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
,命中注定的愛??!有蘇氏姓己,他們的整個氏族都是己姓蘇氏。傳說黃帝有二十五子,其中有十四人被分封得姓,共有十二個基本姓氏,己姓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女子出嫁后擇其姓稱呼,而不是依照氏族稱呼,有蘇氏之女名妲,因此人稱妲己。比干已經(jīng)對自己腦子里留存的對這段時期的歷史的印象完全放棄了,他一定穿越到了一個假商朝,或者說是平行世界。帝辛選了妲己為后以后,根本不愿意再多選幾個當妃子。被認為是帶壞了帝辛的罪魁禍首,比干表示:我怎么就那么恨呢?寵老婆有錯嗎?一夫一妻有錯嗎?諸位卿士我知道這個年代講究多子多福,但是我已經(jīng)有三個兒子了,孫子都有了,你們就不必揪著我只娶了一個正妻的事情不放了吧!又不是生不出來!帝辛和妲己雖然成了婚,但是兩個人的相處模式完全就是歡喜冤家的樣子。比干:真是想不到你們是這樣的帝辛和妲己!妲己的容貌可以稱得上是傾國傾城,但是為什么當時她在人群中并不出彩呢?很簡單,她不想嫁人,最起碼不想嫁入王室,所以故意讓自己在人群中顯得不出彩。想要變美很難,但是想要裝丑,還不容易嗎?只可惜,帝辛一點都不走心的隨便一指,比干和太后很走心的鄭重選擇,就把妲己給顯出來了。霸道帝王帝辛:很好,我的王后,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帝辛和妲己談了一場走心的風花雪月的戀愛,然后他們兩個人就正式地嘿嘿嘿了。帝辛二年,他的長子祿父就誕生在了這個世界上。絲毫沒有尊老愛幼之心的帝辛大手一揮,二叔,這娃兒就麻煩你了。比干: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做什么?我連親孫子都不想帶你讓我?guī)е秾O?!要不是看在你是一國之君的份兒上,子受,我早掐死你個熊孩子了!祿父的年紀太小,就算比干要給他當老師,也得等小孩長大一點才行。妲己和帝辛的相處模式比較接近后世的武則天和李治,畢竟大商也不講究后宮不得干政那一套,高宗武丁的王后婦好的另一重身份還是個披甲上陣的女將軍呢!雖然妲己不是帝辛征服有蘇氏的過程中被獻上求和的美人,但是有蘇氏的方國屬于外圍的諸侯方國,所以和王畿這邊還是有所不同的,妲己身為首領之女,從小也學習了不少的權謀之術。這就意味著,讓她和帝辛一起出主意陰人,可以,在侍女的幫助下照顧一下孩子,也可以,怎么正常地養(yǎng)大、養(yǎng)好孩子……嗯,這道題超綱了,下一個。因為太后還有另外兩個兒子,子啟還是王都中人盡皆知的野心勃勃,所以把祿父扔給太后養(yǎng)育也是不行的。沒辦法,有媯氏帶著大兒媳一起進宮,順帶把孫兒子玨也帶了過去,和有空的時候就去看孫子的太后一起,給妲己示范如何正確地養(yǎng)好一個孩子。子干日記:今天的大商后宮也是那么和諧呢。話說本寶寶還是覺得妲己侄媳婦兒你進宮的時間太早了。說好的我侄子是個渣男人設呢?怎么就變純情一對一甜寵版的霸道帝王了?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的帝辛被黑得很慘,他家王后妲己也不遑多讓,一對一起被黑的夫婦,允悲。有資料說妲己不是帝辛的第一個王后,祿父【也就是武庚,從這種典型的天干命名就知道這是祭名,如果大商沒亡,祿父應該是叫帝武庚哈哈哈】不是妲己親生的。但是也沒說帝辛什么時候娶了妲己為后?。?/br>封神演義里什么姜后黃妃之類專門創(chuàng)造出來黑帝辛的就不說了,畢竟祿父才是帝辛長子來的,殷郊殷洪什么的,你們連子姓都沒姓,還說自己是王子?給大家貼一段毛爺爺給帝辛翻案的話,他還給始皇陛下、曹總、二廣他們翻過案,所以我朝現(xiàn)在給這幾位被歷史抹黑的人翻案的比較多:1958年11月□□在斯大林之后的談話中,說到商品生產(chǎn)時,順勢發(fā)揮:商朝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為有了商品生產(chǎn)。這是郭沫若考證出來的。把紂王、秦始皇、曹cao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jīng)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tǒng)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1959年2月25日在濟南召開的一個座談會上,□□又說,商紂王是很有本領的人,周武王把他說得很壞。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敗了。第15章蠻夷帝辛登基以后,自然也有一批心腹,許多都是先帝留給他的,還有自小就和他一起長大,培養(yǎng)起來的。先帝留給帝辛的心腹有費仲、尤渾這種奴隸出身,沒有根基、只能依靠帝辛的,也有和帝辛從小一起長大的惡來這種貴胄子弟。帝辛也是自小被當作太子培養(yǎng)起來的,要站穩(wěn)腳跟很容易。等到站穩(wěn)腳跟以后,他想要徹底地掌控朝政,讓大臣們拜服,就需要武功,也就是軍事方面的政績來托襯了。古往今來的所有帝王,包括后世的那些,開國之君總是比他的繼承者們有威信的,原因無它,開國之君的權柄都是自己掙來的,非是他人授予的。倒也不是說那些繼任的君王就沒有威嚴了,看那一個個武功斐然的帝王,秦始皇、漢武帝、明成祖等人,早期也都有受制于人的時候,等到后期,政令皆出于一人,文武百官統(tǒng)統(tǒng)被皇帝吊打,連句閑話都不敢說。長于文治的帝王也有,太平盛世,哪有那么多仗給你打?但是這種帝王難免受制于人,不僅帝王威嚴要慢慢地積累,還要擔心文官的口誅筆伐。這一點表現(xiàn)得最明顯的就是宋朝的那幾位,仁宗被文官用唾沫星子糊了一臉都不能擦,還要繼續(xù)聽罵,等到晚年,當了幾十年皇帝,威嚴想來應該是足夠了,想要拖延立太子,看看自己能不能再生出個親生兒子來,結果被一群大臣“逼宮”請命,只能立了堂侄為儲君,和皇后在宮中相對垂淚。大商沒有這種例子給帝辛借鑒,畢竟這個時代,一直到秦漢等朝,都是武夫當國,但是他也曉得,想要盡快地確立自己的威嚴,就需要勝利,最好還是大勝。帝辛出生得晚,沒見過武乙當朝的時代,但是比干是見過的,王畿之中在朝堂上立足的內(nèi)服官們,被武乙壓得盡數(shù)膺服,文丁、帝乙當政后期乖順得不得了的卿士們放在武乙朝,還能稱得上是膽大呢!帝辛已經(jīng)定好了幾個目標,比如說先帝帝乙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