “是?!?/br> 來者去了。 云郁道:“拿衣服來。” 阿?;琶θ×顺试谕斜P中的衣服給他換上。云郁坐在榻上,就著爐火,阿福拿了帕子擦干他頭發(fā)上的水,用梳子替他梳頭,烤頭發(fā)。 云郁頭發(fā)還未干,使者口中的那什么給事中,楊逸就到了。阿福不認(rèn)得此人,只看年紀(jì),二十出頭,標(biāo)準(zhǔn)的世家子弟,進(jìn)了帳,便往云郁面前下拜:“陛下。”云郁免了他禮,與之深談起來。 看樣子是親信。 阿福聽他們說起了“聯(lián)姻”“屯軍”之類的事。云郁跟賀蘭逢春似乎正在為這兩件事鬧矛盾。而楊逸看樣子,跟兩頭雙方,關(guān)系都不錯,所以從中勸和:“陛下也無需太擔(dān)心。而今北方寇亂未平,太原王不可能長期在洛陽駐軍。頂多不過三個月。三個月后,洛陽局勢已定,陛下再派他去河北平叛,想他也沒理由拒絕?!?/br> 云郁口氣似憂慮:“朕也是這么打算的?!?/br> 楊逸說:“太后和偽帝到了,現(xiàn)被賀蘭逢春看管著。陛下打算去見見嗎?” 云郁道:“誰抓的她?!?/br> “韓烈。洛陽城剛破,太后便帶偽帝,及妃嬪數(shù)十人,往永寧寺出家了。韓烈?guī)П接缹幩氯グ讶俗ミ^來的。還有張儼、許紇,一并都抓過來了,現(xiàn)在都看管在軍營里?!?/br> 韓烈? 阿福只聽到這名字,就感覺耳熟。 她哥哥不叫韓烈,她哥哥一直就叫做韓三郎。不過,都姓韓,是巧合嗎?阿福想起白天在洛陽城中遇到的那一隊(duì)人馬,他們當(dāng)時,就是奔著宮里去的。那個人就是韓烈? 阿福心想著一頭,云郁嘴說著另一頭。 “于情,她是我皇嫂。于理,她是太后,我應(yīng)當(dāng)去見一見的?!?/br> 楊逸道:“欽天監(jiān)和禮部,正在準(zhǔn)備明天登基大典,和祭天的東西。陛下要不要等明天祭完天后,再去見她們?,F(xiàn)在去,名分上不好說?!?/br> 云郁說:“你沒看出來?賀蘭逢春不進(jìn)城,反把太后抓到城外來。明日祭天,賀蘭逢春擺明了是要?dú)⑷肆?。他是要拿太后的人頭祭天?!?/br> 楊逸語氣一驚:“不至于吧?畢竟是太后,即便有罪,也當(dāng)由陛下下旨,由宗正司審問處置。怎么能這么胡來?這事關(guān)宗室的顏面。” 云郁道:“賀蘭逢春做事獨(dú)斷,你覺得他能聽我的?朕和他,已經(jīng)吵過多次了。朕現(xiàn)在看到他就頭疼?!?/br> “臣去說。” 楊逸道:“陛下去見太后,我再去見太原王?!?/br> “韓福兒?!痹朴艋仡^。 “奴婢在?!卑⒏I滤ぶ弊?,趕緊站到他面前,福了福身。 “去,把朕的那件狐裘披風(fēng)拿來?!?/br> 狐裘披風(fēng),就掛在帳中顯眼的位置。云郁這幾日在賀蘭逢春營中,事出匆忙,沒來得及準(zhǔn)備什么衣物。只有這一件披風(fēng),穿了三日了。阿福取了披風(fēng)來幫他系上。雪白的狐貍毛圍著他紅濃霜艷的臉,瞧著還是漂亮的很。 “奴婢做什么?”阿福見他走,趕緊請示下。 “就在這呆著?!痹朴粽f畢,換上靴子,同楊逸出帳去了。 云郁到了賀蘭逢春帳外,才知賀蘭逢春正在提審太后——不,現(xiàn)在應(yīng)該叫罪人孫氏。云郁一邊入帳,一邊聽到里頭孫氏在哀告:“太原王,你我之間并無深仇。我對你,好歹有知遇之恩。你的博陵公爵位是我封賜,讓你帶兵平叛是我授意。你女兒,是我同意嫁入了宮中。哪怕你起兵和朝廷對抗,我也沒有遷怒于她。她現(xiàn)在好好的住在瑤光寺,毫發(fā)未傷。我能力有限,早就不愿意做這個太后了。我余生別無所求,只盼有賢君接位,再有太原王這樣的能臣輔佐,我便去寺中削發(fā)為尼,為王室祈福。我已經(jīng)到了這個地步,無心折騰,也折騰不了了。” 賀蘭逢春在帳中走來走去,顯然是有些猶豫,孫氏見他沉著臉不說話,眼淚紛紛而下:“仲輿。” 太后現(xiàn)年三十四歲,多年來養(yǎng)尊處優(yōu),保養(yǎng)得宜,相貌還是美的。體態(tài)婀娜,皮膚光潔,臉上并無一絲皺紋,哭起來梨花帶雨的,襯著錦衣華服,艷妝盛飾,我見猶憐。 孫氏膝行上前,抓著他的手,哀哀地哭求道:“看在咱們往日的情分上,你救我一命,仲輿。一夜夫妻百日恩。” 賀蘭逢春聽她喚起自己的字,心里大是惱怒:“我不殺你,天下人要你死。你這些年在朝中,用的都是什么人?你置男寵,設(shè)親信便罷了,把朝廷大事,悉以委托給張儼、許紇這種人,弄的朝野怨聲載道,天下人都舉旗反你。而今連皇上都被他們給殺了,你不但不殺了他們,還要一味的包庇,立個假皇帝,把自己也搭了進(jìn)去。你不死,無以平民憤。” 孫氏哭道:“什么叫做天下人舉旗反我?他們反的是朝廷,反的是云氏,我只不過是個背黑鍋的,而今都怪到我的頭上來!六鎮(zhèn)叛亂是我導(dǎo)致的嗎?要怪得怪高祖!是他遷都洛陽,又施行漢化,導(dǎo)致六鎮(zhèn)不滿。那些人反對的是高祖,不是我!禁衛(wèi)軍謀反,是我的錯?他們對朝廷選官用人心存怨懟,覺得朝廷重用文臣,排抑武將。朝廷選官用人,也不是我定的,是高祖皇帝制定的門閥。怎么選官用人是門閥說了算。高祖皇帝定立的八大貴姓,里頭有孫氏嗎?我兒子云詡八歲登基,我當(dāng)了十年太后,中間兩度被他們云氏的人廢掉,關(guān)在冷宮,我吃盡了苦頭,我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處處被人掣肘,你們卻說天下喪亂,是我害的。連我親生兒子也跟我過不去,一心想廢了我?!?/br> 賀蘭逢春冷眼瞪著她:“你用人不當(dāng),你也有錯?!?/br> “我是有錯,我錯在明明能力有限,就不該攬這個差事?!?/br> 孫氏悲痛地坐在地上:“都來罵我,說的好像我能做主似的。當(dāng)年宣武皇帝駕崩,臨終沒把我賜死,天下人就說是宣武皇帝憐惜我,我應(yīng)該感恩。誰知道我的性命,不過是宣武皇帝和那群宗室大臣博弈的工具。宣武皇帝立高皇后,寵信外戚高肇,借高肇的手,殺了不少宗室大臣,包括云郁的父親。宗室對高肇,對宣武皇帝不滿,恐怕宣武皇帝死后,高皇后做了太后掌權(quán)。我僥幸生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