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來二哥透著微微寒氣的聲音:“是進(jìn)城賣繭子的農(nóng)民?!?/br>四郎一咕嚕翻起來,揉著眼睛說:“最近總是做一個怪夢,夢到去了一間蠶房一樣的屋子,屋子中間有一張床,垂著青紗帳子,隔著帳子,里面像是有個女人的身影,但是等我過去揭開一看,里頭卻沒有人。一會兒又好像是有個小孩子在嗚嗚哭,還唱歌,總之亂七八糟的?!?/br>四郎以前是幾乎不怎么做夢的,偶爾做一個夢就會記得十分清楚??墒亲詮倪M(jìn)了五月,他便連著做夢,說是噩夢吧,好像也并不十分恐怖。四郎也就不去管它了。不過,這樣接連而來的夢倒是提醒了四郎,五月上旬,大美泛黃,江城收獲春蠶的蠶月到來了。等四郎穿戴好和陶二一起走出門,有味齋的次門早市紛紛開張。成群結(jié)隊(duì)的蠶農(nóng)劃著烏篷船,從城外摸黑進(jìn)城,給白家送繭子來了。白家以前是開糧店的,今年卻忽然新開了幾家絲綢鋪?zhàn)?。因?yàn)橹苤t之周公子喜歡穿蜀錦做的衣服,帶動了江城的衣飾潮流。大戶人家自不必說,有專人替他們量體裁衣。平民之中,不論是羅嬸娘那樣的大媽大嬸,還是彭喜姐那樣的小家碧玉,均已擁有一件白記新出的蜀錦衣裳為榮。據(jù)說白家自己也養(yǎng)蠶,但是依舊供不應(yīng)求,所以今年開春的時(shí)候,特意把蠶種提供給了城外的村民,讓他們養(yǎng)蠶自己收購。因?yàn)榻衲晖忸^在打仗,江城雖然還算太平,奈何地方豪強(qiáng)都要招兵買馬,于是苛捐雜稅倒是一日重過一日。農(nóng)戶家里存的那點(diǎn)糧食,剛開春就被官吏們以各種名目收走了,這還是好的,有的連家里的壯勞力也一并被官府征用??v然號稱魚米之鄉(xiāng),江城人的生活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漸漸都有了些下世的光景。尤其是城外那些靠地吃飯的農(nóng)民,家里的壯勞力被征用了,春耕時(shí)都缺人手。好在江城外的村落不僅號稱糧倉,還有很多桑田,是當(dāng)時(shí)主要的蠶絲產(chǎn)地之一。附近村落里的婦道人家,沒有一個不會養(yǎng)蠶的,因此,此地對養(yǎng)蠶女子有一個專門的稱呼——蠶花姑娘或者又叫蠶花娘子。今年白家主動提供給這些養(yǎng)蠶人最好的蜀地蠶種,可把這些以養(yǎng)蠶為生的村民樂壞了,人人交口夸贊白家該是有大富貴的積善之家。這不,才收了蠶繭,村里的老人都迫不及待的摸黑給白家送來第一批蠶繭,指望著能夠靠此換取一家人來年的口糧。因?yàn)樽叩迷?,到城里時(shí)天還沒大亮,白家鋪?zhàn)舆€沒開門,這些村民就搖著烏篷小船來河市里吃些早點(diǎn)。四郎站在一口大鍋旁,用個竹夾子夾塊豆腐油炸。二哥在旁邊,手持一把寒光閃閃的小斧頭,“篤篤”地?cái)刂菸嚨奈捕?。然后槐大便把這一盆收拾干凈的螺螄入鍋汆熟。因?yàn)闁|西實(shí)惠,物美價(jià)廉,有的村民們想著即將到手的酬勞,就舍得花錢買上一旁rou質(zhì)鮮美的螺螄,再請店家沽來一二斤文家的紹興黃酒。一醉解千愁,儼然也其樂無窮起來。一個左腿略有些瘸的漢子喝的高興了,還唱上了民謠:“斬螺螄,沽黃酒,強(qiáng)盜來了也不走?!?/br>旁邊有人笑話他:“強(qiáng)盜來了你不走,抓丁的來了你走不走?”瘸腿漢子眼睛一翻:“走甚走?沒看到老子腿瘸了嗎?腿不瘸就灑家這個體格,早就投了冉將軍麾下,說不得也有一翻造化。”旁邊的人都呸他,罵他站著說話不腰疼,多少人因?yàn)槔瓑讯∵@個事情,搞得有家不能回,有田無人耕。他們吵得熱鬧,旁邊幾個老蠶農(nóng)都默不吭聲。他們都是家里的兒子被拉了壯丁,只能自己天不亮便踩著烏篷船,帶著一家人的希望進(jìn)城賣繭。其中有個老人,帶著自己小孫孫進(jìn)城,送蘇道長回來順便賣繭子與白家。本來說只是帶著小孫孫來歇腳,為了省幾個大錢,便什么吃食都沒有點(diǎn)。老人家跟著蘇道長進(jìn)了后院,半天還沒出來。跟著他來的小孫孫就蹲在地上,一邊畫圈,一邊念著一首兒歌,四郎仔細(xì)一聽,唱的是:“大麥青青小麥黃,蠶寶寶想爹吐絲忙?!?/br>那孩子翻來覆去唱著這兩句兒歌,四郎隱隱約約覺得十分耳熟,好像在哪里聽過似的,問道:“伢子,這首兒歌是你編的嗎?”旁邊的另一個老蠶農(nóng)取下頭上戴的烏氈帽,拿在手里輕輕扇著風(fēng),笑道:“哪里是編的呢?古早就有了。小娃娃不知道,這歌兒里頭還有個故事呢?!?/br>四郎用瓦罐燒水,沏了一壺?cái)R了姜末和鹽的茶。上茶之前,還往碗里撒上一把炒黃豆和芝麻、這叫姜鹽黃豆芝麻茶,喝的時(shí)候要連茶葉一同吃下去,是一款農(nóng)家茶。這種茶味道自然比不上什么女兒茶碧螺春之類的,烹制手法也從來不講究什么茶道。可是論起解渴的功效,對這些村民而言,卻也并沒有多少差別。而且這種農(nóng)家茶不僅可以解渴、潤肺,里面加的姜能暖胃,鹽可以補(bǔ)充隨著汗水流出去的鹽分,黃豆、芝麻算是小點(diǎn)心,又能充饑。仔細(xì)說起來,可比女兒茶一類的實(shí)惠。四郎把茶碗給老蠶農(nóng)端過去,問道:“什么故事?丈人也給我講一講?!?/br>老蠶農(nóng)倒是很愛說話。他大大方方接過來茶碗,邊搖邊喝,最后一仰脖子,把沉于碗底的黃豆、芝麻、茶葉一股腦兒倒進(jìn)嘴里,嚼得津津有味。吃完茶一抹嘴,老茶農(nóng)便給四郎講起了這首童謠的來歷:從前,有一戶人家,父女兩相依為命。有一天父親失蹤了,心急如焚的女兒許諾,誰幫他找回爸爸,他就嫁給誰。這話被一匹家里的白馬聽到了,果然幫助迷路的父親回了家。但是父親自然不肯把女兒嫁給一匹馬,于是一箭射死馬。這匹馬其實(shí)是個成了精的妖怪,因?yàn)樵栏覆豢习雅畠杭藿o他,他就偷走了女兒。父親找了許多高人去搭救女兒。妖精為了防止心愛的姑娘被可惡的岳父帶走,就用自己的皮裹住姑娘,把他變成一只雪白的蠶寶寶掛在桑樹上。父親帶著人從樹底下過,姑娘想念孤身的父親,可又說不出話來,便把對至親的思念從口中吐出來,這就是吐絲結(jié)繭的由來。后來的人聽說了這么個故事,可憐這個父親,就編了兒歌在我們蠶鄉(xiāng)里代代流傳。這伢子大概是小時(shí)候聽多了,自然就學(xué)了幾句。只是伢子記性可不太好,我們以前開頭就不是這樣唱的,后頭也還有好長一段祈禱豐年的話呢。”四郎給蹲在地上、臟兮兮的小男孩也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