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書迷正在閱讀:少年、注視、嘯聲燦爛、星際男神都愛我、失憶后的夫人又軟又甜、穿成豪門殘疾大叔的逃婚男妻、中原小姐有話說、這只龍得了面癱、祖師爺賞飯吃、錦年長安
了酒?!?/br> 張星明笑道:“這標準是越來越低,連牛二都想省。韓總,你也太摳門了,有你這么給人接風的嗎?” “喝茶比喝牛二貴,別不識好歹?!表n曉武笑罵了一句,想想又意味深長地說:“老張,你真要是想喝茅臺,哪天我陪你去胖子那兒。他爸囤了滿滿一屋子,估計有上百箱?!?/br> “跟你開玩笑的,我不但把煙戒了,酒也很少喝?!?/br>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河邊夜話 安海這些年發(fā)展很快,變化很大,蓋了許多高樓大廈,但終究是一個縣級市,既沒有古色古香的茶樓,也沒特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咖啡廳。 事實上韓曉武也不喜歡去那些地方,考慮到把老同學想找個清靜的地方說說話,嫌燒烤店人多太喧鬧,干脆把他帶到環(huán)球影城后面的一家港式茶餐廳。 要了兩杯茶,點了幾道小菜,對坐在餐廳門口充滿文藝范的落天茶座,邊吃邊暢聊起來。 “這地方不錯,雖然開在市中心,但鬧中取靜,還有點情調(diào),應該沒少帶女朋友來吧?” “這家店我是和我侄女沿著河邊跑步時發(fā)現(xiàn)的,感覺挺不錯,來過幾次??上獠辉趺春茫看蝸頃r都看不見幾個客人?!?/br> 韓曉武回頭看了一眼空蕩蕩的大廳,又無奈地說:“主要是安海人口太少了,晚上稍微好點,白天后面那條最熱鬧的人民路都看不見幾個人。” 張星明端著茶杯,沉吟道:“八十七萬,是不多。” “你說的八十七萬,是全市總人口。并不是城區(qū)人口,更不是常駐人口。”韓曉武頓了頓,又說道:“安海重視基礎教育,每次高考的成績都不錯,甚至名列全省各區(qū)縣前茅,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因為考出去的年輕人,愿意回來的很少?!?/br> “不只是安海,其它地方也一樣?!睆埿敲鞑幌氚押煤玫耐瑢W聚會變成“工作會議”,立馬換了個話題,看著前面的河問:“這是條景觀河?” “不是?!?/br> “亮化工程做得不錯,在橋上看很美,我以為是景觀河呢?!?/br> “說起這條河,那就有歷史了,它是漢朝開鑿的,叫上官運鹽河。古時候從在兒往東全是海,海邊有很多鹽場,那些鹽場所產(chǎn)的鹽,就是通過這條河運出去的……” 見老同學如數(shù)家珍,張星明不禁笑道:“韓總,沒想到你對這也有研究!” “我是聽朋友說的,”韓曉武一邊招呼他吃菜,一邊解釋:“我是新聯(lián)會的理事兼副秘書長,我們新聯(lián)會的一個副會長是作家,他正在寫安海乃至我們老家富安這一帶的歷史,書名叫,寫得挺好,我正在追看。他為了寫這本書考證過很多史料,對這方面很有研究?!?/br> “我說你怎么有閑情逸致研究這些呢,原來是聽人家說的?!?/br> “三人行必有我?guī)?,多看點書,多學習學習沒壞處?!?/br> “不怕你笑話,我已經(jīng)很久沒能靜下心好好看本書了?!睆埿敲鞒粤艘豢诓?,放下筷子說:“曉武,你既然能混進海聯(lián)會和新聯(lián)會,能在安海混得如魚得水,這說明統(tǒng)戰(zhàn)部對你的情況并非一無所知。” “這是肯定的,不然人家能讓我做秘書長?” “可既然知道你的情況,市里又怎么會只讓你做這些聯(lián)誼會的秘書長?” “什么意思?” “像你這樣的人才,應該重用?。 ?/br> “我算什么人才?”韓曉武反問一句,想想又說道:“統(tǒng)戰(zhàn)部對我的情況并不是完全了解,只知道我之前在投行干過,以為我原來是在投行賣債券的。何況真要是說人才,那安海出的人才多了。要是連我這樣的都被委以重任,那也不至于留不住人才?!?/br> “為什么留不住,我看安海的人才政策挺好的。” “好嗎?”韓曉武拿起筷子,淡淡地說:“之前沒跟地方黨委政府打過什么交道,不太了解。打了幾個月交道之后才發(fā)現(xiàn),地方黨委政府太功利了。” “怎么個功利?” “打幾個簡單的比方,如果胖子有來安海投資的意向,哪怕只是意向,市里一定非常熱情??傊?,一有大項目,哪怕只是幾千萬的小項目,上上下下都很重視,這就是你下午在群里所說的營商環(huán)境非常好?!?/br> 看著老同學若有所思的樣子,韓曉武話鋒一轉:“可據(jù)我所知,安海經(jīng)濟的中堅力量并不是這幾年敲鑼打鼓引進的那些外來和尚,而是本地的草根企業(yè)!就業(yè)崗位,也大多是本地的草根企業(yè)提供的。 市里或許是覺得本地企業(yè)沒什么潛力可挖,所以把重心轉移到那些外來和尚身上,反正對本地企業(yè)的態(tài)度,跟對那些外來和尚,甚至還沒決定來投資的那些客商的態(tài)度,完全不一樣。這讓許多本地企業(yè)家很不舒服,甚至很寒心。” “你怎么知道本地企業(yè)才是中堅力量的?” “因為安海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老總是我朋友,我經(jīng)常去他那兒喝茶,還受邀去講過課。他給上百家本地企業(yè)提供代賬、審計等服務,每年從他那兒開出去多少票就是第一手資料?!?/br> 只要是領導,誰不喜歡大項目,誰不喜歡GDP蹭蹭往上漲? 想到這些,張星明微微點點頭,沒再說什么。 韓曉武輕嘆口氣,接著道:“前幾天跟一位房地產(chǎn)公司的老總吃飯,他一樣很寒心。在外面的大開發(fā)商來安海之前,他就開始搞房地產(chǎn),就是納稅大戶,雖然賺到了錢,但一樣為安海經(jīng)濟作出過貢獻。 可前段時間市里掛牌拍賣一塊地,邀請了許多外面的大開發(fā)商,本地的開發(fā)商一個都沒邀請,人家都不知道,去了都沒位置,連競拍的機會都沒有。” “有這樣的事?”張星明下意識問。 “千真萬確。再說其它方面,比如那些社會團體,人家出來做公益或做文化,需要上報成績時,相關部門就去找人家,請人家填表,或提供這樣或那樣的材料,可報完成績就忘了人家,就沒有然后了。 當然,對負責具體的工作人員而言,這可能只是一份工作,可給人家的感覺卻非常不好。因為那些工作人員所代表不只是他們自己,也是市委市政府?!?/br> 韓曉武摸摸嘴角,接著道:“你在來的路上問我,既然已經(jīng)退休了,為什么只呆兩三個月就要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