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子有錯,那么曹植從以前被他倍加喜愛的模樣,變成如今這樣,肯定是被人帶壞了,至于帶壞曹植的人是誰,那還用說嗎?那邊楊修用劍刺破了所有裝絲絹的笸籮,最后還把絲絹都倒了出來,一無所獲,只好訕訕而歸。那邊曹叡已經(jīng)義憤填膺地譴責開來了,只說楊修氣焰實在太過囂張了。夏侯玄、司馬師幾個勸他消氣,曹叡卻依然憤憤不平,言道今日他父親曹丕已經(jīng)被欺壓成這樣,還不知日后如何。曹cao聽罷孫兒的話,心中一陣震動。曹丕府上的下人們把絲絹重新裝回笸籮內(nèi),又一個個抬進去,曹cao同一眾孩童們笑了笑,便帶人往曹丕府里走去。一番交涉后往里走,只見裝絲絹的筐換了幾個,被楊修用劍刺破的地方正有人修補,刺壞了的絹帛也有人小心翼翼地收拾出來放好,看著竟有幾分心酸。曹丕挽著褲腿出來,滿頭是汗,還褲腳上還粘著泥,顯然之前是在勞作,怪不得之前沒有出來與楊修交涉。曹cao也不知與這長子說什么好,只拍了拍他的肩,道:“苦了你了?!?/br>心中已下定了決心,不能再這樣下去,得撥亂反正了。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的曹丕和吳質(zhì)密謀被楊修發(fā)現(xiàn)然后用這個計策反過來讓曹cao厭惡楊修是確有其事,時間不確定,這里改了一下,反正已經(jīng)變成了平行世界了哈哈哈,半架空,半架空吧23333考試將近,要是更新斷掉的話……小天使們就原諒我吧QAQ第92章世子建安二十一年,魏王長子曹丕被立為世子,曹家的儲位之爭落下帷幕。世子,是諸侯、王繼承人的稱呼。漢初,諸王繼承人亦稱太子,比如漢景帝劉啟還是皇太子的時候,用棋盤失手砸死的那個吳王劉濞的倒霉兒子,就是吳王太子。后來為了與皇太子區(qū)別,諸侯王的繼承人后來就變成了世子,往后一直沿襲了下來。曹丕成了世子,曹植自然失意,但是他從前受寵,不懂得像曹丕那樣隱藏自己的情緒,顯露出來以后,反而更讓他降低了在曹cao心中的評價。可以說,從曹丕被立為世子以后,無論曹cao從前對這個兒子是怎么想的,是要磨礪他還是在兄弟相爭后選中了他,日后都不會再更改了。一旦繼承人選定,更改廢立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所有的政體,需要的都是“穩(wěn)”。繼承人的確定困難,繼承人的改易更是困難。曹丕被立為世子以后,攀附之人比從前更多,但是他更為看重從前苦心積慮助他的那一群班底,又曉得應(yīng)該韜光養(yǎng)晦,不要在這些地方惹父親的眼,因此閉門謝客,很是安分,反倒讓曹cao又高看了他幾分。曹丕沒被立為世子的時候怕是曹cao還更為看重曹植的才華,對這個長子不甚在意,如今卻是慢慢地、一個個地發(fā)現(xiàn)自己長子身上的優(yōu)點了。建安二十一年末,曹cao率軍征孫權(quán),二十二年春,又至濡須口,大敗孫權(quán),孫權(quán)乞降。曹丞相答應(yīng)了孫權(quán)的條件,不管他老人家怎么想的,是不是因為忌憚劉備,現(xiàn)在的司馬師還不是很懂。這種時候,難道不是應(yīng)該“宜將剩勇追窮寇,莫要沽名學霸王”嗎?后世那些成霸業(yè)者,哪一個不是短短十幾、二十幾年內(nèi)席卷天下的?要司馬師來說,魏王如今年紀大了,又開始看重名聲起來,已經(jīng)失了銳氣了。三國亂世持續(xù)幾十年,期間三國相爭打掉的都是無數(shù)的人命?。?/br>怪不得晉朝初立,統(tǒng)計人口和東漢末年的比較起來,數(shù)量幾乎是十不存一呢!要是三國期間死去的漢族數(shù)量減少一點,五胡亂華就不會那么嚴重。漢族可是一個以人口基數(shù)碾壓外族的族群??!曹老板的雄心壯志尚在否似乎存疑,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年輕的兒子曹丕還是很有斗志的。事實上,只要自己稱皇做帝的,怎么也不希望有人與自己并稱,所以曹丕逼獻帝禪讓之后,吳、蜀也相繼立國,之后紛紛把滅掉對方當作自己的畢生事業(yè)來看。不過說起幾率來,曹魏一統(tǒng)天下的幾率其實比吳蜀都要大,現(xiàn)在又不是宋元之后,占城稻之類的稻種也引了進來,南方也得到了足夠的開發(fā),三國時期,南方地區(qū)比起北方來,確實有點先天不足,除去明朝朱元璋的個例,自古以來,未有以南統(tǒng)北者,就是這么個道理。就只看地盤,也能看出來曹魏勢力的優(yōu)勢。孫權(quán)這邊乞降,劉備那邊卻還是勁敵,除此之外,作為北方的勢力,曹cao這邊還肩負起了抗擊胡人的重任,火急火燎燒眉毛似的。雖然現(xiàn)在漢中還在曹魏的手中,但是司馬師估計,很快那里就要保不住了。劉備可不會讓這個心腹之患一直存在著啊!可是司馬師人微言輕也就算了,就連他爹司馬懿,當初勸說曹cao得漢中后趁機進攻劉備剛立足的蜀中都沒能成功,可見勸服曹cao的可能性是不大了。至于曹丕嘛,倒是能夠一試。說起曹丕來,若是他能活得久一點,逃過歷史上那個四十而亡的魔咒,那曹魏就真的穩(wěn)了,只可惜,曹丕只當了七年的皇帝就沒了,他的兒子也沒能活多久,比起孫權(quán)短命多了,比之于劉備的蜀漢政權(quán)就更不用說了,總共就傳了劉備和劉禪兩代人,穩(wěn)是真的很穩(wěn)了。司馬師被老師帶著去拜訪書法名家的時候又正巧碰到了曹叡,和他約好了改日聚一聚,結(jié)果被父親帶著去參加葬禮的時候先受到了驚訝。他們?nèi)⒓拥氖鞘讨型豸拥脑岫Y,王粲與曹丕、曹植的關(guān)系都很不錯,文學才華很高。司馬師因為是蔡琰的徒弟,因此特意被父親司馬懿給帶上。王粲是司馬懿的同事,但是如果不是關(guān)系很親近的人家的話,別人家辦喪事,是用不著把家中的孩子給帶過去的。只不過司馬師是蔡琰的學生,蔡琰又是蔡邕的女兒,王粲少年的時候很受蔡邕的賞識,兩家的關(guān)系很是親近,甚至王粲家中有許多藏書原先是蔡邕的收藏,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書是可以傳之子孫后代的、類似于不動產(chǎn)一樣的財產(chǎn),蔡邕對王粲可謂是除賞識之外還有大恩了。蔡昭姬歸國后,有不少受過蔡邕幫助的人在暗地里幫襯過她,雖然主要是錦上添花,但是能維持從前的關(guān)系,添一筆人脈,自然也是好的。王粲也幫襯過她不少。蔡琰先嫁河東衛(wèi)仲道,喪夫無子,后來又被胡人擄去,回到大漢之后被轉(zhuǎn)嫁給了董祀,如今雖又生了個孩子,但生下來的孩子年紀尚小,不能隨便帶出來——尤其是參加葬禮,帶著年紀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