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6
海,他們只要納稅,就不用擔心掉腦袋,為什么不接受商稅?反正以前他們也是要向達官顯貴繳納保護費的,現(xiàn)在不過是拿著這筆錢交到國庫里,更安全更安心而且還交得明明白白的,甚至還儉省了許多,為什么不交? 山陜商人倒是猶豫了一下,不過聽說徽商、潮商都交了,他們也交了。 至于文武百官們關(guān)心的,自然是廉政了。 他們很擔心妙玉秋后算賬,而妙玉卻在這一份邸報上頒布了關(guān)于廉政的第一條法令,就是給官員加薪。 妙玉規(guī)定,國朝之前定的俸祿為正俸,也就是說,只要你有品級,無論你有沒有職位在身,都能領(lǐng)到這樣的一份正俸,正六品的六部主事一年六十兩銀子外加六十斛米,正七品縣令一年四十五兩銀子外加四十五斛米。 正俸是無論是否候補官員,都有的。 至于加薪,自然是加給在職、有差遣的官員。 妙玉攝政之后直接給在職的官員加了兩份薪水,一份是差遣費,跟正俸等同,一份是衣料錢,包括絲帛棉布以及銀錢若干,總價值跟正俸相當。以縣令為例,同樣是正七品縣令,實職的縣令可以拿到至少一百三十五兩銀子,外加口糧九十斛、絲帛棉布若干。而候補縣令只有四十五兩銀子和四十五斛米。 發(fā)了錢之后,妙玉才正式頒布廉政令,重申逃稅漏稅和貪贓枉法都是重罪。與此同時,北鎮(zhèn)撫司也一分為二,東北鎮(zhèn)撫司主要管國內(nèi),官員財產(chǎn)是他們調(diào)查的重點,西北鎮(zhèn)撫司則主管外藩,經(jīng)略邊關(guān)是重點。南鎮(zhèn)撫司依舊負責監(jiān)管北鎮(zhèn)撫司,防止北鎮(zhèn)撫司內(nèi)部腐敗。 廉政令頒布的頭兩年,妙玉表面上根本就沒有大動作,好像一頭扎進了掙錢的行當里,什么掙錢她干什么。 紡織業(yè)和報業(yè)在她的支持下飛速發(fā)展,潤筆費正式出現(xiàn),不少中底層官吏開始寫話本以補貼生活,而商家開始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招攬生意。 當然,輿論方面,妙玉控制得死死的。 紡織業(yè)方面,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水力大紡車再度出現(xiàn)在了中原大地上。 雖然棉花依舊不適合上水力大紡車,但是麻料和毛料正需要這樣的利器。也因為毛紡織業(yè)的大力發(fā)展,山陜商人笑得合不攏嘴,當然,給國家的賦稅也相當可觀:織工的人頭稅,毛料的商稅,絨布的商稅,當?shù)厣藤Q(mào)繁榮帶來的各種稅收收入…… 妙玉攝政之前,國朝的各種賦稅全部加起來,折合銀兩約兩千五百萬到三千萬之間,可是她宣布攝政當年,賦稅就暴漲到四千二百萬,第二年全年賦稅六千萬,第三年則繼續(xù)攀升。 皇帝很納悶。 妙玉的解釋是,東瀛有現(xiàn)成的金礦銀礦,因而金銀賤銅錢貴,加上東瀛的鑄造技術(shù)落后,自唐宋開始就普遍使用中原的銅錢,因此中原的銅錢在東瀛購買力驚人。朝廷開海的結(jié)果就是,呂宋的孔雀石源源不斷地被運送進京、鑄造成銅錢,直接走山東在東瀛兌換到了大量的金銀。 大量的黃金被儲存在皇家內(nèi)庫里,白銀則進入流通,加上新制銅錢大量涌入市場,這才有了物價穩(wěn)定。 物價穩(wěn)定的結(jié)果,自然就是大量的賦稅涌入國庫。 第130章 大量賦稅涌入國庫, 妙玉如何分配? 首先就是保證軍餉。妙玉攝政之前,軍餉是卡著給,十分的軍餉只給三分,妙玉攝政之后直接就給提到了五分, 第二年給到了六分, 第三年就給到了七分。 雖然聽著是挺少的, 可別忘記了軍隊的龐大基數(shù)。哪怕只是增加了一分, 也是一筆數(shù)目異常巨大的支出。 其次就是再度給文武百官加薪。繼之前的差遣費和衣料錢之外,時隔一年,妙玉又給文武百官添了一份收入, 名目叫做食料錢, 其實就是正餐補貼, 其金額依舊跟正俸相當, 依舊是實職官員才有資格獲得。 這些是人們一眼就看得到的。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 妙玉不動聲色地經(jīng)營著一支強大的軍隊:解煩軍。 這是一支特殊的軍隊, 主要的成員是斥候, 以百人小隊為單位獨立行動。他們可以是商隊, 可以是鏢局,他們深入大漠、西南山區(qū)甚至遠赴海外, 將各種各樣的情報送入皇宮。 靠著這支軍隊, 妙玉對大漠、對西南土司和海外番邦采取了利益分化、矛盾激化和逐個蠶食的策略。 靠近國朝的土地, 必須吞并, 與各族的緩沖地帶卻需要精心計算。不止是陸地與國朝接壤的民族、部落, 就連海外番邦也是如此。如果實力很小, 位置卻十分重要,那就直接滅掉。如果不能一口氣吞并,那就分化他們, 找機會蠶食、吞并。 而妙玉控制這支軍隊的方法也很簡單,一個是財帛,另外一個就是女人。 國朝千百年來視軍戶為賤籍、輕視軍人的傳統(tǒng)幫了妙玉大忙。因為輕視軍人,所以很多軍漢根本就娶不起老婆??墒敲钣竦墓し焕锩嬗泻芏嗯耍瑢τ谶@些女人們來說,只要她們努力工作,她們就有機會嫁給招討使。 招討使是什么?是九品武官!也就是說,嫁給了招討使,就有現(xiàn)成的鳳冠霞帔戴! 雖然跟賈家這樣的高門大戶看不上不入流的招討使,可是對于平民百姓,尤其是不得不拋頭露面去工坊討生活的女人們來說,嫁給招討使成為九品敕命夫人,是她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而給了她們這個機會的人是誰?是妙玉。 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幾個女人在背后悄悄地說,后來有人奉承著妙玉,背地里推波助瀾,使得越來越多的女人相信,她們能過上好日子,是妙玉的恩惠。然后妙玉就利用了這一點。 這些女人出嫁之后,她們的思想肯定會影響到她們的丈夫,而軍人,因為妙玉才漸漸拿到軍餉,本來就對妙玉頗有好感,如今再被妻子的枕頭風一吹,這心立刻就偏向了妙玉。 當然,他們的兒女在父母的影響下,先天就向著妙玉。 正是因為這支軍隊的存在,讓妙玉在無形中消弭了一場兵燹:羊毛的利潤在大漠上引起了連環(huán)反應(yīng),漠南的各大部落一面追捧著精美的羊毛紡織品,一面在背地里串聯(lián),暗中散播著中原人偷走了他們的羊毛的流言。 但是妙玉比他們更早注意到漠北部族對漠南民族的財富和豐饒牧場的垂涎。這里漠南部族才聯(lián)合起來,預(yù)備大軍南下,那頭漠北部族就忍不住聯(lián)合起來,攻打漠南民族。 雖然同樣是大漠民族,可是漠北之苦寒,連漠南部落都無法想象。漠南部落已經(jīng)開始貓冬的天氣,漠北部落還在外出狩獵。 所以,在寒冬里,漠南部族根本就不是漠北部族的對手。 等漠北部族吞并了漠南部族準備南下,雁門關(guān)總兵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