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的密信,心中的喜悅、震驚和憤慨猶如荒地里的野草,起起伏伏,滅而復生。這封信的落腳人是鄒淳,前日夜間從荊楚之地黑云山發(fā)出,今日傍晚到了他的手中。信中用筆寥寥,可所交代的事情每一樁每一件都叫他情緒鼓蕩,難以平靜。黑云山的土匪果然如他所料,都是些沒了土地的貧苦百姓,流離失所之下不得已才落草為寇,據(jù)鄒淳的初步打探,哪里是這些人成日與北渝官府作對,分明是在北渝官府的威壓之下,無處可躲才逃入了黑云山。這樣的說辭與他前世最后的時光里得知的實情,倒是相符的——原來南燕的百姓,果真從未得到過北渝朝廷的半點庇護。相反,自他的金戈鐵騎南下之后,帶給南燕百姓的便只有累累的傷痕。鷹頭寨的土匪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薛景泓想到這里,這幾年壓抑積攢的憤怒與懊悔又一點一點地泛上來,讓他仿佛被寒冰包裹,胸腔里只有凄慘的冷意。這是比活著更讓人痛苦的滋味。也許上天讓他重活一世,就是要他在這種漫無邊際的悔恨與自責里踟躇前行,以示懲戒。他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這么想過。所幸,天道無情卻并非絕情,在這樣漆黑無止境的絕望里,有一縷明月的清輝始終高懸在不近不遠的地方,讓他思之若狂。自薛景泓第一次見到穆崇玉的時候,就為之傾倒不已。北渝的人常年生活在塞外,大漠狼煙、風吹草低,馬上馬下練就的都是一副粗獷的品性,談笑起來豪爽,可舉止之間卻難免有粗俗蠻橫之處。他們,包括曾經(jīng)的薛景泓自己都從不懂得禮讓,從不懂得謙和,從不知道所謂“君子”是怎樣的一種人。只在從南方傳來的詩謠里聽過:“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那樣的言詞太遙遠,叫人無法想象。北渝人向來只知馬上決勝負,騎射定輸贏,弱rou強食,武力為尊。直至他見到了穆崇玉。那分明是任何一個北渝的勇士都能單手打倒的瘦弱男人,可每當他抿緊了薄唇,目光平靜地看向自己時,薛景泓又覺得,這樣的人其實是無法戰(zhàn)勝的。穆崇玉他仿佛什么都不在意,故而謙讓有禮,不爭不搶,可那目光里卻又恍惚隱藏了一種叫人難以理解的執(zhí)著。他仿佛悲喜無度,故而總是嘴角噙著一抹溫潤的笑意,可那笑容里卻又分明包裹了一縷難以掩飾的郁色。就好像漠北草原的蒼鷹被人斬去了翅膀。這樣的穆崇玉,叫他深深地為之吸引,為之迷惑,到最后的……不可自拔。這期間,他薛景泓做過許多錯事,有的是因為jian人的挑撥,有的是因為誤會,可說到底還是因為他自己的愚蠢,因為他對穆崇玉的……不夠信任。這一丁點的不信任,卻成了離間他們二人最尖銳的利器。薛景泓深吸一口氣,微微顫抖的手指再次撫上信中的那一句話——穆崇玉最信賴的副將沈青,出現(xiàn)在黑云山!那么也就是說,崇玉他此時同在黑云山無疑……薛景泓口中喃喃低吟著“黑云山”三個字,心中有了決定。*那邊的黑云山,戰(zhàn)火已經(jīng)持續(xù)五天了。連日連夜的交戰(zhàn)使得雙方都疲憊不堪,然而卻沒有一個人提出讓步。徐立輝是久攻不下的惱羞成怒,鷹頭寨卻是要破釜沉舟。五日前穆崇玉與鷹頭寨眾人的一番談話并沒有達成他預(yù)想的結(jié)果,他把實情說了,把最壞的后果說了,也聲色俱厲地呵斥了他們,也溫言軟語地哄勸了他們,可結(jié)果竟然換來了大家的萬眾一心。要走一起走!他們?nèi)绱藢ψ约赫f。穆崇玉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這么多年的寄人籬下、忍辱負重已恍惚把他的世界涂抹得蒼白一片,唯有復國的信念像是一點燭火支撐著他走下去。可惜前路茫茫,那燭火卻是太小,他實在不知能走到多遠去,能否把他引向正道。而如今,他終于確定了。他的選擇是對的,他這么做是對的。即使南燕的政-權(quán)覆滅,他的國和家也從來沒有消亡,那茫茫幾千里的土地上,到處是心系南燕的人們。只要有了這一點,又有什么可憂懼的呢?大不了背水一戰(zhàn)!眼下徐立輝雖在黑云山四周各個緊要關(guān)頭設(shè)下包圍圈,可經(jīng)過多日的混戰(zhàn),他們折損的兵力也成百上千,士氣已大不如前,穆崇玉他們?nèi)羰羌斜Γ瑥哪骋魂P(guān)口俯沖下去,未必不能沖破包圍,逃出黑云山。此刻便是在黑云山下的鴨嘴澗。鴨嘴澗位置隱蔽而狹小,中間有一條冰凍的河川淌過,形似鴨嘴,蜿蜒斗折,非熟悉山路的人不能過,或許也因為此,徐立輝在此處并未布置充足的兵力,故而這里便是整個包圍圈最薄弱的地方。日暮時分,鷹頭寨發(fā)起了這五日以來的又一次突圍。溶溶泄泄的落日余暉遍灑在鴨嘴澗冷硬的冰面上,折射出刺目的光亮。馬兒一聲嘶鳴,打破了這最后的沉靜。沈青領(lǐng)著南燕舊部三百士卒沖在前面,穆崇玉帶領(lǐng)五百人馬緊隨其后,陳康四則指揮著鷹頭寨剩下的體力較差者、身上有傷者、不能用武者四百之眾綴在最后,等到包圍撕破、有了空隙之時,就立刻沖出去,先行撤退。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如果這一次突圍再不成功,等到北渝朝廷追兵過來,往后逃出的機會就更加渺茫。底下守在這兒的徐立輝的士兵都吃了一驚。他們仿佛沒料到鷹頭寨的土匪們會從這兒突圍,場面登時亂作一團。領(lǐng)兵主將急忙喝令手下副將去徐立輝主營搬救兵,自己則披上披掛、拔出寶劍便迎頭相抗,可終歸是準備倉促,被打得措手不及。主將咬牙死撐,向身后軍士下了死命令:奮力圍攻,決不能退縮,退縮者就地處決!這已是鷹頭寨第四次主動向山下突圍了。本來他們已與徐將軍商討過,料定鷹頭寨占據(jù)著險要地勢,必然死守不出,故而他們也做好了在山下死耗的打算,可沒想到五日前鷹頭寨突然主動向他們發(fā)起突圍,打得他們猝不及防。幸而己方到底占據(jù)兵力優(yōu)勢,沒讓他們得逞。可在之后幾天,鷹頭寨就像發(fā)了瘋似的,從各個出口突圍,雖都未能成功,可也使自己這方的兵力大為折損。大概是鷹頭寨內(nèi)糧草已盡,他們不得不做最后的掙扎了。他有預(yù)感,今日這次他們是拼盡了全力突圍的,所以自己決不能大意,否則若是從此處叫這伙土匪們逃了出去,回去面臨的必然是徐立輝斬首的軍令!于是一方下了必死的決心要突破出去,另一方則卯足了勁兒嚴防死守,這攻守之勢竟與幾日前大相徑庭,彼此膠著不下。鷹頭寨這邊,打頭陣的沈青