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
幾乎要懷疑人生。雖然勝利的堅實基礎(chǔ)就是充足的糧草,但是繼位之時繼承了一個豐盈的國庫的異人表示這些都不是問題。秦國的都江堰和鄭國渠都不是白造的呀!趙國、燕國畢竟元氣大傷,所以出兵的主要還是楚國與齊國。不客氣地說,和秦軍比戰(zhàn)斗力,尤其是一直沒有疏忽訓(xùn)練卻沒有機會實戰(zhàn)的秦軍,齊楚兩國都是渣渣。異人放心地把大權(quán)下放給了主帥,把白起感動得是感激涕零,要知道,隔壁趙國的信平君廉頗的日子可不像白起那么好過。趙燕交戰(zhàn)的最后結(jié)果是燕國求和,期間,被趙國俘虜?shù)难鄧髮烦私第w,受封武襄君。因為降趙之后在對付燕國的時候出力不少,樂乘頗受趙王丹信任,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已經(jīng)開始和廉頗爭權(quán)奪利了。雖然趙王丹依舊信任廉頗這個老將,但是相較于在趙國沒有根基只能依靠趙王的樂乘,廉頗這位勞苦功高、動不得罵不得的老將就顯得比較礙眼了。白起開心了,范雎就不高興了。雖然秦王一向是戰(zhàn)國七雄里最禮賢下士的君主,只要你能說服他,就算你之前一名不文,也能一舉成名天下知,而在其他國家,一直對底層人物晉升奮斗上來的人不假辭色的韓非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雖然魏國已經(jīng)沒了,日后也不會有一個龍陽君,但是這個時代,依然不缺少對同性之愛有癖好的君主。韓非自己在著作里編排衛(wèi)靈公和彌子瑕——雖然對分桃這個典故還是熟悉的異人,來到這個時代之后,才通過史料記載知道那段逸事完全是韓非編造的,最起碼,衛(wèi)靈公和彌子瑕是清白的——同時認為許多出身不夠高貴的人是通過這種方式晉升上位的。固執(zhí)的思想讓韓非即使在韓國內(nèi)部,也頗為受人詬病,這也是韓王不重用他,卻沒有多少人說情的原因。和這些國家的國君比起來,秦王就像是小天使,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乏有先君去世之后,他倚重信賴的能臣被新君往死里懟,如果不能離開秦國到其他國家的話,在孝公離世后就被繼位的惠文王弄死的商君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和范雎相比,新君異人在文臣方面似乎有一個更容易讓他倚重的人,那就是在新君繼位之初就被封為文信侯的呂不韋。雖然范雎現(xiàn)在依然是丞相,他推薦了蔡澤作為自己的繼任者之后沒有被異人采納,但是他依然不開心。雖然當(dāng)太孫的時候異人對他禮遇有加,但是他畢竟是先君的人,很容易被新君身邊的人排擠的!在異人繼位的同時就被立為太子的嬴政表示:應(yīng)侯你真的想得太多了,什么時候去把你的腦洞填填吧。若是天下一統(tǒng),太平之時,武將的地位自然沒有文臣重要,但是現(xiàn)在還是諸國亂戰(zhàn)的時候,文臣的地位想要徹底地壓倒武將根本就不可能!等到白起打退了各國聯(lián)軍,還讓各國都狠狠地出了一次血以后,范雎就更別扭了。嬴稷是五月份去世的,也就是異人要在次年的正月之后再改元,而在半年之內(nèi),白起就給秦國帶來了一場大勝。人的名,樹的影,白起是個擅長進攻的將領(lǐng),廉頗的戰(zhàn)斗力或許也很高,但是唯一能逼退白起的趙將是馬服君趙奢,而他已經(jīng)死了。臨近秦國的趙國和楚國付出了割地的代價,燕國和齊國也得給秦國送上大量的賠款。而且,趙王、齊王共朝秦,燕王出太子為質(zhì),最后剩下的楚國則表示要接昌平君羋啟回國。前面三國看起來還挺靠譜,最后的楚國看似示好,但是根本不想在割地以外再出血的表現(xiàn)惹惱了秦國。昌平君是先君嬴稷的外孫,也就是異人的表弟。如今的楚王熊元當(dāng)年還是太子的時候在秦國當(dāng)質(zhì)子,說實話,秦國對他不壞,當(dāng)時當(dāng)政的是宣太后,宣太后是楚國的公主——雖然是陪嫁的庶女——而且秦國朝堂上楚人勢大,所以嬴稷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熊元。昌平君出生后不久,熊元之父熊橫駕崩,因為秦王不愿意馬上放行,熊元干脆拋妻棄子逃回楚國。好在昌平君之母是秦國公主,所以他才能在秦國以楚王之子的身份——雖然楚國不愿意承認他——逐漸坐上高位。逃回楚國之后,楚王熊元一直沒有子嗣,但是即使如此,他也不愿意向秦國低頭,將羋啟接回楚國。楚王室的直系是羋姓熊氏,作為楚國實際上的王子,昌平君的名字應(yīng)當(dāng)是熊啟,但是他至今還叫羋啟,就能看出他身份的尷尬。在春申君獻女李環(huán),楚王得子以后,很快他就將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熊悍立為了太子。如今楚國太子冊立也有些年頭了,楚王已經(jīng)立了李環(huán)為后,也就是說,昌平君這個按理來說是楚王的秦女原配所生的兒子身份就很尷尬了。比起另外幾國來,楚國雖然一直是走“親秦附秦”路線的,但是在對待楚王子嗣的問題上,他們極其慎重。異人呵呵一笑。秦國養(yǎng)了昌平君這么多年,但是有國內(nèi)的楚人勢力在,羋啟的心并沒有完全偏向秦國,他依然以羋姓為名,就可以看出他的態(tài)度了。在他的心里,他到底還是楚人,和秦國不是一路的。異人不是特別信任昌平君,而楚國對這位“王子”的態(tài)度也是一樣的。怎么說也是秦人帶起來的,誰知道他會不會完全偏向楚國呢?楚國現(xiàn)在著急要回昌平君,和其國內(nèi)的傳言有關(guān)。王后李環(huán)乃春申君獻上,而在王后入宮不久后,太子熊悍就出生了,王室血統(tǒng)恐有被人混淆之嫌。在太子熊悍出生后,楚王終于終結(jié)了無子荒,他現(xiàn)在共有三個兒子,兩嫡一庶。令人悲哀的是,因為春申君極受楚王寵幸,出入王宮不過尋常,因此在傳聞之中,除了太子熊悍,就連楚王幼子熊猶也有可能是春申君之子。兩個嫡子血統(tǒng)存疑,最后符合條件的王子負芻又是庶子。在這個緊要關(guān)頭,楚國出兵和秦國正面剛了一下,結(jié)果被打成驚弓之鳥。楚國一群守舊貴族絞盡腦汁思索了一下,最后得出了這么一個計策,將昌平君要回來,既是向秦國示好,也是準備隨時換太子。異人:世界是你們楚國開的啊?怎么什么事都想得那么美呢?異人明確拒絕了楚人以后,他們也曉得自己恐怕是鬧了大笑話,而且跟其他幾國相比誠意不足,惹惱了秦國的新君,沒辦法,繼續(xù)割地唄,反正楚國地方大,在之前的基礎(chǔ)上多割幾處地方出去也不傷筋動骨。楚國的事情放在一邊,燕國太子來秦國為質(zhì)也不是什么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