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貴族里都不乏傻白甜,這一點就不提了。姬伯服在今天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全家都是有病的。娘美爹帥,可惜都愛作;便宜哥看起來是個中二病,還病得不輕,結果轉眼間就變成了紙老虎,慫得不要不要的。姬伯服從沒有像今天一樣清晰地認識到,大周藥丸。但是沒關系,便宜哥沒有斗志,然而只要讓他恢復中二狀態(tài),情況就一定會好起來。姬伯服也沒干什么,就是讓人先把姬宜臼的事情放一放,先審判那位唆使大王子叛亂的申伯——雖然倒霉的老頭兒已經掛了。不像姬宜臼,是直系的宗周王室,好歹還有人惦記著,申伯被姬宮湦干脆利落地下達了“烹之”的命令,掛了。在這個年代,弄死人的刑罰就那么幾種,比如撲殺,車裂,還有一種非常痛苦的,就是烹殺。后世的華夏人大都知道一個成語,叫做“請君入甕”,講述的是唐朝——確切的說應當是武周時期——兩個酷吏的故事。酷吏1號“發(fā)明”了水煮活人【bu】這種刑訊方法,然后被酷吏2號套用在了他自己身上。然而,這種“發(fā)明”總是能找到歷史原型的。周夷王三年,周王姬燮烹殺齊國國君齊哀公,并改立哀公異母弟齊胡公。雖然為了讓周夷王的面子好看一點,官方說法是因為“紀侯譖之周”,也就是紀國國君紀煬侯的鍋,周夷王只是聽信了他的讒言罷了,但是明眼人誰不知道,紀煬侯也只是給周夷王背鍋罷了。暴君佞臣多般配,周夷王不是暴君,怎么會聽信讒言!話說周厲王姬胡變成人人喊打的“暴君”,一半的鍋要推給他爹周夷王。如果說姬伯服他爹姬宮湦被稱為周幽王,還真的有自己作死的成分的話,那與幽王并稱西周兩暴君的周厲王,就真的只是因為老爹留下的底子太爛,想要努力振興大周王室結果用錯了方法導致人人喊打了。因為被烹殺的齊哀公姓姜,申伯也是姜姓,所以姬宮湦很順利地就回想起了當年曾祖父周夷王用過的方法。姬伯服用自己聰明絕頂?shù)哪X袋瓜兒發(fā)誓,他的便宜哥還不知道這個噩耗。別人頂多告訴他一句申伯這個孽庶已經伏法了,讓他也好好懺悔,絕不會詳細解說具體細節(jié)的。當然了,他這么自信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他派去的人回報來的消息是“沒有異常”。在審判姬宜臼前先宣布對南申國諸侯——主要是申伯——的處置結果,按照姬伯服對姬宮湦的說法,那就是震懾姬宜臼。至于震懾姬宜臼做什么,這就不重要,姬宮湦不關心,就依了姬伯服。而且姬宮湦內心還是非常惱火的,姬宜臼怎么說也是他的親兒子,卻受到申伯蠱惑,出奔不久就敢舉旗自立,真的是要反過天去了!朝堂上宣讀的處理結果是:申伯烹殺,南申除國。念在兩家的親戚關系上,選擇申伯的侄兒繼承初代申伯申誠的謝邑,爵位等級陡然間由諸侯降為卿,而且還不是同一個支系,真的是十分令人悲傷。原本以為這個結果足以震懾姬宜臼的姬宮湦發(fā)現(xiàn),姬宜臼陡然間就硬氣了起來。“之前分明已經認罪,如今又說什么‘何罪之有’,簡直荒謬!”姬宮湦氣得臉都漲紅了,姬伯服在他下手幾個陛階的位置坐著,覺得自家老爹還需要歷練,這么容易就不淡定怎么行?。?/br>要不是姬宮湦還年輕,現(xiàn)在只有四十多歲,身體條件就像三十歲的人一樣好,姬伯服真心覺得暴怒之下他會中風的。姬伯服看著姬宮湦,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一直關注著他的姬宜臼也看到了,反抗姬宮湦的心瞬間就堅定起來,似乎重新尋回了在申國的時候那個“天王”的風范——雖然是自封的。姬伯服:計劃通。√全程這父子兩個的對話就充滿了火藥味,姬伯服在一邊聽得半是興奮半是糾結,生怕要是姬宮湦爭辯不過姬宜臼,惱怒之下就讓人把這個“孽庶”退出去斬了。孽庶這種稱呼,就代表著姬宜臼雖然還留著大周直系王室的血脈,但是他已經被開除宗籍了,除非姬宮湦改口打消這個處罰。孽庶,而不是庶孽人,雖然只是位置的倒換,但是后者指的是庶出之人,意為血脈卑賤,前者卻是重在“孽”字,指的是叛逆的逆子被貶為庶人。姬伯服這邊還在想著事情,就聽得姬宮湦大吼了一聲:“六行難不成已經被你棄之腦后了么!”當然,要是姬宮湦不那么講究禮儀規(guī)范的話,他本來想罵的大概是一句“六行難道被你吞到狗肚子里去了么”。姬伯服急忙把注意力轉移回來,“六行有失”,對于王族子弟來說,是一個極為嚴重的指控,畢竟貴族總是在乎顏面的。六行,是為孝、友、睦、姻、任、恤。孝乃孝敬父母,友乃友愛兄弟,姬宮湦指責姬宜臼,指的就是他違背了這兩條。談到這個問題,就說明現(xiàn)在要進入正頭戲了。“外祖父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君不惠,臣何以忠?父不慈,子何以孝?王上難道自認為是個慈父、明君嗎?”姬宜臼近乎諷刺地說出這句話。朝中所有人目瞪口呆。這果然是被壓抑狠了,再加上一步走錯就要沒命,放肆之下,竟是把真話都說出來了。姬宮湦是不是明君先不論,后宮的事再怎么亂,牽扯到前朝卻是不對的,兩者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是不是慈父嘛,卻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的。他對如今的王太子姬伯服可謂是極盡寵溺,費盡心機地廢了前太子姬宜臼,就是為了讓他給姬伯服讓位。對于姬伯服來說,姬宮湦當然是好爹,還是世界第一號的好爹,但是對于姬宜臼來說,有這么一個爹,真的是不知道前世造了什么孽。在姬宮湦眼里,他是周王,又是父親,姬宜臼合該遵從他的心愿,為姬伯服讓位,這實在是偏心,朝野皆是議論紛紛。要不是姬伯服也是個良材美質,懂事守禮又聰慧,怕是不少大臣早就鬧起來了。而且就算是現(xiàn)在,也有人為姬宜臼抱屈。當然,為姬宜臼抱屈,和判定姬宜臼的罪行是沒有沖突的。姬宮湦陡然間沉默下來。這個年代的人都受到周禮的教導,姬宮湦的母親是先王宣王的正宮王后,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和他因為個人的寵愛而立褒姒為后、立姬伯服為儲的行為是有沖突的。姬宮湦并不是那種做出“寵妾滅妻”的事情以后心安理得的人,所以姬宜臼和姜后之前才會那么容易就出奔申國。被長子這么質問之后,他一時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