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其成,而且希望他能繼續(xù)保持。不過要是他知道廖安和的動機不純就不會這樣想了。因為年底事多,各種會議、學習不斷,寫報告、整理資料就夠忙乎的,所以兩人又開始了分居的日子。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時間一起吃飯,飯還沒吃兩口,部隊那邊就打電話來要開會,于是又匆忙分離。張遠心疼他,廖安和每次回來張遠都會給他把脈,然后根據(jù)他的身體情況燉些口感不錯的藥膳給他進補。在廖安和忙的時候,張遠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生意上。因為沒有了工作的局限性,他的生意也從K市向周圍的城市擴展。他最近的生意會著重放在中藥材與房地產(chǎn)上。本來礦業(yè)也是個來錢快的行業(yè),但是風險大,而且馬上將至的經(jīng)濟危機對礦業(yè)會有不小的影響,而中藥材和房地產(chǎn)行業(yè)就不同了。現(xiàn)在他幾乎把手上所有的錢都投入了棚戶區(qū)改造項目,還用手上的資產(chǎn)貸了不少款。不過馬上醫(yī)藥公司的分紅就要打過來了,他也不用擔心資金周轉(zhuǎn)問題。張遠和廖安和兩人忙歸忙,但還是會抽時間偶爾和李宏文,還有那些朋友聚聚。陳涵也被算在其中,而他家的拖油瓶宗政軒也沒落下。李宏文和艾佳的感情平穩(wěn),店上也沒什么大事。就是朱建松時不時的會倚老賣老,給李宏文使點小絆子,不過也問題不大。李宏文已經(jīng)能很好的解決,有時候還會整的朱建松有苦難言。但兩人之間也不會撕破臉皮徹底決裂,畢竟雙方短時間內(nèi)還是有著牢不可破的利益關系。而陳涵因為和宗政軒在一起的關系也沒有繼續(xù)住宿舍,他們在外面租了一套不錯的房屋。宗政軒準備用自己的積蓄在這里開一家酒店,陪著陳涵過自己的小日子。至于家里那邊他管不了了,他現(xiàn)在是徹底和自己老頭子鬧翻了。幾次接觸下來,他和張遠那點小矛盾也解決了。相互了解之后,宗政軒對張遠很是佩服,也很欣賞他的為人。一來二去兩人還成為了朋友,以后在生意上也可以相互照應著些。所以男人之間的友誼有時候發(fā)展的很快。臨近春節(jié),因為廖安和過年不回家,張遠打算陪他一起過年。所以他在過年之前回去了一趟。張遠的父母現(xiàn)在已經(jīng)幫到郊區(qū)的別墅住著,房子是張遠買的,裝修費和家具是張誠出的?,F(xiàn)在房屋產(chǎn)權掛在父母名下,等老兩口百年之后在留給小兒子。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兒子孝順的基礎上。張燕也放假回來了,這次回來顯然氣色好了不少,張遠也放心了。張誠的飯店現(xiàn)在是生意興隆,小夫妻兩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張開明老兩口也住到城里來了,他們的胖兒子就完全交給老兩口照顧,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意上。現(xiàn)在這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知羨慕死多少親戚朋友。至于張家的老房屋張遠另有打算,他這次回來還有個事就是和父母商量老房屋的處置。“小遠啊,你這次不在家過年嗎?”李金蘭自從知道張遠心里其實是有他們老兩口的,對張遠的態(tài)度好了不是一星半點。特別是這此大兒子又給他們帶了不少東西,讓李金蘭高興不已。不過她高興,最主要是因為兒子的孝心。“嗯,這次提前回來就是和大家團聚的,春節(jié)就不會來了?!彼野埠筒荒芑丶疫^年,他可不能讓他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春節(jié)。“那咱家就提前吃團圓飯。”張開明也發(fā)話了,大兒子在外面打拼也不容易。一家子樂呵呵的答應了,提前團聚其實也沒什么。“爸媽,這次回來我還有個事想和你們商量?!睆堖h見氣氛不錯,就趁機把自己的想法提了提。“什么事???”張開明看著越來越優(yōu)秀的大兒子,心中有種說不出的驕傲。“我們家的老房子現(xiàn)在不是空著嗎?而且以后估計也不會回去住了,我想空著也是空著,不如干脆讓村里那幾位沒人照顧的老人住好了。這樣一來家里的房子有人照看,那些老人也有了著落。”“這”張開明有些猶豫。“不行,那些人年紀大了,要是死在咱家多晦氣啊?!崩罱鹛m不同意。“爸媽,你們也知道在村里沒人照顧的老人過得是什么日子。咱家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能幫襯著些就多幫襯一點。而且村里那房子估計咱們以后也不會去住了,再說了那些人也是看著咱們長大的長輩?!睆堖h苦口婆心的勸著。“爸媽,大哥說的是。咱家現(xiàn)在的日子好過了,有余力幫一點是一點。這也是為皓皓他們這一輩積福。”張誠支持張遠的想法,一方面他現(xiàn)在是自家大哥的堅決擁護者,一方面也真的是看村里那些兒女不孝的老人可憐。他們村子小,人少,各家都是認識相互熟悉的。而且那些老人多數(shù)都是看著他們長大的,小時候也會抱抱他們,或是給顆糖,給個烤紅薯什么的。李金蘭有些猶豫,她原來最擔心的不就是兒女不孝自己和那些人一樣,老了老了沒人照顧。他們村不富裕,好些人家里還是老早以前就建的那種土基房或是磚瓦房。兒女不孝的那些老人,有些甚至是住在牛棚里。那哪是給人住的,都是那些殺千刀的不孝子??纯此麄兗椰F(xiàn)在住的是城里的小別墅,過段時間小兒子還要去考駕照,自己家還能有小車。大兒子那就更不用說了,有錢、有車、有房的。張遠見李金蘭動搖了,給張誠和張燕使了個眼色,三兄妹齊上陣軟磨硬泡終于讓李金蘭答應了。不過她也只以為張遠只是想把村里的房子借給他們住。村里那幾個老人很淳樸和善。小時候農(nóng)閑時常給他們這些村里的小孩講故事。張遠前幾次回家見到這些老人的境況,心中有些酸澀。現(xiàn)在剛好有機會,他就想把他們接到自家在村里的那棟新房子里住。他們之間也好相互有個照應,家里的老房子也不至于空著。自己也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定的幫助,不至于讓他們的晚景太過于凄涼。得到父母的同意,為了讓幾位老人能過個好年,張家三兄妹在村長的幫助下把村里沒人贍養(yǎng)的幾位老人接到村里住。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與以后這些老人的兒女一些不必要的糾纏。張遠找了村里說得上話的長輩和村領導做了個見證。村領導對于張家兄妹有出息還不忘照顧村里的老人很是高興。村里大部分人都覺得他們不錯,但少部分人就認為他們多管閑事。還有些人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想著張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城里站穩(wěn)了腳跟,聽說生意做得還不錯。自家能不能能跟他們套套近乎,跟他們學學怎么在城里做生意。張家三兄妹倒是對那些人的看法絲毫不在意,看著老人們能有個著落心里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張誠要忙生意上的事,張燕幫著張遠給這些老人們添置了一些日用品和新衣服。幾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