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不管怎么說,她對自己的孩子還是有感情的,被曹cao贖回來的時候,還作了表達自己對幼子的不舍。所以說,在蔡琰嫁人之后,在她的丈夫董祀的府上,也偶有胡床之類胡地傳入的東西存在。若是蔡琰剛嫁給董祀的時候,一個青年才俊怎會對一個嫁了兩次人、被胡人擄走十二年的女子動心?更別提她還對胡地的生活多有懷念了。但是后來董祀被問罪,若非蔡琰在曹cao面前給他求情,只怕他已經(jīng)死了,此后夫妻二人感情愈深,董祀對妻子無有不應(yīng),府上的擺設(shè)也都按照蔡琰的喜好重新大規(guī)模整頓了一番。這日司馬師練完字后,又聽蔡琰口述,寫了幾竹簡的書,而后就開始研究經(jīng)義。這個時代,對于“經(jīng)”也沒有太過于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zhǔn),各家治學(xué)的人觀點不點,也會影響這家人對于經(jīng)義的解讀。蔡琰的經(jīng)義學(xué)自于蔡邕,而蔡邕當(dāng)年又是名望甚隆的大儒,所以說,還是比較有權(quán)威性的。而且蔡邕的藏書甚豐,加上董祀家中的藏書,司馬師很是看到了一些自家沒有書籍,學(xué)起來也不怕沖突。午間用飯的時候,司馬師就聽到有人議論,說是外頭傳來了一個消息,蔡琰的心情就不好了。好在這家的仆人調(diào)教得當(dāng),知道主人家的消息不能隨便泄漏,也沒人再碎嘴地說些什么。不過司馬師總覺得午飯用完了以后,蔡琰看他的眼神有點不對。回到府上,他和母親說起這事,才得到答案。曹丞相前段時間在許昌收到了多年前伏皇后請求父親出手除掉曹cao這個“逆賊”的證據(jù),消息敗露,皇后被廢,就連其所出的兩位皇子都受到牽連。等到消息傳到鄴城這邊來的時候,已經(jīng)塵埃落定了,不僅皇后幽死冷宮,就連兩位皇子都沒有幸免。鄴城這邊的人都是魏公曹cao的心腹,蔡琰因為是曹cao贖回來的,當(dāng)年夫君董祀獲罪被免以后就一直定居在鄴城,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jīng)晚了。估計她是想到了當(dāng)年董卓強征其父蔡邕為官,其后王允用董卓之尸燃燭點燈,蔡邕哭董——畢竟蔡邕雖然是被強征的,但也受了董卓的恩惠,而且人死如燈滅,王允辱尸不只是對董卓的報復(fù),其實還是對士人集團的挑釁,當(dāng)然不被認可——如今曹□□死伏皇后,她卻因曹cao之恩回到歸國,不能置喙曹丞相如今的行徑,和當(dāng)年實在是頗為相似。鄴城之中,對天子一家的慘事,卻沒有過于強烈的反應(yīng)。現(xiàn)在大家都被綁在曹cao的船上,只有曹公好,一切才是真的好,對于漢天子,新長成的一代可沒有那么多的尊奉之心??!說起來,現(xiàn)在大家反而對曹公的家事更為關(guān)心。天子劉協(xié)立不立太子大家無所謂,就算立了,大家能知道天子已經(jīng)很不錯,沒有人想知道太子是誰。但是曹公的繼承人到底是誰,就有很多人想知道了。現(xiàn)在曹氏內(nèi)部的奪嫡反而與天子立太子一樣,更為引人注目。曹丞相的幾個女兒也到了適宜的年齡,想要擇婿,但是沒有還沒有確定把人許給誰。不過原先就和曹丕有些不對付的丁氏兄弟被他壞了好事——據(jù)說曹cao原本想把長女許給丁氏兄弟里的長子丁儀的——這下子就徹底地倒向曹植那邊了。除了丁氏兄弟外,曹植那邊最惹眼的就是楊修,他的才華可是曹cao都要絕口稱贊的。曹植在曹cao那里正得寵,而他手下的人也不俗。不說楊修了,就是丁氏兄弟,父親也和曹cao有舊,本身才華又不俗,據(jù)說曹cao將長女嫁給夏侯惇之子夏侯懋之后,曾經(jīng)感慨,說丁儀縱是眼睛全瞎了,有這樣的才華,他也愿意將女兒嫁給他,更何況丁儀不過是兩眼小了一點罷了,曹丕真是壞了一門好姻緣??!但是,和曹氏親上加親的夏侯氏對曹丕卻是更見親善,很是感念他親上加親的一番言辭,至于個中得失如何,那就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楊修給曹植出了好些主意讓他在曹cao那里固寵,要不是世間嫡長子繼承制的威力巨大,而曹丕和曹植的資質(zhì)相差并不很大,頂多擅長的方面有所區(qū)別罷了,怕是曹cao早就下定決心要立曹植為魏公世子了。曹植的天賦與得寵程度,比之曹沖還是有所不及的。但是榮寵日盛,人們越是把焦點都集中在曹植身上,就越容易找出他的毛病來,更何況,曹植的毛病也并不是那么難抓。司馬師還是個小朋友,才不要攙和到大人們斗來斗去的世界里,但是聽到曹植倒霉的消息的時候,還有些欣喜。倒不是說他對曹植有什么不喜的地方,而是因為曹植的正妻有點過分了。曹cao提倡節(jié)儉,即使是親兒子也不能違背他的命令,更不用說鄴城中的一眾僚屬了。司馬家有一次全家赴某家舉辦的宴會的時候,就見得臨淄侯曹植的夫人打扮得光彩照人,而且看她在席中的表現(xiàn)來看,平日里在府中也過得甚是精細。這樣也就算了,畢竟是人家的事情,總不能手伸得太長管到別人家去吧?雖說魏公已經(jīng)規(guī)定了不能太過奢華,但是曹植是他最寵愛的兒子,上趕著去打他家兒子的報告,縱是曹植夫人真的違令,告密的人也討不了好。但是誰讓曹植的這個夫人崔氏太過嬌縱了呢?縱是以世家的力量來看,出身清河崔氏的曹植夫人家世也算是很不錯的了。可惜被慣得嬌縱了些,雖是無心,言語卻是失當(dāng)了,縱是司馬師都聽著有些不舒服,更何況其他人。夫人,你已經(jīng)不是待字閨中的女嬌娃了,聚會的對象也不是你的一幫好姐妹或者“仇敵”,說話能不能不要那么刻?。?/br>與會賓客,總有些睚眥必報的人物。帶著夫人赴宴的臨淄侯本人喝得酩酊大醉,正和人把酒言歡,根本就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結(jié)果曹植頭一次倒霉,就倒霉在這夫人身上了。丞相饒有興致地登臺遠望,一片暗沉色澤中卻有一人穿著華麗盛大,如此引人注目,他想裝作不知道都不行。于是乎,在家宴的時候好歹還知道穿得樸素一點裝裝樣子的崔氏就這么被發(fā)現(xiàn)了,曹cao稱之為“亂家之源”,她回府就被賜死了,她的叔叔崔琰也不能說什么。也正是因為崔氏,曹植被認為連自己的家宅都不能管理好——曹cao的禁令就那么擺在那里,曹植卻對自己妻子的行徑熟視無睹,縱是他自己簡樸依舊又有何用,能保證親近之人同他一樣嗎?——魏公曹cao嚴(yán)令訓(xùn)斥了他。以小見大,曹丕這邊似乎發(fā)現(xiàn)了整垮曹植的好辦法。只要曹植沒有被立為太子,他們就還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