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興致去莫娘河,特地來尚書府送信賣好,也是想讓楊文卿入宮后提攜著武明霏的意思。 楊文卿當(dāng)時只是低頭應(yīng)是,心中卻是微哂。 圣上正是當(dāng)年,去花燈會還能是為了花燈?只怕是賞遍宮花,借民間花草換換口味。而武明霏如此聰明厚臉,哪里還需要自己提攜,大約是想拉個擋箭牌,躲避剛進(jìn)宮的風(fēng)頭。 轎中的楊文卿思及此處,清雅明麗的臉上,終究是露了一絲不甘。 再明白又如何,身為投靠李太后的兵部尚書之女,還不是要裝作糊涂,陪武明霏來這花燈會,眼巴巴地等著與圣上“偶遇”,盼望他觀花賞柳的眼睛為她們停留。 她何其羨慕穆采薇!穆采薇對她來說,就是一個能夠做到自己不能之事的理想寄托。 可惜,穆采薇也被逼著嫁了人。 “姑娘,到了”,轎停,楊媽靠近轎簾回稟,小心囑咐,“姑娘千萬戴好紗笠?!?/br> 楊文卿收回心思,正色斂目,仔細(xì)戴上紗笠,這才下轎。 莫娘河在城郊,依山勢彎曲而下,此時她們正在高處,放眼望去,上有夜幕無邊,星子閃爍,下有奔流長河,花燈搖曳。 楊文卿于京城出生長大,十八年來,星空夜幕從未如此宏大地出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她眼前。 她想要大笑,卻還是忍住了,只是于紗笠下清雅淺笑。 回首來時路,卻是燈火通明的城樓城關(guān),與高大聳立的城墻。 還來不及作何感想,就被武明霏拉著,往熱鬧處去了。 樹蔭下,一名豐神俊朗的年輕公子帶著三四隨從,其中一名正向他稟報著什么。 “回主子,她身邊的就是兵部尚書之女,楊文卿?!?/br> “當(dāng)真是月落寒江之貌。” 路邊商戶都掛著燈籠,小攤販也掛了燈籠照亮,吆喝聲不絕于耳,卻不顯吵鬧,別有一番民間風(fēng)情。 還有雜耍的看西洋景的,還有人帶著只聰明可愛的小猴子賣藝,圍了一圈姑娘小姐,猴主人指使猴子一個勁兒對著眾女作揖、空翻,姑娘們笑得開心,富裕些的都樂意給幾文打賞,還要親手丟進(jìn)小猴舉起的銅鑼里。 楊文卿略看一一眼,不等武明霏,帶著楊媽轉(zhuǎn)身走了。 離了攤販集中的地方,人煙漸少,河里不時有花燈飄過,岸邊樹上掛著燈籠,人少了景物越發(fā)好看,楊文卿也就順路走下去。 “前面那個姑娘掉了手帕”,楊文卿瞧見,告訴身邊的楊媽,意欲讓侍衛(wèi)前去提醒。 武明霏拉住了她:“別壞人姻緣?!?/br> 楊文卿疑惑不解,武明霏揚(yáng)揚(yáng)下顎讓她自己看。只見那姑娘隔著薄薄的紗巾含羞帶怯地看著撿起手帕的公子,公子磕磕巴巴地把帕子遞了回去,大概說是要護(hù)送佳人找到親眷,兩個人隔著一段距離一起走遠(yuǎn)了。 原來如此,楊文卿低頭輕笑,抬步繼續(xù)賞游,武明霏有心再往熱鬧處尋圣上,可楊文卿不配合,她又不敢離了楊府護(hù)衛(wèi),眼看著機(jī)會白白溜走,只得在內(nèi)心大罵楊文卿立|牌|坊。 一陣怪風(fēng)襲來,一只珠釵滾落到了楊文卿腳邊,又一直向前滾去,直到碰到了另一行人。 因為要戴紗笠,楊文卿并未裝飾這樣華麗的簪釵,武明霏也是一樣,身后又并無其他姑娘,這是從何而來?楊文卿只覺奇怪。 “兩位姑娘”,那行人撿起珠釵,慢步走來,原來是個極俊美的公子,他像是完全不懼虎視眈眈的侍衛(wèi),笑問,“不知這珠釵是哪一位遺失的?” 此人態(tài)度看似有禮,卻終究令楊文卿覺得輕佻。 她垂目搖頭,并不與他搭話。 武明霏剛才也看過,四下里并沒有別的姑娘,更何況,她看過畫像,知道這就是她要等的人,此時心中激動難抑,不禁猜測他莫非已經(jīng)看上了自己,借故搭言? “是”,縱使武明霏臉皮再厚,此時倒也顯出幾分羞澀來,“也許是小女子的珠釵,不知可否一觀?” 那公子將珠釵遞給了楊媽轉(zhuǎn)交,讓武明霏心中好不失望。 她定睛一掃,這珠釵華光流彩,并非等閑,許是宮中之物,不禁起了一絲貪念,但究竟是用素手遞還到了那公子面前,歉然道:“此物并非小女子所有,一時誤認(rèn)了,還望公子見諒?!?/br> “無妨”,那公子并未接過,笑道,“就送給姑娘了?!?/br> 說罷,他便轉(zhuǎn)身離去,剛才不知躲在哪里的侍衛(wèi)們跟隨在他身后,竟是說一不二的氣勢。 楊文卿此時明白,這輕佻公子,就是當(dāng)今圣上。 竟是這樣的人。 她眼神一黯,只道是乏了,侍衛(wèi)們招呼轎夫?qū)⑥I子抬來,打道回府。 次日,圣上下了圣旨,秀女名單上,屈屈鎮(zhèn)西大營將軍的女兒,竟列在眾女之首。 而兵部尚書之女的名字,緊隨其后。 楊文卿雖爹娘接了圣旨,強(qiáng)做開心,回到閨閣中,便是悲從中來。 這悲戚,不僅是為了自己就要入宮,還因為聽傳旨的公公與父親閑話消息,圣上竟要求穆采薇及其夫婿,擇吉日護(hù)送武明霏入京。 她武明霏算什么東西! 小醋怡情 第十六章 穆將軍夫婦葬在芙蓉城慕勝山下,據(jù)說是當(dāng)年將軍帶兵過蜀,與游山的佳人有了一面之緣。 錦花城與芙蓉城,一為西南都府,一在蜀州中北,路途雖不遠(yuǎn),亦不近。 蕭風(fēng)與穆采薇在穆老夫人的叮嚀囑咐下上了馬車,途中,恰好宣旨的太監(jiān)船行至巴城,大擺排場,聽聞穆采薇正在城門口,有意賣好,穆采薇也就順道在朝天門接了圣旨。 旨意是要穆采薇夫婦護(hù)送武明霏上京。 綠珠打點謝過,那太監(jiān)十分客氣,隱約還透漏點對武氏女多事不滿的意思,穆采薇當(dāng)沒聽見,只和言道了聲“公公辛苦”。 那太監(jiān)又打量了幾下蕭風(fēng),這才攜著圣旨,跟著當(dāng)?shù)毓賳T走了,他還得去錦花城的武家宣旨,本該趕緊登船才是,但消息說武氏女還在慢悠悠往回趕,他個宣旨的總不好跑在前面。 蕭風(fēng)心中還有微醋,雖然對太監(jiān)這種封建杯具有幾絲好奇,但他自知多說多錯的道理,也只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假作沒發(fā)現(xiàn)公公對自己的打量。 蕭風(fēng)的醋,是出門前吃的。 出門前,穆采薇剛收到了圣上回折批文,還有密信。 信中,圣上言辭懇切,“先帝與穆將軍之死,俱有蹊蹺。沖喜之事,寡人無力回駁太后懿旨,著實愧對愛卿。更愧對父王與穆叔叔。但此中蹊蹺,不單是吾與汝之父仇,更事關(guān)社稷存亡。請采薇meimei應(yīng)旨前來,赴京城一會?!?/br> 圣上在信中雖未言明,但其意卻是直指太后,直指太師黨。 當(dāng)時蕭風(fēng)正在穆采薇書房,跟著赤霞惡補(bǔ)鎮(zhèn)西大營大小事宜,穆采薇竟是不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